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深度教学--教育学立场下的知识观-----作为“精神种子”的知识,即知识是一粒有待发育的“精神种子”。“深度教学”真实发生--郭元祥1.“深度教学”和“深度学习”都离不开知识这一核心载体,并且要促进知识向核心素养转化。2.“深度教学”是对知识的追问、对学习的追问以及对当下课堂教学乱象的反思提出的。3.只有教学建立在“充分的知识广度”“充分的知识深度”和“充分的知识关联度”基础上,才能让学生真正获得知识的发展价值。4.“知识之后(beyondknowledge)”是指对符号知识的超越和追问,是对知识所隐含的思想、意义、思维方式的深层追问。5.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知识作为“精神种子”发育成为个体的思想、智慧和美德的过程。6.以知识为话题和中介的师生对话与交往、理解与探究、体验和反思,其实是知识作为“精神种子”在学生身上展开精神发育过程的土壤。7.从学习过程的角度说,学科思想是一系列学科信息,输入人的大脑后,经历包括采集、整理、汇总、分析、判断等细节得出一个成型结论的复杂过程,形成的一种可以用来指导人的行为的认识体系。9.转识成知、转知成智,化知识为美德。通过知识教学,学生究竟获得了知识的什么,知识转化成了哪些终身必备的素养和品质,这些的确值得深思。8.从理论上来看,学科思想的形成离不开学科知识。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伴随着形成了关于认识学科研究对象的学科思想。10.“深度教学”要提升学生学习的境界,丰富学生学习的层次。要从学习符号、学习解题,真正走向学习思想、学习思考,直至自我的文化觉醒。差的教学是教符号、教知识、教解题,卓越的教学是教思想、教思考、教文化。11.大多的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改革策略停留于师生教学程序简单翻转和师生教学时间粗暴分配的层次上。“深度学习”的发生离不开教学的组织与引导,旨在克服教学过程中表面、表层、表演的局限,引导学生深层、深刻、深度学习。12.“深度学习”即指主动的、探究式的、理解性的学习,要求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意义、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并迁移应用到真实情景中来解决复杂问题,进而促进学习者元认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高阶能力的发展。13.“深度学习”即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与之对应的学习方式是接受与记忆、理解与探究、操作与体验、反思与感悟等。14.无论是哪种学习方式,只要能引起学生在认知、情感、技能等方面发生系统的变化,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得到整体提升,就能称之为深度学习。15.倡导发展性教学引发学生“深度学习”的宗旨,即不以学生占有了多少书本知识、会做多少道题目为根本目的,而是追求知识习得后学生的学科能力、学科思想、学科经验以及核心素质得到改变,产生积极的学习方式改变、价值观念改变、行为方式乃至整个生活方式的改变。谢谢2019.1.16
本文标题:深度教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418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