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兰亭集序王羲之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居会稽山阴(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行书师从时噪的女书法家卫夫人,以后他的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王羲之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guǐkuàjīxìshāngchěng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兰亭集序háiqǔ,通“趋”。xìjī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兰亭集序jiēshāng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毕、咸:全、都.修:高高的,形容词。映带:映衬、围绕觞:酒杯,名词。次:旁边,名词。一觞一咏:喝点酒,作点诗幽情:深藏内心的感情所以:用来……,固定结构。游目骋怀:纵展眼力,开阔胸怀。骋,使……放纵,使动用法。极:穷尽,名词活用为动词。娱:乐趣信:实在,诚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之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飘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可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轻轻吹来。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乐时间:地点:事件:人物:思考探究1:序文一二段写何内容?作者是何情感?一叙述宴集盛况环境:心情:永和九年癸丑暮春之初会稽山阴兰亭修禊事曲水流觞畅叙幽情群贤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极视听之娱乐!良辰美景乐事悦心王实甫《西厢记》中有“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人生四大美事,宴集尽有,怎得不乐?!作者为何而乐?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与:结交,交往俯仰:时间短暂。或:有的人诸:兼词,“之于”晤言:对面交谈,悟通“晤”。因:就着;放浪:放纵无拘束趣:通“趋”,往,追求。曾:竟,乃之:往,到达;系:附着;向:以前犹:尚且之:代事,指“向之……陈迹“。况:何况;修短:寿命长短期:至,及人们彼此相处,一生很快就度过。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尽管人们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也不相同,(可是又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间很自得,快乐而自足,竟不觉得衰老即将到来;待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古人说:“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怎能不悲痛呢?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死生亦大矣痛讨论探究3: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所之既倦,情随事迁;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第三段写何内容?作者是何心情?二宴后感慨人生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作者因何而痛?崇尚清谈无所作为人性难足世事无常生命短暂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若合一契:(兴感之由)象符契一样相合喻之于怀:心里明白是什么原因固:本来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体。一,数次活用为动词。齐彭殇:把长命和短命等同。齐,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犹:如同述:陈述,创作所以:……的原因致:情趣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这才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情致却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死这件大事吧。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悲三交代作序目的喻之于怀: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讨论探究4:第四段写何内容?作者是何心情?作者缘何而悲?崇尚清谈无所作为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珍惜现时生命积极奋发有为死生重大人生苦短悲痛乐叙述宴集盛况抒发宴后感慨交代作序目的整体感知《兰亭集序》内容情感有关“序跋”“序”也写做“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比较探究:“序(跋)的作用是什么?《兰亭集序》与一般序跋有何不同?(把握文体特色)文中有些词语今天已经发展成了成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天朗气清、游目骋怀、世殊事异、感慨系之、放浪形骸。1、请按下列要求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A、说诗的产生:课堂练习:B、说诗集的由来:C、说编集的意义:(“一觞一咏”)(“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2、下列句子中,有的写景,有的叙事,有的抒情,请分别指出。A、崇山峻岭,茂林修竹()B、引以为流山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殇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C、清流激湍,映带左右()D、情随事迁,感慨系之()E、临文嗟悼()写景叙议写景抒情抒情3.为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注音。(1)岁在癸()丑(2)会稽()山(3)清流激湍()(4)放浪形骸()(5)临文嗟()悼(6)游目骋()怀(7)修禊()事也(8)流觞()曲水(9)趣()舍万殊(10)悟()言一室之内4.下列句子中与“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一句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顶是:[]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B.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C.我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借代Dguǐjītuānháijiēchěngxìshāngqǔwù6.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译:面对着欢乐的事,顷刻之间就成为过去的事。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译: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看作一样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看作一样也是虚妄的。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译:人与人相交往,很快就度过一生。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译:后人看待我们今天的人,也好象我们今天的人看待前人的情况。5.与“信可乐也”中的“信”相同的一句是:[]A.信言不美,美言不信B.言必信,行必果C.文信美矣D.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C言语真实讲信用实在,的确相信B•1、省略句:⑴省主语:①(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②(群贤)引以为流觞曲水⑵省介词宾词:引以(之)为流觞曲水⑶省介词“于”:①映带(于)左右②悟言(于)一室之内2、倒装句:•⑴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②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在内心)喻之③亦将有感于斯文──亦将于(对)斯文有感•④当其欣于所遇──当其于所遇欣•⑵定语后置:•虽无管弦之盛──虽无盛之管弦赤壁赋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北宋四川眉山人,官至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书、文、诗、词、画,俱成大家。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均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三苏”和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及同时代的王安石、欧阳修、曾巩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关于“赋”这种文体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赋”。赋体出现于战国后期,到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是赋的渊源。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关于赋的特点:赋在艺术表现上注重铺陈、形容事物的外象和内理。在语言上使用新奇美丽的辞藻。另外赋也讲究声韵的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长短错落的句子,灵活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调式,形成一种自由而又谨严、流动而又凝滞的文体,既适合散文式的铺陈事理,又能保存一定的诗意。苏轼黄庭坚(诗)“苏黄”辛弃疾(词)“苏辛”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唐宋八大家”欧阳修(散文)“欧苏”•举酒属(zhǔ)客歌窈窕(yǎotiǎo)之章•少(shǎo)焉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冯(píng)虚御风扣舷(xián)而歌•桂棹(zhào)兮兰桨溯(sù)流光•幽壑(hè)嫠(lí)妇•苏子愀(qiǎo)然山川相缪(liáo)•舳舻(zhúlú)千里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江渚(zhǔ)•一叶之扁(piān)舟举匏(páo)樽而相属(zhǔ)•寄蜉蝣(fúyóu)于天地天地曾不能以一瞬(shùn)•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洗盏更(gèng)酌•肴核(yáohé)既尽杯盘狼籍(jí)•相与(yǔ)枕藉(jiè)翻译与理解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的下面游览。清凉的风缓缓吹来,水面上不起波浪。我端起酒杯劝客人们喝酒,朗颂吟唱“明月”的诗歌和“窈窕”的篇章。既望:十六日,既,已经,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日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赤壁之下游.于,介词,在.下,方位名词兴:起,同风雨兴焉属:zhǔ,通嘱,意思是劝,请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逗留不前。白濛濛的水气笼罩江面,江水的泛光和天空连成一片。任凭小船向何处漂荡,越过茫茫无边的江面。江面是那么浩瀚啊,船儿象凌空乘风而行,不知道将要飞向何方;我们轻快地飘起啊,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飞升到仙境的神仙。一写夜游之乐。作者以传神的笔墨,描述了秋夜赤壁的美丽、静谧以及与客人夜游的逸兴。本段写赤壁夜景,突出了月出前的“清风”、“水波”和月出后的“白露”、“水光”,既烘托了游人自由愉悦的心绪,又为后文对“水”、“月”的变与不变
本文标题: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420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