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射洪县职业中专校09高职08年下期末语文试题
射洪县职业中专校09高职08年(下)期末语文试题第一卷选择题(共33分)一、基础知识:(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坍(tān)塌牵强(qiǎng)锐不可当(dāng)B、岿(kuī)然缫(cháo)丝为虎作伥(chāng)C、长吁(xū)浸渍(zé)瞠(chēng)目结舌D、聒(guō)噪酗(xiōng)酒户枢不蠹(dù)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缉私摇曳优柔寡断针砭时敝B、屏障浪费迫不急待破釜沉舟C、涣散拼凑浑身是胆刚愎自用D、和霭布置陈词滥调面面俱到3、选出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A、我们对此人的底细一目了然....。B、如果他自己都没有搞好学习的愿望,即使请专家来辅助他,他也将力不从...心.。C、打假活动是长期的,我们稍有放松,假货又会东山再起....。D、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反文物走私工作依然任重道远....。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A、他是一位有三十多年教龄的五十多岁的语文有经验的教师。B、林冲在高衙内派人一次又一次害他性命时才走上反抗的道路。C、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D、她细心操劳家务,把家里安排得井井有条。5、下列标点符号用错的一项是A、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几年前,我曾说过,愿意给教育、科技部门的同志当后勤部长。B、不管怎么说,这几年经济发展是快的。C、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D、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二、说明文阅读:(9分)文化要发展环境需宽松当下,“文化”成为最热的词之一。人们现在都同意,“文化”很重要,如何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形成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增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已成热门话题。但这种共识其实是相当模糊的,很多争议正因此而生。学繁体字,背《弟子规》,恢复唐装,开国学班,行祭拜礼……近年来,围绕“传统文化”生出的热闹一场接一场,包括这几天引发如潮批评的“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但讨论的背后都离不开对“文化”概念的深层次辨析。“中国有极好的传统文化,但没有注意保留。忘记了旧的,又没有建立起新的。”作家池莉对“中国文化的远去”深感忧虑。这种忧虑肯定不止她一个人有。文化内涵十分宽泛庞杂。我们所言的“传统文化”其实仅是纸上记载的“文化”,而且多半是今人带着有色眼镜改造过的“文化”。从今年开始,传统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可以放假了,我们因此就能接续传统吗?凭空造起一座“文化城”,炎黄子孙就能拥有精神家园吗?那些主持孔子或其他某子祭拜典礼的官员,对孔子或某子的精神思想有多少理解?讲庄子的于丹登上了福布斯财富名人榜,讲三国的易中天粉丝如潮,说明国学复兴了吗?我们先得搞清楚: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什么是我们当下的文化,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文化,我们可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文化。文化是不断变迁的,而且这种变迁并不完全以权力的意志为转移,一个族群的文化会与环境不断发生互动。在当代世界中,我们的文化将如何演变,将来形成一个怎样的格局、得到怎样的结果,我们需要思考,政府也可以有一个主导的追求方向,但结果无法断言。思考和追求时,我们需要正视三个问题:一、发展文化是为了什么?为了人的幸福,还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抑或为了方便治理?二、世界的现实和大势是什么?三、政府在塑造文化方面的可能性和限度在哪里?文化的演变有自身规律。如果不考虑世界的现实和大势,所谓复兴就可能变成复古——复古不一定不好,但别打着复兴的旗号忽悠人。如果不尊重文化进化的自然规律,所谓建设文化就可能变成戕害文化。拿现在人们纷纷说要复兴的国学为例。据学者研究,中国历史上国学最繁荣的时期有三个,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清末民初,这三个时期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权威破碎,人们思想上的禁锢被打破,因此迸发出灿烂的创造之光。文化需要繁荣和发展,但如何给文化发展一个宽松的环境,如何更加解放思想,也许是更需要我们各方人士共同思考研究的问题。(本文来源:2008-3-15中国青年报有删节)6、从原文看,下列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一项是()A、学繁体字,背《弟子规》,恢复唐装,开国学班,行祭拜礼。B、于丹和易中天先后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庄子和三国。C、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D、建造“中华文化标志城”。7、下列不属于“文化”成为人们热门话题理由的一项是()A、发展文化可以使人幸福,增加财政收入,方便治理。B、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因此形成自己的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C、中国有极好的传统文化,但没有注意保留,忘记了旧的,又没有建立起新的。D、近年来,围绕“传统文化”生出的热闹一场接一场,引发了人们对“文化”概念深层次辨析的讨论,人们迫切希望政府有一个明确的主导方向。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传统文化也是族群文化,但发展传统文化,除立足自身实际外,还必须考虑世界的现实和大势。B、文化发展有其自然规律,并且需要宽松的环境,如果权威加以干预,那么,建设文化就可能成为戕害文化。C、“文化”很重要,也需要发展,但如何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即使是政府也还没有一个主导的追求方向。D、解放人们思想,创造一个发展文化的宽松环境,比思考发展文化的方式更重要。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文化”都是用繁体字记录的,所以,在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也就把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了。B、建一座“文化城”确实不能说明炎黄子孙拥有了精神家园,但如果我们不建文化城,不写繁体字,不开国学班等,文化是肯定不能得到继承发展的。C、于丹、易中天的成功,不能说国学已复兴,但他们宣传传统文化的方式值得提倡。D、如果有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思想更加解放,那么,文化是可以再出现繁荣和发展的。三、文言文阅读(6分)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10、文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率.赂秦耶(全都,一概)B、不能独完.(完全)C、暴秦之欲无厌.(满足)D、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分出,分清)11、下列句子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不赂者以.赂者丧以.有尺寸之地B、赂秦而.力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子孙视之.不甚惜秦国之.所大欲D、其势弱于.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第二卷非选择题(共117分)四、(23分)12、翻译:(6分)(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13、默写(9分)(1)哀吾生之须臾,。(2)?总是离人泪。(4)今宵酒醒何处?。(5),相逢何必曾相识。(6)人生得意须尽欢,。(6)人生如梦,。(7),列国周齐秦汉楚。(8)东风不来,。(9)江天一色无纤尘,。14、诗歌赏析(8分)游洞庭五首(其二)李白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1)“夜无烟”、“白云边”写出了洞庭湖的什么特点?(4分)(2)一句,因有“且就洞庭赊月色”一“赊”字而妙趣横生,意兴丰满。请说说“赊”字的炼字之妙。(4分)五、现代文阅读(26分)雾季羡林①我从来没有喜欢过雾。②抵达加德满都的第二天凌晨,我一起床,推开窗子:外面是大雾弥天。昨天下午我们从加德满都的大街上看到城北面崇山峻岭,层峦叠嶂,个个都戴着一顶顶的白帽子,这些都是万古雪峰,在阳光下闪出了耀眼的银光。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这种景象,我简直像小孩子一般地喜悦。现在大雾遮蔽了一切,连那些万古雪峰也隐没不见,一点影子也不给留下。旅馆后面的那几棵参天古树,在平常时候,高枝直刺入晴空,现在只留下淡淡的黑影,衬着白色的大雾,宛如一张中国古代的画。昨天抵达旅馆下车时,我看到一个尼泊尔妇女背着一筐红砖,倒在一大堆砖上。现在我看到一个男子,手里拿着一堆红红的东西,我以为他拿的也是红砖。但是当他走得近了一点时,我才发现那一堆红红的东西簌簌抖动,原来是一束束红色的鲜花。我不禁自己笑了起来。③正当我失神落魄地自己暗笑的时候,忽然听到不知从哪里传来了咕咕的叫声。浓雾虽然遮蔽了形象,但是却遮蔽不住声音。我知道,这是鸽子的声音。当我倾耳细听时,又不知从哪里传来了阵阵的犬吠声。这都是我意想不到的情景。我万万没有想到,我在加德满都学会了喜欢的两种动物――鸽子和狗,竟同时都在浓雾中出现了。难道浓雾竟成了我在这个美丽的山城里学会欣赏的第三件东西吗?④世界上,喜欢雾的人似乎是并不多的。英国伦敦的大雾是颇有一点名气的。有一些作家写散文、写小说来描绘伦敦的雾,我们读起来觉得韵味无穷。对于尼泊尔文学我所知甚少,我不知道,是否也有尼泊尔作家专门写加德满都的雾。但是,不管是在伦敦,还是在加德满都,明目张胆大声赞美浓雾的人,恐怕是不会多的,其中原因我不甚了了,我也没有那种闲情逸致去钻研探讨。我现在在这高山王国的首都来对浓雾大唱赞歌,也颇出自己的意料。过去我不但没有赞美过雾,而且也没有认真去观察过雾。我眼前是由赞美而达到观察,由观察而加深了赞美。雾能把一切东西:美的、丑的、可爱的、不可爱的,都给罩上一层或厚或薄的轻纱,让清楚的东西模糊起来,从而带来了另外一种美,一种在光天化日之下看不到的美,一种朦胧的美,一种模糊的美。⑤一些时候以前,当我第一次听到模糊数学这个名词的时候,我曾说过几句怪话:数学比任何科学都更要求清晰,要求准确,怎么还能有什么模糊数学呢?后来我读了一些介绍文章,逐渐了解了模糊数学的内容。我一反从前的想法,觉得模糊数学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在人类社会中,在日常生活中,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有着大量模糊的东西。无论如何也无法否认这些东西的模糊性。承认这个事实,对研究学术和制订政策等等都是有好处的。⑥在大自然中怎样呢?在大自然中模糊不清的东西更多。连审美观念也不例外。有很多东西,在很多时候,朦胧模糊反而更显得美。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吗?在这里,观赏者有更多的自由,自己让自己的幻想插上翅膀,上天下地,纵横六合,神驰于无何有之乡,情注于自己制造的幻象之中;你想它是什么样子,它立刻就成了什么样子,比那些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要好得多,而且绝对一清见底、纤毫不遗的东西,在大自然中是根本不存在的。⑦我的幻想飞腾,忽然想到了这一切。我自诧是神来之笔,我简直陶醉在这些幻象中了。这时窗外的雾仍然稠密厚重,它似乎了解了我的心情,感激我对它的赞扬。它无法说话,只是呈现出更加美妙更加神秘的面貌,弥漫于天地之间。(《中华散文珍藏本从书·季羡林卷》)15、文章的第②、③自然段中着重写到了关于鲜花和动物的细节。从本文的主旨来看,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雾的哪些主要特点?(2分)从艺术表达效果来看,这些细节描写又有什么作用?(6分)16、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第⑤自然段的主要观点,不超过20字。(4分)17、“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吗?”根据第⑥自然段的内容,谈谈作者这样说的理由。(6分)18、本文以雾为线
本文标题:射洪县职业中专校09高职08年下期末语文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470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