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毛概读书报告摘要:本读书报告分为两大部分,首先是对材料的内容要点进行概述,其次简要陈述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学习体会亦分为两部分,首先将以总体性的视角与纵向的眼光对所概述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简要说明,二是分析一下社会的个别现象。关键词: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民主主义论现代社会发展一、内容摘要按照本次课程要求,我阅读学习了相关重要文献。本读书报告拟主要就《新民主主义论》、《论十大关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的内容要点以及笔者对之的学习体会分别进行简要陈述。《新民主主义论》:这是毛泽东1940年1月9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演,该讲演目的在于粉碎国民党的进攻,驳斥其谬论,打破民族资产阶级的幻想,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这篇演讲中,科学地总结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革命斗争的经验,系统地论述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的规律和特点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从而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典范,为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毛泽东同志在分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特点及其基本矛盾后指出关于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革命的进程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阶段。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而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已不再属于旧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而是中国式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种革命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会因彻底打击帝国主义而不为帝国主义所容许,而能为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的国际无产阶级所援助。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同时,中国的近代史表面,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双重特点的中国资产阶级不可能充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只能是中国的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无产阶级才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他们与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力量。新民主主义的政权构成形式是民主集中制。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体和民主集中制的政体构成了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纲领也同时被制定: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的政治纲领;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共和国所有,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实行“耕者有其田”,并促使发展合作经济,允许民族资本的存在和发展,实行“节制资本”的经济纲领;发展共产主义思想指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革命,帮助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统一以及各解放区政策的统一,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指导中国人民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强大思想武器。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是邓小平1978年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的讲话,是在党和国家面临“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恶果,我党应该要全面清理和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和以前的“左”倾错误问题,而当时的党中央主席却继续坚持原有的错误主张的背景下发表的,这次讲话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思想理论准备。邓小平同志在这篇讲话中,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进行全面的拨乱反正,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方针,开辟新时期的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全文共分为4个部分:①明确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强调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二者相互统一。论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极端重要性,指出解放思想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强调只有思想解放,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才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②论述了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我国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要依靠民主调动党内和人民群众中动脑筋、想问题的积极性,在党内和人民内部的政治生活中不能采取压制、打击的手段。并且强调要保障人民民主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并且必须坚决保障宪法和党章规定的公民权利、党员权利、党委委员的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犯;③强调要实事求是地处理过去的遗留问题,科学地、历史地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文化大革命”,有些事情要经过更长的一段时间来充分理解和做出评价,并且强调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时要向前看,处理问题的原则是“有错必纠”,同时要保证安定团结;④提出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他强调要注意研究和解决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经济政策这三个方面的问题。管理方法上,要特别注意克服官僚主义、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管理制度上要特别加强责任制,通过赏罚严明,在各条战线上形成你追我赶、争当先进、奋发向上的风气。经济政策上要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然后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对于西北、西南等群众生活还很困难的地区,国家应当从各方面给以帮助,特别要从物质上给以有力的支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发表,对我们今天和今后坚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运用和发展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这是毛泽东于1956年4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是在中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进入高潮,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了初步的实践经验的历史背景下写成的。毛泽东同志在这篇讲话中,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提出了适合我国情况的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基本思想,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十大关系是:①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要适当调整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投资比例,在仍保证重工业是投资重点的基础上,增加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以此来稳固重工业的基础,更多更好的促进其发展;②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要充分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基地,以此为底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要适当降低军政费用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以此来促进国防建设;④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必须要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既要发扬艰苦奋斗,又要解决群众在劳动和生活中的问题,对工厂要赋予统一领导下的独立性;⑤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要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⑥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要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广泛地持久地进行无产阶级的民族政策教育,巩固各民族的团结,共同努力建设祖国;⑦党和非党的关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原则,团结民主人士,反对官僚主义,精简党政机构;⑧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要分清敌我,按照不同情况,对反革命分子采取杀、关、管、放等不同的处理方法,同时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⑨是非关系,对犯错误的同志要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使之改正错误,继续革命;⑩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要有批判地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既不能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亦不能一概照搬。十种关系虽然都是矛盾的,但只要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我国就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这是邓小平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期间发表的重要谈话,是在国际形势处在重要转折时期,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正在关键时期,就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发表的,简称“南方谈话”。其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是小平同志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邓小平南方谈话主要分为六个部分:①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主要论述两个问题:(1)革命和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应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同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基本路线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只有这样才会取得的人民的信任和拥护。②ı改革开放要在理论上和政策上要解决四个问题:(1)姓“社”和姓“资”的问题,针对当时改革开放中凡事都要问一问姓“社”姓“资”的“左倾”思潮以及人们思想受到束缚而迈不开改革步子的状况,明确提出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得失、是非、成败的三条根本标准;(2)计划和市场的问题,针对人们长期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而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解除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3)“先富”和“共富”问题,针对平均主义和两极分化的问题,指出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但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靠诚实劳动和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后富起来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反“左”和反“右”的问题,针对以往关于“左”“右”的错误观念,指出“左”“右”都可能葬送社会主义,并根据当时中国的实际状况指出要警惕“右”,防止“左”。在此,小平同志第一次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③ı要抓住时机,加快经济发展。主要论述两个问题:(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抓住时机,加快经济发展,提出“台阶式”的发展战略思想;(2)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高科技领域的突破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④ı主要包括三个问题:(1)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是指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两只手都要硬,这样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2)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3)要依靠无产阶级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⑤ı论述了培养接班人的重要性,指出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并且关键在人。要清楚“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领导人必须是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此外还叙述了另外两个问题,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和学马列要精要管用,要提倡实事求是。⑥ı主要包括三个问题:(1)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2)和平和发展仍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尽管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3)鼓舞人民要埋头苦干,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用一百年的时间把中国建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强调要利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抓住机遇,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强调发展经济,主要应依靠科技和教育;强调应对苏东剧变的消极影响,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讲话主要针对当时的国内形势,强调正确认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关系,强调经济要加快发展,力争几年就上一个新
本文标题:毛概读书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530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