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6年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数学试卷(Word解析版)
第1页(共17页)2016年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4的相反数是()A.4B.﹣4C.D.【考点】相反数.【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性质,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0,采用逐一检验法求解即可.【解答】解:根据概念,(4的相反数)+(4)=0,则4的相反数是﹣4.故选:B.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a﹣b)=﹣a2﹣abB.(2ab)2÷a2b=4abC.2ab•3a=6a2bD.(a﹣1)(1﹣a)=a2﹣1【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分析】A、原式利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B、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计算除法运算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C、原式利用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D、原式变形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A、原式=﹣a2+ab,错误;B、原式=4a2b2÷a2b=4b,错误;C、原式=6a2b,正确;D、原式=﹣(a﹣1)2=﹣a2+2a﹣1,错误,故选C3.下列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考点】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由于圆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只考虑圆内图形的对称性即可.【解答】解:A、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B、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D、只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B.4.如图是由5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几何体,其左视图是()A.B.C.D.【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分析】几何体的左视图有2列,每列小正方形数目分别为2,1;据此画出图形即可求解.【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如图是由5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几何体,其左视图是.故选:C.第2页(共17页)5.九年级两名男同学在体育课上各练习10次立定跳远,平均成绩均为2.20米,要判断哪一名同学的成绩比较稳定,通常需要比较这两名同学立定跳远成绩的()A.方差B.众数C.平均数D.中位数【考点】统计量的选择.【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是反映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稳定程度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反之也成立.故要判断哪一名学生的成绩比较稳定,通常需要比较这2名学生立定跳远成绩的方差.【解答】解:由于方差能反映数据的稳定性,需要比较这2名学生立定跳远成绩的方差.故选:A.6.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有两个相等实数根的是()A.2x2﹣6x+1=0B.3x2﹣x﹣5=0C.x2+x=0D.x2﹣4x+4=0【考点】根的判别式.【分析】由根的判别式为△=b2﹣4ac,挨个计算四个选项中的△值,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b2﹣4ac=(﹣6)2﹣4×2×1=28>0,∴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b2﹣4ac=(﹣1)2﹣4×3×(﹣5)=61>0,∴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C、∵△=b2﹣4ac=12﹣4×1×0=1>0,∴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D、∵△=b2﹣4ac=(﹣4)2﹣4×1×4=0,∴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故选D.7.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装有若干个只有颜色不同的小球,如果袋中有红球5个,黄球4个,其余为白球,从袋子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摸出黄球”的概率为,则袋中白球的个数为()A.2B.3C.4D.12【考点】概率公式.【分析】首先设袋中白球的个数为x个,然后根据概率公式,可得:=,解此分式方程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设袋中白球的个数为x个,根据题意得:=,解得:x=3.经检验:x=3是原分式方程的解.∴袋中白球的个数为3个.故选B.8.A,B两种机器人都被用来搬运化工原料,A型机器人比B型机器人每小时多搬运40千克,A型机器人搬运1200千克所用时间与B型机器人搬运800千克所用时间相等.设B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化工原料x千克,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A.=B.=第3页(共17页)C.=D.=【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分析】根据A、B两种机器人每小时搬运化工原料间的关系可得出A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化工原料(x+40)千克,再根据A型机器人搬运1200千克所用时间与B型机器人搬运800千克所用时间相等即可列出关于x的分式方程,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设B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化工原料x千克,则A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化工原料(x+40)千克,∵A型机器人搬运1200千克所用时间与B型机器人搬运800千克所用时间相等,∴=.故选A.9.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AF⊥BC,垂足为点F,∠ADE=30°,DF=4,则BF的长为()A.4B.8C.2D.4【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分析】先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性质求出AB,再在RT△ABF中,利用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AF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在RT△ABF中,∵∠AFB=90°,AD=DB,DF=4,∴AB=2DF=8,∵AD=DB,AE=EC,∴DE∥BC,∴∠ADE=∠ABF=30°,∴AF=AB=4,∴BF===4.故选D.10.甲、乙两车从A城出发前往B城,在整个行驶过程中,汽车离开A城的距离y(km)与行驶时间t(h)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甲车的速度为50km/h②乙车用了3h到达B城③甲车出发4h时,乙车追上甲车④乙车出发后经过1h或3h两车相距50km.第4页(共17页)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根据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判断出①正确;根据函数图象上的数据得出乙车到达B城用的时间,判断出②正确;根据甲的速度和走的时间得出甲车出发4h时走的总路程,再根据乙的总路程和所走的总时间求出乙的速度,再乘以2小时,求出甲车出发4h时,乙走的总路程,从而判断出③正确;再根据速度×时间=总路程,即可判断出乙车出发后经过1h或3h,两车相距的距离,从而判断出④正确.【解答】解:①甲车的速度为=50km/h,故本选项正确;②乙车到达B城用的时间为:5﹣2=3h,故本选项正确;③甲车出发4h,所走路程是:50×4=200(km),甲车出发4h时,乙走的路程是:×2=200(km),则乙车追上甲车,故本选项正确;④当乙车出发1h时,两车相距:50×3﹣100=50(km),当乙车出发3h时,两车相距:100×3﹣50×5=50(km),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在“2016丝绸之路”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我省销售的产品和合作项目签约金额为730000000元,将73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7.3×108.【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分析】利用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解:73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7.3×108.故答案为:7.3×108.12.分解因式:a3﹣4a=a(a+2)(a﹣2).【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分析】原式提取a,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解答】解:原式=a(a2﹣4)=a(a+2)(a﹣2).第5页(共17页)故答案为:a(a+2)(a﹣2)13.某广告公司全体员工年薪的具体情况如表:年薪/万元25151064人数11332则该公司全体员工年薪的中位数是8万元.【考点】中位数.【分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共有1+1+3+3+2=10个人,∴中位数是第5和第6个数的平均数,∴中位数是(10+6)÷2=8(万元);故答案为8.14.如图,一只蚂蚁在正方形ABCD区域内爬行,点O是对角线的交点,∠MON=90°,OM,ON分别交线段AB,BC于M,N两点,则蚂蚁停留在阴影区域的概率为.【考点】几何概率.【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出“∠MBO=∠NCO=45°,OB=OC,∠BOC=90”,通过角的计算可得出∠MOB=∠NOC,由此即可证出△MOB≌△NOC,同理可得出△AOM≌△BON,从而可得知S阴影=S正方形ABCD,再根据几何概率的计算方法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点O是对角线的交点,∴∠MBO=∠NCO=45°,OB=OC,∠BOC=90°,∵∠MON=90°,∴∠MOB+∠BON=90°,∠BON+∠NOC=90°,∴∠MOB=∠NOC.在△MOB和△NOC中,有,∴△MOB≌△NOC(ASA).同理可得:△AOM≌△BON.∴S阴影=S△BOC=S正方形ABCD.∴蚂蚁停留在阴影区域的概率P==.故答案为:.15.如图,A,B,C,D是⊙O上的四个点,∠C=110°,则∠BOD=140度.第6页(共17页)【考点】圆周角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分析】根据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和,同弧所对的圆心角是圆周角的二倍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A,B,C,D是⊙O上的四个点,∠C=110°,∴四边形ABCD是圆内接四边形,∴∠C+∠A=180°,∴∠A=70°,∵∠BOD=2∠A,∴∠BOD=140°,故答案为:140.16.如图,四边形OABC为矩形,点A,C分别在x轴和y轴上,连接AC,点B的坐标为(4,3),∠CAO的平分线与y轴相交于点D,则点D的坐标为(0,).【考点】矩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性质.【分析】过D作DE⊥AC于E,根据矩形的性质和B的坐标求出OC=AB=3,OA=BC=4,∠CCOA=90°,求出OD=DE,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A=AE=4,AC=5,在Rt△DE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出DE2+EC2=CD2,求出OD,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过D作DE⊥AC于E,∵四边形ABCO是矩形,B(4,3),∴OC=AB=3,OA=BC=4,∠CCOA=90°,∵AD平分∠OAC,∴OD=DE,由勾股定理得:OA2=AD2﹣OD2,AE2=AD2﹣DE2,∴OA=AE=4,由勾股定理得:AC==5,在Rt△DEC中,DE2+EC2=CD2,即OD2+(5﹣4)2=(3﹣OD)2,解得:OD=,所以D的坐标为(0,),故答案为:(0,).17.如图,在△AOB中,∠AOB=90°,点A的坐标为(2,1),BO=2,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B,则k的值为﹣8.第7页(共17页)【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AOB=90°,先过点A作AC⊥x轴,过点B作BD⊥x轴,构造相似三角形,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列出比例式进行计算,求得点B的坐标,进而得出k的值.【解答】解:过点A作AC⊥x轴,过点B作BD⊥x轴,垂足分别为C、D,则∠OCA=∠BDO=90°,∴∠DBO+∠BOD=90°,∵∠AOB=90°,∴∠AOC+∠BOD=90°,∴∠DBO=∠AOC,∴△DBO∽△COA,∴,∵点A的坐标为(2,1),∴AC=1,OC=2,∴AO==,∴,即BD=4,DO=2,∴B(﹣2,4),∵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B,∴k的值为﹣2×4=﹣8.故答案为:﹣818.如图,点A1(2,2)在直线y=x上,过点A1作A1B1∥y轴交直线y=x于点B1,以点A1为直角顶点,A1B1为直角边在A1B1的右侧作等腰直角△A1B1C1,再过点C1作A2B2∥y轴,分别交直线y=x和y=x于A2,B2两点,以点A2为直角顶点,A2B2为直角边在第8页(共17页)A2B2的右侧作等腰直角△A2B2C2…,按此规律进行下去,则等腰直角△AnBnCn的面积为.(用含正整数n的代数式表示)【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先根据点A1的坐标以及A1B1∥y轴,求得B1的坐标,进而得到A
本文标题:2016年辽宁省葫芦岛市中考数学试卷(Word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531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