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2001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第1页共3页2001年同等学力人员申硕经济学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帕累托最优状态【参考答案】:是指没有人可以在不使得他人境况变坏的条件下使得自身境况得到改善,此时的状态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状态。(参见大纲225页)2.基础货币【参考答案】:基础货币指中央银行所发行的现金货币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总和,即C+R=基础货币(B)。(参见大纲532页)3.单一税制和复合税制【参考答案】:一国在一个税收管辖权范围内,只征收一种税的税制称为单一税制,同时征收两种以上税种的税制称为复合税制。(参见大纲484页)4.国家预算【参考答案】: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它的功能首先是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参见大纲498页)5.偿债率【参考答案】:偿债率是在经济上衡量一个国家对外债务水平的指标,等于当年还本付息/出口收入,应小于20%。(参见大纲392页)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中国的过渡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第四版大纲中没有)【参考答案】:(1)中国的社会转型是工业化与市场化双重转型的统一。中国的市场化是与工业化联系在一起的,面临着市场化与工业化的双重转型。(2)中国的市场化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体制转轨。一方面,中国的市场经济过渡是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3)经济过渡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不仅仅涉及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和经济体制的转型,而且包括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深刻变化的整体性过程。(4)经济过渡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有条件地吸收和借鉴外国建立市场经济的经验的基础上,把关于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与我国具体的国情相结合,在实践中逐步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2.简述说明西方经济学家关于金融创新的理论。(第四版大纲中没有)【参考答案】: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创新的过程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至70年代各项创新活动日益活跃,到80年代已形成全球性的大趋势。西方金融创新理论繁多,具有代表性的有:技术推进理论;货币促成理论、财富增长理论、约束诱导理论、制度改革理论、规避管制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等。(1)技术推进理论:认为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特别是现代电子通信技术和设备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是第2页共3页促成金融创新的主要原因。(2)货币促成理论:认为经济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财富迅速增长是金融创新的主要原因。(3)财富增长理论:认为70年代的通货膨胀和汇率利率反复无常的波动是金融创新的重要成因。(4)约束诱导理论:认为金融机构之所以发明种种新的金融工具、交易方式、服务种类和管理方法,其目的在于摆脱或规避其面临的种种内部和外部制约因素的影响。(5)制度改革理论:认为金融创新是一种与社会经济制度紧密相关、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制度改革。(6)规避管制理论:认为金融创新主要是由于金融机构为了获取利润而回避政府的管制所引起的。(7)交易成本理论:认为金融创新的支配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即交易成本的变化,主要是交易成本的降低是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因。3.如何看待微观主体预期对货币政策效应的抵消作用。【参考答案】:微观主体的预期是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当一项货币政策提出时,微观经济行为主体会立即根据可能获得的各种信息预测政策的后果,从而很快地做出对策,极少有时滞。货币当局推出的政策,面对微观主观广泛采取的对消其作用的对策,可能归于无效。鉴于微观主体的预期,似乎只有在货币政策的取向和力度没有或完全没有为公众知晓的情况下才能生效或达到预期效果。但实际上,公众的预测即使是非常准确,实施对策非常迅速,其效应发挥也要有个过程。这样,货币政策仍可奏效,只是公众的预期行为会使其效应大打折扣。(参见大纲609页)4.试分析本币对外贬值对进出口的影响机制。【参考答案】:根据进出口的价格需求条件,利用本币对外汇率的变化,可以调整出口货物的外币价格和进口货物的本币价格,达到调整国际收支的目的。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利用本币贬值,使出口的外币价格下降,促使出口上升,进口的本币价格上升,进口下降,调整收支。实现条件:(1)对方不报复;(2)本币对外贬值要快于对内贬值(通货膨胀);(3)要符合马歇尔-勒纳条件,即本国出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与本国进口的价格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也即进出口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较大。本币贬值将先造成收支的继续恶化,然后才会好转。多数情况下,本币的贬值会使一国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只有在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时才会改善。(参见大纲373页)5.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特征。【参考答案】:社会公共需要是相对于私人个别需要而言的,它具有以下特征:(1)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的需要,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2)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可以无差别地由应当享受的每一社会成员共同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3)社会成员享用满足社会需要的公共物品,无需付出任何代价,或只支付与提供这些公共物品的所费不对称的少量费用。第3页共3页(4)在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外部效应产生的利益关系时,需要由政府来解决,因而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的公共物品一般带有外部效应的特征。(5)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来自社会产品的剩余部分,如果剩余产品表现为价值形态,就只能是对“M”部分的抽取。(参见大纲437页)三、论述与计算题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为什么对外开放是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怎样正确处理扩大对外开放与坚持自力更生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对外开放是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生产社会化、国际化的客观要求。其次,对外开放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再次,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对外开放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绝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它同对外开放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而对外开放可以更好地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和水平。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统一,必须反对闭关自守和崇洋媚外两种倾向。2.试述总需求、总需求函数概念及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并假定一个经济中的消费函数是C=80+0.9Y,投资函数为I=720-2000R,经济中的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4000R,如中央银行的名义货币供给量为M=500,求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参考答案】:总需求是指经济社会中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在没有政府的封闭经济中,总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总需求函数被定义为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对应关系。它表示在某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产量。在价格水平为纵坐标,产出水平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需求函数的几何表示被称为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价格水平的提高使货币需求提高(即家庭由于价格上涨而需要比原来持有更多的货币余额),但由于货币量保持不变,于是货币市场出现了非均衡,结果是利率提高。伴随着较高的利率,投资支出下降,从而导致总需求下降,相反,较低的价格水平使货币需求下降,进而导致利率下降,较低的利率刺激了投资,从而导致总需求的提高。总需求量和价格水平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即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IS曲线方程:由Y=C+I得Y=80+0.9Y+720-2000R即Y=8000-20000RLM曲线方程:由L=M/P得0.2Y-4000R=500/P即Y=2500/P+2000R联立IS、LM曲线方程,消去R可得Y=4000+1250/P所以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为Y=4000+1250/P
本文标题:2001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531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