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学生)
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水1、海水占地球上全部水量的。海洋中平均每1000g海水中含有盐类物质g。所以海水不能,也不能。2、地球上的水按其状态分为:水、水和水。水按存在空间分为水、水、水和水。3、陆地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其中淡水占地球全部水量的。4、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是水和水。人们容易利用的淡水是水、水和水。占全球淡水资源的。5、在植物中含水量最大的在,最少的是。6、人体的含水量占人体体重的。所以我们每天必须补充水。7、标准大气压下,在冰的熔化过程中:当冰低于0℃时,冰热量,温度,当温度升高到时,冰开始熔化,在这个过程中,它热量,温度,此时它的状态是。直到时,温度又继续上升。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8、叫做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9、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10、蒸发时要热量,使周围物体的温度。11、蒸发和沸腾的区别:①蒸发只在液体进行,沸腾在液体和同时进行,②蒸发可以在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才能进行。而且在沸腾的过程中,物质还必须吸热。但是不变。12、液化:过程。使气体液化的方法:、。13、升华:过程,凝华:过程。14、以上吸热的有,以上放热的有。开水壶嘴冒白气属于;冰衣服变干属于;湿衣服变干属于;樟脑丸消失属于;雾的形成属于;露水的形成属于;雾凇的形成属于;霜的形成属于;酒精挥发属于。15、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16、在水循环的过程中,保持不变,它使水成为的资源。17、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液体物质里形成的叫做溶液,水是良好的溶剂,在水中可以溶解各种、,的物质。天然水是。18、一般来说取用块状的固体药品用,粉末状的用,也可以用。19、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是,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也。20、在下,某固体物质在水中,达到时所溶解的,叫做这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21、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表示:。那么20℃时在5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g食盐;要溶解72g食盐需要g水。22、大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的,少数物质它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溶解度变化不大,比如:,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反而,比如:。要使一杯饱和的食盐溶液变成不饱和,最好用的方法。23、要使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解达到饱和可采用:,,。24、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的混合物,叫做液。小液滴悬浮在液体里的混合物,叫做液。食用油在水中形成液,泥土在水中形成液,牛奶是液,豆浆是液。碘在水中形成液,食用油在汽油中形成液。25、一般不指明溶剂的溶液,溶剂是。如食盐溶液,是溶质,是溶剂。当其他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通常把溶液里含量多的叫,含量少的叫,比如5mL汽油中加入10mL机油,是溶质,是溶剂。26、溶质的质量分数:与之比。稀释前后,保持不变。27、用固体溶液配制步骤:、、。28、在水的电解实验中,为了,可以加入少量的或,接通电,可以观察到两个电极出现,两只玻璃管内液面。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发现,说明该气体是。用点燃的木条接近另外一个玻璃管,观察到,用一个干燥的烧杯放在火焰上,发现烧杯内出现了,说明该气体是。氧气和氢气的体积之比为:。水的电解的文字式表示为:,(H2O=====通电H2+O2)。29、在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检验。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可以地燃烧,形成的火焰。文字式表示为:,(H2+O2=====点燃H2O)。30、水是由和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和构成的。31、我国的水资源在和上分布不均匀,而且也比较低。第二章空气1、一切物质都有,空气作为一种物质也有。地球周围有一层厚厚的,它对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都会产生的作用。2、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且。3、暖气片一般安装在,是为了:。4、空气的组成:,,,,。5、稀有气体不活泼,曾被叫做,但是也能够。也可以用来填充气球,当电流通过时,就会发出五颜六色的光。6、法国的首先发现空气的组成。7、工业上可以从中获得和,这是根据他们的不同。这种方法叫法,是变化。8、硫是色的固体粉末,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火焰,硫在纯氧中燃烧发出色火焰,反应后生成一种具有气味的气体,文字式表示为:,(S+O2=====点燃SO2)。9、铁是银白色的金属,铁丝在纯氧中,放出热量,生成一种色的固体。实验中要在集气瓶底部预先放些或,原因。文字式表示为:,(Fe+O2=====点燃Fe3O4)。10、木炭是黑色的固体木炭在氧气中,生成一种的无色气体。文字表达式为:,(C+O2=====点燃CO2)。11、红磷是色的固体,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放出热量。文字表达式为:,(P+O2=====点燃P2O5)。12、蜡烛在氧气中,发出,放出热量,瓶壁有出现,生成一种的无色气体。文字表达式为:。13、燃烧是发热发光的剧烈化学反应,缓慢氧化特点是。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和。14、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可以用氧炔焰来,液氢在液氧中燃烧会产生巨大的能量来推动飞行。15、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空气。在和的条件下,二氧化碳会变成状的固体,这种固体也可以叫做。16、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的作用。17、检验二氧化碳用,通入二氧化碳可以发现。这个时候发生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Ca(OH)2+CO2→CaCO3+H2O)。18、在盛色水的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则试管中的液体变成了紫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成了色,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CO2+H2O→H2CO3),如果给上述试管加热,发现液体又变成了色。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H2CO3=====加热CO2+H2O)。19、大气层被分为:,,,,。20、在中有大量的可以吸收紫外线,在可以反射无线电短波。21、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有、、、等。破坏臭氧层的气体有、等22、一般认为空气的污染物只要是和。※1、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等物质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其中前两种都需要同一物质作催化剂,它了分解速度。因为氧气,所以可以用来收集。因为他,也可以用来收集,收集较纯净的氧气用收集。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文字式表示为:,(H2O2=========二氧化锰H2O+O2)。※2、实验室用和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文字表达式)为:,(Ca(OH)2+HCl→CaCl2+H2O+CO2)。因为二氧化碳,所以可以用来收集。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3、盛有石灰水的容器敞开放置一段时间后,容器壁上常会形成一层白色物质,其原因是;若要除去这种白色物质,可以用冲洗,原因是。(原因都用文字表达式表示)※4、用化学式表示下列物质:①水H2O,②氢气H2,③氧气O2,④二氧化碳CO2,⑤二氧化硫SO2,⑥五氧化二磷P2O5,⑦四氧化三铁Fe3O4,⑧氢氧化钙Ca(OH)2,⑨碳酸钙CaCO3,⑩过氧化氢(双氧水)H2O2。※5、写出物质的化学式:①干冰CO2,②石灰水Ca(OH)2,③石灰石CaCO3,④盐酸HCl。第三章阳光1、太阳是一颗普通的星。它是一个不断燃烧的体球。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形式有。2、光源是本身线度很小,或者距离足够,光源就可看成点光源。离点光源越远的被照面上看起来越暗的道理是点光源发出的光辐射到达被照面单位面积上的光辐射量是随增大而迅速。3、照射到地球的太阳光几乎是的。4、探究表面颜色不同的物体与吸热的关系。在做这个实验时,应使用法的科学探究方法。要尽可能使其它条件相同(如应使容器的和相同,水的和相同,接受辐射的都相同),而只考虑由于锥形瓶所引起的升温差别,从而说明吸收热辐射多少与物体表面的关系。以上的探究活动表明,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表面有关,白色物体(浅色)(填易或不易)吸收热辐射,黑色(深色)物体易(填易或不易)吸收太阳热辐射。5、辐射计就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6、能够的物体叫做光源。由于而发光的叫热光源;如:。由于发光时的叫冷光源;如:等。萤火虫、乌贼等——由于体内的细胞的酶与氧发生作用后,经过一系列而产生的发光现象。7、对地球来说,是最强的天然光源。8、人能够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们能把其他光源的光出来。月亮本身(填发光或不发光),人们看到的明亮的月亮是因为月球的光的缘故。9、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缝隙产生的的现象,这些圆形光斑是太阳的,太阳是球状体,通过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就是形的。10、的形成和等事实表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11、能证明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1),(2),(3)。12、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和的假想的线叫光线13、光速的公认值为c=2.99792458×108m/s,一般计算取c=m/s=km/s14、光在其他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真空中,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中的,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的。15、为什么雷雨时总是先看到闪光的光亮后听到雷声的原因是。16、阳光经过棱镜后按的顺序依次排列,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17、白光经棱镜发生色散后的各种色光都向棱镜(填上或底面)偏折,其中光偏折程度最大,光偏折程度最小。色散后的各色光再复合成光。18、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按一定组合而成。19、在彩虹的弯曲的外侧是色,内侧是色。20、阳光经棱镜发生色散后,在光屏上形成各色光按顺序排列的光带叫光谱。21、可见光谱是形成的光谱。22、阳光主要是由、、所组成。在光屏上形成各色光按顺序排列的彩色光带。第五章生态系统1、种群是的集合体。2、一个种群里的个体,可以有之分,之差,之别。3、在一定的空间和地域中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中的生物都有的联系。4、森林里的许多植物出现分层现象:上层为,中层为,下层为。它们既。5、根据群落的和,可将地球表面的群落分成生物群落和生物群落。陆生生物群落有种类型:①,②,③,④,⑤,⑥。6、植被是指及其。7、天然森林形成的过程:①出现一年生草本植物(),②出现多年生植物,③出现群落,④出现,⑤形成,⑥森林形成。8、森林的功能有、、、。9、生态系统由和组成。是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的综合体。生物成分包括、、;非生物因素包括、、、、以及。生态系统中最重要,分解者的作用是将分解为并释放能量,为生产者提供。10、生态系统可分为、、;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11、食物链和食物网都是以关系为基础,因此他们成为和的渠道。(注意:起点必须是,然后一级一级画箭头,直到。)12、食物网中包含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和,缺少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流动,逐级。13、生态系统中最终的能量来源是。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利用和,进行,制造并释放。14、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能力越差,即该生态系统(填“难”或“易”)受到破坏。15、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是指地球上(包括人类)及其的综合圈。它包括、、,大约从海平面以下到海平面以上。范围内的海洋、陆地和空中。是唯一供人类生存的星球。16、科学家曾模仿地球(“生物圈一号”)造出了“生物圈二号”,两年后证明是失败的。第六章动物和人类的生殖与发育1、大多数动物,尤其是高等动物的生殖都是。要进行有性生殖,动物就必须具有。一般都由、和组成。2、从结构上看,其演化过程由,由。3、动物的有性生殖基本是有和两种类型,此外有些动物的生殖方式是。4、受精是和结合的过程。动物的受精有和两种类型。体内受精,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主要通过从母体获取营养。这种生殖方式为发育的胚胎提供了和的发育条件,以及良好的,使外界环境因素对胚胎发育的不利影响减小到最小程度。5、卵生、卵胎生、胎生动物中。胚胎在体内发育的是、,胚胎在体外发育的是,胚胎营养来卵黄的是、,胚胎营养来母体的是。6、个体发育一般分为和两个阶段。7、从发育开始,到幼体(卵生)或(胎生)的发育时期,称为胚胎发育阶段。卵生动物中,卵内卵黄含量较少的,胚胎发育时间就。8、在昆虫和五类脊椎中属于体内受精的是:;属于体外受精的是:;属于卵生的是;属于胎生的是:。9、人的生殖是受精。胚胎在母体的内发育。10、胚后发育是指成熟后从孵化出来或从生出来开始到为止。11、昆虫变态发育有两种:和。前者要经历四个时期,如、、。后者要经历三个时期,如、。12
本文标题: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学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532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