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论作业成本法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
TONGJIZHEJIANGCOLLEGE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名称论作业成本法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副标题系名称:专业: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论作业成本法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摘要作业成本法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现代企业成本核算要求产生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成本计算方法。本文全面系统的阐述了作业成本法的理论体系、基本核算程序、传统成本法的区别及其在我国企业应用的作用,揭示了作业成本法实施的现实意义。接着分析了作业成本法在企业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更进一步了解了企业目前该解决、完善的现状,给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最后理论联系实际,以一家制造企业作为具体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核算问题,给予企业未来发展的建议和对策。作业成本法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为每一项作业选择一个合理的成本动因。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成本核算;传统成本法AbstractCostofoperationlawisconformtothedevelopmentofthetimes,meetthemodernenterprisecostaccountingisrequiredtogenerateamoreadvancedcostcalculationmethod.Thispaperexpoundsthetheoryofactivity-basedcostingsystem,basicaccountingprocedures,traditionalcostmethodofdifferenceanditsapplicationinourcountry'senterprisefunction,revealsthecostofoperationlawimplementationofpracticalsignificance.Thenitanalysestheoperatingcostmethodintheenterpriseapplicationproblems,furtherunderstandingoftheenterprisethesolution,improvethecurrentsituation,pointedoutthedirectionforthedevelopmentofenterprises.Finally,linkingtheorywithpractice,toamanufacturingenterpriseastheresearchobject,discussestheoperatingcostmethodintheenterpriseaccounting,tothefuturedevelopmentofenterprisesthesuggestionandthecountermeasure.Costofoperationlawprovideusefulcostinformation,activitiesconsumeresources,productsconsumeactivities,foreverytasktoselectareasonablecostdrivers.Keywords:activity-basedcosting;costaccounting;traditionalcostmethod目录一、绪论(1)选题背景(2)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二、作业成本法的意义和作用(1)作业成本法的概念、意义(2)作业成本法的作用三、作业成本法的内容和方法(1)作业成本法核算的基本程序(2)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四、我国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现状与面临问题(1)ABC方法在我国应用的现状(2)我国企业应用ABC方法所面临的问题五、案例分析及建议对策(1)案例简介(2)SF企业ABC方法的应用(3)建议与对策一、绪论(1)研究背景1.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科技的迅猛发展,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及激烈的竞争促进了企业管理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产生了新的企业价值观。人们不断的追求高品质、低成本的产品给企业产品管理带来了挑战,如何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控制和降低各种成本费用,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作业成本法的诞生,为企业成本管理带来了一片广阔的天空。作业成本法是在作业的基础之上进行成本核算的,从源头到结果,涉及到企业发生的所有成本,可以有效的避免传统成本法的不足。作业成本法的实施使企业管理的重点从传统的产品转移到作业,把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强化企业相关责任制度的落实,制定正确的竞争策略和价格策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也将会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普遍应用计算机技术,这也为作业成本法的采用创造了越来越有利的条件。为了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生产多样化的产品来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因此,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和使用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会越来越好。2.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业成本法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末,由美国会计学家埃里克·科勒在1941年《会计论坛》发表的论文中首次提出,对作业,作业账户设置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1]。但是,科勒的作业分析主要是从管理学角度提出的,并未在会计界引起重大反响。后来,乔治·斯托布斯对ABC理论做了进一步研究。他主张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作业成本会计是一种与决策有用性目标相联系的会计。他先后发表的《收益的会计概念》、《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服务与决策的作业成本计算——决策有用框架中的成本会计》等文章。20世纪80年代及其后期,作业成本法取得了长足发展。哈佛大学罗宾·库珀于1988年发展了《一论作业成本法的兴起:什么是作业成本系统》等论文。这些论文的发表代表着作业成本体系的建立与成熟,将理论化的作业成本法发展为具有可操作性的作业会计。之后,作业成本法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运用范围广泛涉及制造业、金融业、服务业等。早在20世纪末期,我国引进当时已在国际上盛行的作业成本法。1987年作业成本制度刚具雏形,余绪缨教授就在1993-1994年间亲自主持了以作业成本计算和管理为题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于1992年后发表了《在当代高科技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会计取得的新进展》[2]等8篇论文,开始对作业成本法进行阐述。这8篇论文将当时作业成本制度发展的理论、实践和方法上的主要成果全部引进到我国,为我国学者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业成本法从1994年介绍到国内以来,主要以介绍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主,ABC在国内掀起了研究作业成本管理的浪潮。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业成本法被广大理论界接受,许多学者开始探讨作业成本法的应用问题。3.文献综述哈佛大学教授卡普兰在《管理会计兴衰史(相关性的遗失)》[3]中指出,传统管理会计在实践中应用性下降,产品成本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全部作业汇总,成本计算的基础对象是作业,作业成本法存在的基础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企业管理人员将重点关注成本发生的资源原因和成本动因,而不只是注意产品成本计算结果,通过计算和控制作业成本,可以有效地消除以往制造成本法间接费用按工时分摊责任不明的缺点。卡普兰教授等学者更加深入、具体、完善了作业成本法,使作业成本法更为系统化理论化。作业成本法从20世纪90年代进入我国,并得到理论界的关注,有部分企业采用了该方法,然而结果却并不理想。该方法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阻碍,主要是由于我国大的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使得该方法显得水土不服。谭婧[4]分析了内外环境影响了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刘保明也对作业成本法在我国未普及探讨了多方面原因。作业成本法是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的需要,但同时我国也有自己的国情和独特的社会环境。张颖丽[5]阐述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并应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而得出在我国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以及在我国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时要把握关键因素。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竞争的日益加剧,使得物流企业所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我国物流企业都存在成本高的问题,在现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成本核算管理已经成为物流企业关注的主要问题。彭琴、刘瑾[6]就对于物流企业中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了探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物流企业的需求。作业成本法适用于间接费用较高的企业,而物流企业恰好符合这个条件。其次物流企业要求很高的个性化生产,加上其多客户的经营模式,使其成本在每项服务之间很难界定。又由于其间接费用很大,其分配更加难以确定,导致其产品定价难,而作业成本法恰好能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成本是怎样产生的,从而有利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提高自身竞争力,与国际物流企业接轨。(2)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资本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面临着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挑战,要想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能在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企业就必须学习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本文首先介绍选题的背景,详细介绍国内外作业成本法的现状,同时将国内外近期研究作业成本法的文献进行综述,了解作业成本法。然后概述作业成本法发展的意义和作用。接着阐述作业成本法的内容和方法,从作业成本法核算的基本程序和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进行成本控制的合理性分析。再从成本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着手,分析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对作业成本法进行运用,表明作业成本法在企业应用中的现实意义。本文所采纳的研究方法为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注重方法的可操作性。综合运用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广泛收集国内外的研究,建立企业作业成本核算的方法。同时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以及调查访谈法,了解企业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财会状况等成本管理的实际情况,吸收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对成本核算分析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企业作业成本法实施的可行性。二、作业成本法的意义和作用(1)作业成本法的概念、意义1.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简称ABC)是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和成本管理制度。它以作业为基础,通过资源动因汇集资源成本到作业,再通过作业动因汇集作业成本到产品,最后计算出产品成本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它摆脱了传统成本核算无法分配复杂而繁琐的间接费用的困境,使间接费用的分配更加合理,从而及时、准确的计算出成本对象的真实成本。同时,以作业成本法提供的信息为基础,对企业进行核算、监督、控制和改进,不断消除浪费、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提高客户价值,不断的完善企业的战略目标。作业成本法的本质就是确定分配间接费用的合理基础——作业,并引导管理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发生成本的原因——成本动因上,而不仅仅是关注成本结果本身[7]。在作业成本法下,资源的使用并不是单纯的用于构成产品的实务形态,还可提供给各种辅助作业活动。作业成本法的目的不是将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而是对各种作业所需的资源进行计量和定价。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体系包括几个概念:资源、作业、作业链和价值链、成本对象、成本动因、成本要素和作业成本库。资源(Resource)。资源是支持作业的成本和费用的来源,在一定期间内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所发生的成本和费用项目,或者是在作业执行时所需花费的代价,一种资源可以被多项作业所消耗,一项作业也可以消耗一种或者多种资源。资源是企业所有消耗的来源,是产品成本的最原始形态。例如:人工费用、设备与房屋折旧、原材料费用、差旅费、场地使用费、通讯费等都属于资源。作业(Activity)。作业是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进行的某项生产经营活动或某道生产工序,是企业为了提供一定产量的产品或劳务所消耗的人力、技术、原材料、方法和环境的集合体。作业是企业内部工作的基本单元,也是作业成本法模型的最小归集单元。作业是资源投入与产出之间的联系纽带,体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简单的说,作业就是用来把投入转换成产出的工作。企业是为了追求特定的目标而形成,成本核算
本文标题:论作业成本法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565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