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物联网在中国各地的发展
NewTechnology物联世界,感知天下NewTechnology三、物联网在中国各地的发展如今,北京、上海、广东等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并且在市场化、产业化等各方面走在前列的城市,正快马加鞭,加大投入,希望在物联网的标准制定、核心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等层面获得突破,抢占先机。NewTechnology三、物联网在中国各地的发展1、上海2010年2月26日,由上海市嘉定区政府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联合组建的上海物联网中心今日将正式挂牌启动。据悉,物联网中心建成之后,双方将强力推动物联网核心技术的研发,并尽快完成1-2项应用示范工程。上海物联网中心于2010年3月2日在上海嘉定揭牌。上海将以此打造国内最具竞争力、具有国际影响的物联网技术研发基地,形成规模应用示范,推动物联网及其相关产品、服务的产业化。嘉定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上海物联网研发和工程中心一期工程已实质性启动,总投资达8亿元。其实,作为国内物联网技术发展和应用的主要地区,上海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产业基础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NewTechnology三、物联网在中国各地的发展NewTechnology三、物联网在中国各地的发展NewTechnology三、物联网在中国各地的发展在2010年2月5日举行的上海电子标签与物联网产学研联盟成员大会上,28家单位在共同签署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合作协议,这标志着上海将在今后几年内致力于打造一条完整、高端的物联网产业链。署合作协议的28家成员单位,同属上海电子标签与物联网产学研联盟。按照协议,联盟将围绕射频识别和物联网技术,整合联盟内部的技术资源,合作开展共性技术研发,目标获取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并推动中国自主技术标准的形成。复旦大学信息学院微电子学系教授闵昊表示,目前上海物联网产业链已经基本形成。从全球来看,物联网现在正从技术领域向产业领域过渡,其在商业应用上前景非常广阔。NewTechnology三、物联网在中国各地的发展NewTechnology三、物联网在中国各地的发展2、北京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科技标准处处长林绍福在“2009信息城市高层论坛”上表示,北京将着力打造世界级城市,初步目标计划用三到五年的时间,让北京市物联网产业规划能基本成型,产业链和产业群初步形成。预计到2012年,北京将建成首个物联网应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物联信息交换平台、传感信息网络平台、超级计算中心和云计算中心等共性基础支撑平台。完成政府、社会、企业三个方面涉及公共安全、城市交通、生态环境、流通供应链、社区综合服务等领域的一批示范应用和区县级、园区级综合示范。NewTechnology三、物联网在中国各地的发展NewTechnology三、物联网在中国各地的发展在2009年“信息城市”高层论坛上,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和中国移动北京分公司签署物联网项目合作协议。未来2-3年里,东城将利用新信息技术,在一些示范社区里对居家养老的老人进行实时掌控。根据合作协议,移动公司将协助东城区政府在2-3年完成2-3个无线智能小区建设,帮助在雍和园科技园区、王府井智能商业区、东二环智能商务区的建设。同时利用移动信息新技术,对王府井等地区进行人流量监控,提高区域安全的反应速度,完成10个公共服务信息发布示范社区,而对东城居家养老也能提供实时掌握家中安全情况的服务。NewTechnology三、物联网在中国各地的发展NewTechnology三、物联网在中国各地的发展3、广州在广东,物联网产业链上的企业表现积极,加大力度抢位。其中包括中国移动、远望谷、新大陆等国内企业,以及像IBM、西门子、思科、惠普等跨国公司。据了解,去年8月,广东省信息产业厅与IBM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内容涵盖医疗、电子政府、电子商务、服务外包、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水环境管理、网络工程建设、节能减排和物流信息平台等众多领域项目。思科作为全球网络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也非常重视物联网的应用和解决方案。前不久,思科也与广东科技厅签署合作备忘录。总部位于深圳的物联网企业远望谷的年报快报显示,其物联网产业销售业绩2009年获得了高速增长。NewTechnology三、物联网在中国各地的发展2011年中国(广州)国际智慧城市与物联网技术应用展览会暨论坛,我们希望以科技发展为主轴,从技术应用层面着手,做成一个科技型的品牌展览会和高端论坛,服务于政府职能部门和城市管理部门、公用事业部门、大型国有企业、国防与公共安全以及社会经济与生活的各个层面。为“上层建筑”提供管理手段和决策依据;为“经济基础”提供效率和便捷;为行业发展提供一个全景式的沟通平台;为我国的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NewTechnology三、物联网在中国各地的发展产品范围:1、物联网在智能交通、智能电网、视频监控、M2M通讯中的应用2、传感器及传感网节点微型传感器,MEMS及其设计、制造和封装,传感器网节点、低功耗与能量获取技术3、RFID产品线RFID标签天线、RFID标签天线、RFID标签天线生产设备、标准卡或RFID标签成品、RFID读写器芯片、RFID读写模块、RFID读写器、RFID手持终端、有源RFID产品与系统4、自动识别技术条形码、二维码标签和识读器、RFID芯片和读写设备、实时定位和地理信息系统5、嵌入式芯片MCU、DSP、FPGA器件、协议芯片、微电源管理芯片、接口控制芯片等物联网相关控制芯片NewTechnology三、物联网在中国各地的发展6、通信技术WLAN、Bluetooth、UWB、Zigbee、NFC等短距离通信技术、自组织网络核心产品与设备,异构网融合、传感网接口、接入网关产品和设备7、网络架构与数据处理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OA)、网络与信息安全、少量数据存储与处理、物联网地址编码等设备和产品8、系统集成和软件网络集成、多功能集成、软硬件操作界面基础软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软件及中间件产品9、物联网在其它领域的应用物联网在交通、医疗、物流、安防、环保、家居、电力、农业等行业的应用NewTechnology三、物联网在中国各地的发展4、杭州正积极打造“中国电子商务之都”的杭州,宽带和无线通信网络的覆盖率高,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持。据了解,杭州的物联网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总体走在全国的前列,在无线传感网、射频识别、物联网技术应用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核心技术,在工业控制、电子安全监控、区域入侵防范等方面的产业化工作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为物联网产业化应用打下良好基础。据了解,杭州市信息化办公室从2005年开始就对相关企业、产业动态进行了跟踪、扶持、培育。2005年,市信息办在编制《杭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时,就已经把传感网产业列为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并编入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中进行扶持。NewTechnology三、物联网在中国各地的发展2010年1月14日-16日,一年一度的市信息服务业统计工作会议在淳安县顺利召开,也对2010年的产业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以物联网为核心的新经济培育工程,主要内容为:围绕“工业兴市”的总战略,以物联网为重点,实施电子信息产业“新经济培育工程”。充分发挥杭州无线传感网技术研发国内领先、射频识别(RFID)等相关技术基础扎实的优势,加快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扩大核心技术领先优势,构筑物联网发展平台,积极培育扶持物联网企业,形成物联网经济发展的新高潮,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高端化。同时,深化“中国电子商务之都”建设,加快打造“互联网经济强市”。认真总结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互联网经济发展经验,加快形成即时通讯、搜索引擎、网络游戏、全媒体等互联网经济新优势;加快发展基于“四网融合”和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全媒体服务平台,积极开拓无线网络游戏、网络电视(IPTV)、流媒体等高端增值业务和各种创新应用业务。加快发展3G网络配套设备与终端、基于“四网融合”的网络高速接入产品、专用集成电路芯片、半导体照明、高附加值光伏产品、电子信息专用制造设备等新产品,加快培育电子信息产业新经济新引擎,努力实现电子信息产业“由大到强”的转变。NewTechnology三、物联网在中国各地的发展NewTechnology三、物联网在中国各地的发展5、福建2009年12月23日,福建省制定了物联网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据悉,该方案主要包括:建立物联网产业集群和物联网重点示范区,包括物联网鼓楼示范区和物联网武夷山示范区;以及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包括工业控制应用示范工程、农业精细生产应用示范工程、交通物流应用示范工程、商贸流通应用示范工程、城市管理应用示范工程、安全监控应用示范工程、公共服务应用示范工程等。2010年1月28日“无线城市”物联网高峰论坛二十八日在厦门举办,就厦门“无线城市”发展与物联网产业发展结合展开深入探讨。NewTechnology三、物联网在中国各地的发展NewTechnology三、物联网在中国各地的发展NewTechnology三、物联网在中国各地的发展6、苏州2月23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与苏州市政府签订了“感知中国”应用中心——苏州项目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以建设“‘感知中国’应用中心——苏州”项目为载体,以TD和物联网技术为支撑,以“无线城市”为主体,在苏州建立中国移动苏州城市物联网应用中心,重点开展TD与物联网融合的应用开发和推广,逐步将苏州建设成为“感知中国”城市物联网应用中心;同时,双方将在政务公开、城市管理、民生工程、工农业、服务业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应用示范项目合作,如环境监测、智能交通、数字家庭、数字旅游、数字校园、数字医疗、市民一卡通等。此外,双方还将推动物联网产业链健康发展,促进相关产业商业化、规模化。NewTechnology三、物联网在中国各地的发展7、湖北2010年3月1日,武汉市政府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分别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由此拉开了武汉市与在汉高校、科研院所进一步加强全面战略合作,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特别是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序幕。根据协议,武汉市与武汉大学将共同推动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武汉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重点建设以“地球空间信息国家实验室”、“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新能源和新材料研究中心”、“物联网研究院”四大项目为代表的一批高起点、高水平、开放性、国际化的研究和创新平台,共建武汉大学自主创新研究院,共同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NewTechnology三、物联网在中国各地的发展8、天津2010年2月26日,由973计划“新一代光纤智能传感网与关键器件基础研究”项目办公室主办、天津大学精仪学院承办、多家组织协办的首届天津市“物联网”研讨会在天津大学会议楼第七会议室召开。天津市常务副市长杨栋梁给研讨会发来贺信指出,物联网产业作为一个战略性的新型产业,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是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对我市构筑‘三个高地’、打好‘五个攻坚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已将其纳入全市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将从资金、项目、人才等多方面入手,全力支持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NewTechnology三、物联网在中国各地的发展9、无锡为加快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和国家传感信息中心(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强化示范引导作用,无锡市决定从现在起,用3年时间逐步建成感知工业、感知安保、感知交通、感知环保、感知园区、感知医疗、感知电力、感知物流、感知农业等9个领域的应用示范工程。围绕物联网产业创新服务,江苏省、无锡市联合投入4.2亿元,主要依托无锡微纳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的无锡传感网产业产学研联合创新服务平台正在抓紧实施,将建成设计与仿真、工程化专用测试、外场测试、器件系统环境试验和柔性中试线等产业技术开发平台和20多万平方米的创业孵化平台等,面向物联网产业各类创新发展机构提供全面的技术创新和创业孵化服务。NewTechnology三、物联网在中国各地的发展作为无锡市物联网产业
本文标题:物联网在中国各地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595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