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军犬训练教程之第一章:军犬工作概况第一章军犬工作概述军犬是经专门训练合格,列入军队编制,用于军事目的犬。犬是人类驯养最早的家畜,它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殊性能,如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敏锐的嗅、视、听觉等各种分析器(感觉器)官,坚强的忍耐性,对人的特殊依恋性,凶猛的咬斗力,敏捷的驰骋力,机警灵活,易于训练。在阶级社会出现以前,犬的使用范围仅限于狩猪,看守住宅和畜群等生产活动。阶级社会出现以后,因战争的需要,犬才开始用于军事目的。在公元前四千六百年,犬就被用于军事上,当时只限于警卫和进攻敌人。到了近代,随着枪炮等武器的出现,军犬主要用于通信、救护、驮运、警卫、搜索、巡逻、爆破等军事活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法、英等许多国家的军队中都有数以万计的军犬。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军犬的使用数量更多,质量更好,使用的范围更加广泛。在和平时期,许多国家的军队都装备有大批军犬,用于边防和内卫。近年来,有的国家的军犬还执行潜水和跳伞等军事任务。我军配备军犬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的,主要用于执行边、海防内卫任务,追捕内潜外逃分子,打击敌特的袭扰破坏活动,保卫重要目标的安全。解放初期,在云南、四川、广西等地的剿匪战斗中使用过军犬,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当前军犬已成了内卫和边海防对敌斗争的有效武器。一、军犬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军犬工作是军队工作的一个内容,是部队战斗力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打击犯罪、执行特殊任务的一种专门技术手段。研究不同的条件下使用军犬及军犬对客观情况的反应规律,不断提高军犬使用效率。在工作中使用军犬的主要任务是:(一)巡逻警戒,预防犯罪,严防敌特偷越边境,保卫重要目标、要害部门的安全,堵截、追捕犯罪分子。(二)追踪犯罪迹线,以犯罪分子遗留在犯罪现场的气味为嗅源,追踪犯罪分子的迹线,判明犯罪分子的来去方向,直至追获犯罪分子和物证。(三)进行气味鉴定,根据从现场提取的嗅源,鉴别嫌疑人的气味,确定遗留物是否附有同一人的气味。(四)搜索罪证(包括凶器,赃物,作案,工具、爆炸物和毒品等,搜索犯罪分子。二、军犬工作的内容及特点军犬工作有其自身的科学体系,它涉及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营养学、遗传学、生物学、物理、化学、刑事侦察学和军事科学等多种学科。军犬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军犬的繁殖、饲养、管理、疾病预防和治疗,训练及使用等。因此,那种把军犬工作仅限于训练和使用,而忽略基础及其它工作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军犬工作区别于其它保卫工作的主要特点是:军犬工作是训练员同犬结合的统一体,它要求训练员知识全面,反映敏捷,身体强壮,具有不怕吃苦的精神,要求军犬,兴奋、胆大、凶猛、嗅、视、听灵敏,服从性好。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军犬具有快速、有效、简便、和威慑力等优点军犬训练教程之第二章:基本原理训练军犬,要研究犬的行为的产生及其活动规律,懂得条件反射原理明确训练员和助训员在训练中的作用,掌握训练原则及要领,了解外界条件与训练的关系等。所有这些,便构成了训练军犬的基本理论。只有弄通了这些理论,才能采取正确的训练方法并在训练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使训练工作更加具有预见性科学性。2第一节犬的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一、犬的行为的概念犬的其自身所感受到的一切刺激(即能引起反射的一切动作),所做出的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回答性动作总称为犬的行为。犬的行为的产生,是为了适应环境保证其自身的生存。而对于一切来自本身内部或外部刺激的一种必然反应。刺激与反应是一种因果关系,这种关系只有通过神经系统方可实现。没有原因的行为是不存在的。二、犬的行为的生理基础犬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高级神经活动的机能。犬所以能用各种相适应的行为回答外界刺激,是由于犬具有各种敏锐的感受器如听、视、嗅味、皮肤的感受器等,来分别感受相应的声、光、化学、温度、机械的刺激,并把这些外界刺激的能量转达变为神经兴奋过程,兴奋就沿着传入神经纤维到达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再通过神经中枢的联系作用后,一方面把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相应部分,另一方面新的兴奋就没着传出神经纤维,到达相应的效应器官,而发生这种或那种的回答反应。这种对刺激作用由感受器感受。又沿着传入神经纤维传递,并借助于神经中枢的联系所引起的回答反应称为反射。反射就是神经系统对刺激有规律的回答反应。任何一个反射活动的实现,一般都要经过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犬的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就是实现犬的行为的生理基础,不论犬的行为表现有多么简单和复杂,其实质都是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三、神经系统反射活动的表现形式及其特征反射活动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但是,根据犬的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结构和机能特点的差异,又有高级神经活动和低级神经活动之分,犬的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即高级中枢,它的结构最复杂,机能也最细致而精确,所以,它的活动被称为高级神经活动。大脑皮层以下各部位即低级中枢,如延脑脊髓等的机能比较简单,所经它的活动称为低级神经活动。高级神经活动表现的最基本形式是条件反射,而低级神经活动表现的基本形式是非条件反射。但是,这两种反射活动在犬的神经系统中是密切联系着的,高级神经活动必须以低级神经活动为基础,低级神经活动的实现,通常也有高级神经活动的参与。神经系统反射活动的基本物性表现为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过程。兴奋过程表现为引起或加强犬体某一器官的活动,而抑制过程则是阻止或减弱犬体某一器官的活动。由于这两种对立而又统一的神经过程相互协调作用的结果,犬就以不同的反应来精确的回答被所感受到的各种刺激。基于兴奋和抑制这两种基本神经过程的存在,因而,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被分为阳性反射(或称兴奋性反射)和阴性反射(或称抑制性反射)两大类。其中,阳性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而阴性反射则包括非条件抑制和条件抑制。第二节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都是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活动即阳性反射。一、非条件反射(一)概念非条件反射就是人们所称的“本能”,犬的非条件反射就是先天遗传的恒定的巩固的神经联系,是基本的生活机能。因为它一生下来在生理机能上就具有实现这种反射的现成装置——反射弧,只要有一定的刺激,不论是犬体内部的或外部的刺激,直接作用于某一感受器就会引起相应的反射活动,这种活动是由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来实现的,而且是相当恒定和巩固的。如初生小犬的吸吮、吞咽、唾液分泌、呼吸、排便、眨眼等等的反射活动,都是先天性的非条件反射。随着小犬的逐渐发育成长,就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一些更为复杂的非条件反射活动。例如性反射、防御反射以及一些复杂的运动性反射等。这些活动虽然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性质,但是,由于犬同3外界环境日益广泛的接触,就不可避免地在这些复杂的非条件反射活动中,包含有某些条件反射的因素。(二)犬的几种主要非条件反射活动犬所表现的非条件反射活动是很多的,这里仅将对犬的生存有意义的而且又是与训练有关的几种主要非条件反射活动列举如下:1、食物反射:是获取食物的一种非条件反射活动,借此得以正常生存。2、性反射:是借以延续后代的一种非条件反射活动,与其相联系的母性反射,使分娩后的母犬能照管自己的后代。3、防御反射:是犬卫护自身免遭伤害的一种非条件反射活动。这种反射表现有两种形式,即主动防御反射(表现凶猛、扑咬)和被动防御反射(表现畏缩、逃避)。4、探求反射:这一非条件反射活动,能使犬锐敏地发觉外界外境微小变化,以使犬为断地适应于外界环境。5、自由反射:是犬挣脱自身活动所受限制的一种反射性活动。6、猎取反射:寻觅或捕获某些猎物为食,以维持生存。7、姿势反射:维持躯体姿态的正常平衡及运动的随意自如。(三)非条件反身是形成条件射的基础犬的非条件反射活动仅能适应于比较恒定而单纯的环境条件,还不能完全保证其自身的正常生存,因而必须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借助于神经系统高级中枢即大脑皮层机能的活动,广泛地对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条件形成比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更多,适应性更高的条件反射。我们在训练军犬中,就是利用犬的非条件反射作为基础,施以有效的影响手段,使犬养成某些为同犯罪作斗争所必需的能力。这些能力也就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条件反二、条件反射(一)概念:条件反射是犬在后天的个体生活过程中,对周围环境无数刺激,在大脑皮层内所形成的暂时性的神经联系。犬的条件反射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后天获得的,是由一定刺激的信号作用引起的。例如,从未挨过棍子打的犬,当它第一次看到拿棍子的人接近时,不一定表现出防御反射,但当它受到棍子打并感到疼痛后,就表现出主动的或被动的防御反射,这是非条件反射。在此之后,当犬再看到拿棍子的人接近时,不等用棍子打它,它就表现出防御反射,这就是条件反射,因为拿棍子的人在打犬时,所表现的打的动作和棍子的形象,一定是和犬挨打时所感到的疼痛同时伴随出现的,因而拿棍子的人的出现,就具有了引起犬发生条件性的防御反射的信号作用。条件反射的发生,又是通过大脑皮层的活动实现的,而且是暂时和同变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又在条件发生改变时随之变化。犬只有根据外界条件的变化,而随之相应的改变自己的行为,才能正常地维持自身的生存。因此,条件反射对犬的存在具有极重要的意义。犬通常所表现的种种适应外界条件的行为,是在自然条件下所形成的条件反射,这是属于自然地条件反射。然而,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有意识地对犬施以某些人为的影响,也同样能使犬形成条件反射,这是属于人工的条件反射。例如,生理学者为了研究动物高级神经活动的机能特点和活动规律,在实验室中所进行的种种实验,又如,我们对犬进行训练,培养某些为同犯罪作斗争所必需的能力,都是对犬建立条件反射。(二)形成条件反射的神经活动过程条件反射的形成,同由于使用不同的刺激,在犬的大脑皮层所引起的各兴奋点之间,发生了神经性的接通的结果。因为外来的各种刺激所引起的兴奋过程,是沿着不同的神经通路(反射弧)传向大脑皮层的相应部位的,所以,在大脑皮层内就出现了由各个刺激作用所引起的独立的兴奋点这些兴奋点之间,最初在生理机能上是不发生联系的。因此,还不可能出现条4件反射,只表现出与外来刺激相适应的非条件反射。但是,由于外界某些特定刺激重复结合作用的结果,就使大脑皮层的各个独立兴奋点之间在机能上接通了起来,因而条件反射也就随之形成。例如:为使犬对于“坐”的口令这一声音刺激形成条件反射,就需要在发出这一声音刺激的同时或稍后,伴以能引起犬表现坐的非条件反射的刺激(以下简称非条件刺激),也就是采取按压犬的腰角的刺激方法使犬作出坐下的动作。最初“坐”的声音刺激通过犬的听感受器的感受,就使这一刺激所引起的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传向相应的中枢同时在大脑皮层的某一区域内产生了一个兴奋点,这时犬就表现出倾听声音的动作。接着用手按压犬的腰角犬又通过皮肤触觉压力感受器的感受,把这一刺激所引起的兴奋,沿着另外一条传入神经传向相应的中枢。同时也在大脑皮层的另一区域内产生了另外一个兴奋点,犬就马下坐下。如果把两种刺激结合起来使用,就会同时在犬的大脑皮层不同区域内产生两个兴奋点。重复使用若干次后,这两个兴奋后就从生理机能发生联系接通起来。当两者接通后,只要使用“坐”的声音刺激,而不用再施以按压犬就能做出坐下的动作,这就是条件反射的形成。上述例子充分的说明了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由于使用某一无关刺激与能引起犬的一定非条件反射的非条件刺激重复结合作用,致使大脑皮层两个兴奋点接通而形成的。条件反射的形成,就使原先的无关刺激获得了一定的信号意义,从而变成了具有指使犬体发生某一活动作用的条件刺激,所以,只单独使用这一条件刺激,也可以引起和使用非条件刺激效果相同的活动。根据上述原理,我们在训练中就可以使犬对于一定的口令,手势形成条件反射,并按照一定的口令、手势做出动作。此外,条件反射不仅可以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而且,还可以在已巩固了的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条件反射,这叫二级条件反射。我们在训练中使用的手势,大多数是在犬对口令形成了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三)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1、在建立条件反射时,必须将无关刺激与能引起犬的一定非条件反射的非条件刺激结合起来使用。因为条件反射必须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才能形成,而且,条件反
本文标题:军犬训练教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606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