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 6-2014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项目实施方案5
商杨卫发(2015)18号杨峪河中心卫生院关于下发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各村卫生室、各科室;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镇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素质,推动我镇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为居民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个体性和人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经卫生院研究决定:现将《2015年杨峪河中心卫生院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加强组织协调,认真贯彻落实。杨峪河中心卫生院2015年1月22日2杨峪河中心卫生院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项目实施方案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5年版)及商区疾控发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项目目标以老年人、慢性病人、孕产妇、儿童等为重点人群,为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及电子建档率均达到90%以上,合格率达到90%以上,使用率达60%以上,并逐步实行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将建立、使用和管理居民健康档案作为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举措,逐步为城乡居民建立统一、科学和规范的健康档案,并以健康档案为载体,为居民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经济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二、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三、服务内容(一)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转诊、会诊记录等。(二)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1.辖区居民到卫生院、村卫生室、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同时为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3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医务人员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3.已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地区应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通过上述方式为个人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发放国家统一标准的医疗保健卡。4.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农村地区可以家庭为单位集中存放保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存放在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三)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1.已建档居民到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或医疗保健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2.入户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时,应事先查阅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并携带相应表单,在服务过程中记录、补充相应内容。已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机构应同时更新电子健康档案。3.对于需要转诊、会诊的服务对象,由接诊医生填写转诊、会诊记录。4.所有的服务记录由责任医务人员或档案管理人员统一汇总、及时归档。四、服务流程(一)确定建档对象流程图4服务对象分类确定建档对象您是在本辖区常住么?慢性病患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孕产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您建立过健康档案吗?您愿意建立健康档案吗?(解释健康档案作用)入户前责任人员检查受访者是否建立了健康档案已经建档您的健康档案信息卡(医疗保健卡)?调取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更新档案内容还不想建立建立健康档案是更新档案内容辖区重点管理人群到机构接受服务者否0~6岁儿童入户服务等新生儿访视预约建档即时建档责任人员调取并携带受访者健康档案入户服务是复诊首诊尚未建档否同意建立携带相关材料做好建档准备产后访视发放健康档案信息卡(医疗保健卡)5(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流程图建立健康档案填写个人基本信息表填写健康体检表发放健康档案信息卡(医疗保健卡)填写各相关服务记录表核查归档保存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档案袋)核查填写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老年人0~6~儿童一般人群就诊者必要时更新个人基本信息孕产妇传染病患者慢性病患者填写相关重点人群管理记录表询问病情,并填写接诊记录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和维护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填写转、会诊记录表到机构就诊者或随访者出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医疗保健卡),调取就诊者健康档案。入户服务或随访重点管理人群由责任医务人员调取管理对象健康档案。填写档案封面重点管理人群复诊或随访是否需要转、会诊是否调取档案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传染病报卡流程五、服务要求1、加强对工作的督导检查,组织项目工作的全面考核,按照规定上报工作信息。2、加强对参与建档单位建档人员的技术业务培训,保障建档工作的质量与水平,督促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统一标准和要求,高效益、高质量的开展建档工作。3、卫生院、村卫生所、负责首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规范建档工作,并将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和重点人群的规范化管理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健康档案的作用。(1)为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时,要及时记录、补充和完善相关健康档案资料,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居民的健康信息并及时记录在案。(2)在建档的同时,要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应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调取、阅读、记录、存放等管理制度,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6明确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相关责任人,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保证居民健康档案的方便使用、长期保存,防止丢失、损毁。·(3)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严格做好居民健康档案的私密保护。(4)按月汇总上报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进度,定期分析评估辖区居民健康状况以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协助医疗、卫生、保健机构有针对性的制订疾病谱干预工作方案,使以预防为导向的卫生服务真正得到落实。(5)利用现有计算机网络,保证网络畅通,明确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录入人员,确保居民健康信息按省卫生厅统一录入信息系统要求,及时、准确录入保存,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的电子信息化管理。⑹统一为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编码,采用17位编码制,以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以村(居)委会为单位,编制居民健康档案唯一编码。同时将建档居民的身份证号作为身份识别码,为在信息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奠定基础。⑺按照国家有关专项服务规范要求记录相关内容,记录内容应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基础内容无缺失。各类检查报告单据和转、会诊的相关记录应粘贴留存归档。⑻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城乡居民提供中医健康服务,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健康档案管理。⑼电子健康档案在建立完善、信息系统开发、信息传输全过程中应遵循国家统一的相关数据标准与规范。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应与新农合、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系统相衔接,逐步实现各医疗卫生机构间数据互联互通,实现居民跨机构、跨地域就医行为的信息共享。⑽充分发挥辖区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居民建档工作过程中的宣传、动员、摸底、登记、组织、信息传递的协助作用,并为完成任务的村医兑现相应的报酬。六、考核兑现及考核标准区、镇两级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按季度考核20%、半年考核40%、年终考核40%加权计分,将结果划分为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90分)、合格(70-80分)、不合格(70分以下)四类。区卫生局年初预拨测算资金总额的30%,保证基层正常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半年考核后拨付40%,年终根据绩效考核结果,按优秀100%、良好90%、合格80%的比例拨付剩余经费,不合格则不予补助。项目经费必须在下年度1月前及时结算清楚,多退少补。项目考核标准附后。7七、考核指标(一)健康档案建档率=建档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二)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三)健康档案合格率=抽查填写合格的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四)健康档案使用率=抽查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注:有动态记录的档案是指1年内有符合各项服务规范要求的相关服务记录的健康档案。八、附件1.居民健康档案表单目录2.居民健康档案封面3.个人基本信息表4.健康体检表5.接诊记录表6.会诊记录表7.双向转诊单8.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9.填表基本要求10.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项目考核标准8附件1居民健康档案表单目录1.居民健康档案封面2.个人基本信息表3.健康体检表4.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表(卡)(见各专项服务规范相关表单)4.10~6岁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4.1.1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4.1.21岁以内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4.1.31~2岁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4.1.43~6岁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4.2孕产妇健康管理记录表4.2.1第1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4.2.2第2~5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4.2.3产后访视记录表4.2.4产后42天健康检查记录表4.3预防接种卡4.4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4.5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4.6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记录表4.6.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4.6.2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5.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表5.1接诊记录表5.2会诊记录表6.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9附件2居民健康档案封面编号□□□□□□-□□□-□□□-□□□□□居民健康档案姓名:现住址:户籍地址:联系电话:乡镇(街道)名称:村(居)委会名称:建档单位:建档人:责任医生:建档日期:年月日10附件3个人基本信息表姓名:编号□□□-□□□□□性别0未知的性别1男2女9未说明的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工作单位本人电话联系人姓名联系人电话常住类型1户籍2非户籍□民族1汉族2少数民族□血型1A型2B型3O型4AB型5不详/RH阴性:1否2是3不详□/□文化程度1文盲及半文盲2小学3初中4高中/技校/中专5大学专科及以上6不详□职业1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2专业技术人员3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4商业、服务业人员5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7军人8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婚姻状况1未婚2已婚3丧偶4离婚5未说明的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4贫困救助5商业医疗保险6全公费7全自费8其他□/□/□药物过敏史1无有:2青霉素3磺胺4链霉素5其他□/□/□/□暴露史1无有:2化学品3毒物4射线□/□/□既往史疾病1无2高血压3糖尿病4冠心病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恶性肿瘤7脑卒中8重性精神疾病9结核病10肝炎11其他法定传染病12职业病13其他□确诊时间年月/□确诊时间年月/□确诊时间年月□确诊时间年月/□确诊时间年月/□确诊时间年月手术1无2有:名称1时间/名称2时间□外伤1无2有:名称1时间/名称2时间□输血1无2有:原因1时间/原因2时间□家族史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子女□/□/□/□/□/□1无2高血压3糖尿病4冠心病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恶性肿瘤7脑卒中8重性精神疾病9结核病10肝炎11先天畸形12其他遗传病史1无2有:疾病名称□残疾情况1无残疾2视力残疾3听力残疾4言语残疾5肢体残疾6智力残疾7精神残疾8其他残疾□/□/□/□/□/□生活环境*厨房排风设施1无2油烟机3换气扇4烟囱□燃料类型1液化气2煤3天然气4沼气5柴火6其他□饮水1自来水2经净化过滤的水3井水4河湖水5塘水6其他□厕所1卫生厕所2一格或二格粪池式3马桶4露天粪坑5简易棚厕□禽畜栏1单设2室内3室外□11填表说明1.本表用于居民首次建立健康档案时填写。如果居民的个人信息有所变动,可在原条目处修改,并注明修改时间。2.性别:按照国标分为未知的性别、男、女及未说明的性别。3.出生日期:根据居民身份证的出生日期,
本文标题:6-2014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项目实施方案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642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