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质量检测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45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55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45分)本大题含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细胞内的反应发生在生物膜上的是A.DNA复制B.暗反应C.叶绿素a被激发失去电子D.氨基酸脱水缩合2.在不断增长的癌组织中,癌细胞A.通过减数分裂不断增殖B.都有染色单体C.都能合成蛋白质D.DNA量都相等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下列哪项不是“遗传效应”的含义A.能控制一种生物性状的表现B.能控制一种蛋白的合成C.能决定一种氨基酸的位置D.能转录成一种mRNA4.下列结构中存在突触的是①一个神经元内②脊髓③大脑皮层④树突→轴突⑤轴突→树突⑥轴突→细胞体⑦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内⑧感觉神经元与运动神经元之间A.②③⑤⑥⑦⑧B.②③⑤⑥⑦C.①②③⑤⑥⑦⑧D.④⑤⑥⑦5.能在细胞分裂间期起作用的措施是①农作物的诱变育种②用秋水仙素使染色体数目加倍③肿瘤的治疗④花粉离体培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不支持“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结论的选项A.在向后代传递过程中,都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B.在体细胞中都成对存在,都分别来自父母双方C.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完全一致D.果蝇的眼色有白色和红色等性状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C.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8.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完成分化以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定不变B.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C.特异性免疫系统通过细胞膜表面的分子识别“自己”和“非已”D.分泌蛋白质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9.左下图为某植物根示意图,右下图是左下图中的P、Q、R的放大示意图。回答:哪个细胞表面积最大?哪个细胞最老?哪个细胞生长速率最快?哪对细胞是刚刚由一个细胞分裂而成的?以上依次是A.7;1;7;4和7B.2或3;1;2或3;5和6C.7;1;7;2和3D.1;1;2或3;5和610.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RNaseP酶,是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组成,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并提高Mg2+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表明A.某些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B.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11.下列物质或结构在元素组成上最相似的一组是A.ATP、DNA、细胞膜B.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性激素C.核糖、核糖核酸、核糖体D.淀粉、淀粉酶、控制淀粉酶合成的基因12.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群落的结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B.研究海洋鱼类的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C.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D.人工农田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比森林生态系统复杂13.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目前治疗艾滋病的一种药物AZT,其分子构造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结构很相似。AZT抑制艾滋病病毒繁殖的机制是A.抑制艾滋病病毒RNA基因的转录B.抑制艾滋病病毒RNA基因的逆转录C.抑制艾滋病病毒蛋白质的翻译过程D.抑制艾滋病病毒RNA基因的自我复制1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可以在细胞与细胞、个体与个体、种群与种群之间传递C.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人工合成性引诱剂来诱捕害虫是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15.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近年来因抗药菌株增多等原因,使人类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下列有关结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结核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B.结核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应用抗生素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C.接种卡介苗后,T细胞受刺激成为记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D.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体主要通过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16.在威海市水产研究所有8个池塘,其中6个池塘养的是鲫鱼,另外两个池塘养的是地中海鳎鱼。那么,这8个池塘里的鱼可看做A.一个群落B.一个生态系统C.八个物种D.八个种群17.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则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下图哪个选项18.若某基因原有303对碱基,现经过突变,成为300个碱基对,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与原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相比较,差异可能为A.只相差一个氨基酸,其他顺序不变C.长度不变,但顺序改变B.长度相差一个氨基酸外,其他顺序也有改变D.A、B都有可能19.近年来在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家族中增加的第三代疫苗—DNA疫苗,它们是由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仅仅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以下关于核酸疫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DNA疫苗导入人体需要使用适当的基因工程载体B.导入人体的DNA疫苗在体内直接产生抗体,起到免疫作用C.DNA疫苗的接种可以达到预防特定的微生物感染的目的D.DNA疫苗接种后引起人体产生的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的20.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异体骨髓移植后,康复者的血型有可能发生改变,但不可遗传B.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加强C.肝细胞被乙肝病毒感染后,其形态结构和内部生理都会发生改变D.青霉素皮试中,部分人的注射部位皮肤会红肿是细胞释放了组织胺等21.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存在于所有生物的各个细胞中B.其基因表达产物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含量时间S型细菌R型细菌0A含量时间S型细菌R型细菌0含量0B时间S型细菌R型细菌C时间S型细菌R型细菌含量0D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在体细胞增殖时从不发生联会行为D.在次级性母细胞中只可能含一条性染色体22.某科技小组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按下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根据图示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由花粉培养到植株A,体现了植物的生殖细胞具有全能性B.植物A一定为单倍体植株,其特点之一是高度不育C.在植株B细胞中,每对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都是纯合的D.由花粉培养到植株B,必需在无菌条件下培养23.甲培养基中含有15N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乙培养基中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别用这两种培养基培养正在发育的人体细胞,你认为正在发育的细胞对这两种物质的吸收量A.甲>乙B.乙>甲C.甲=乙D.无法确定24.某科学家用15N标记氨基酸,32P标记脱氧核苷酸研究细胞的分裂,已知相应的细胞周期为20h,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被利用的情况为右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15N和32P的利用量,可分别表示细胞中的蛋白质合成和DNA复制的强度B.15N用于蛋白质的合成,32P则作为DNA复制和RNA合成的原料C.2-12小时细胞中的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代谢活跃,7—12小时为DNA复制D.DNA复制最快的时间在10h左右,分裂期时间不足8h5.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阶段的淋巴细胞内,所能进行的生理过程有A.两者都只有①B.两者都只有②和③C.两者都有①、②和③D.前者有①、②和③,后者只有①26.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标记的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P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能够说明①ATP中远离A的P容易脱离②部分32P标志的ATP的重新合成的③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④该过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7.控制细胞分裂次数的时钟是位于染色体两端的一种特殊构造(端粒),它随着细胞分裂而变短。癌细胞中,存在延长染色体端粒的酶,正常人的生殖细胞中也有。据此你认为体细胞不能无限分裂的原因是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缺少合成端粒酶的氨基酸B.缺少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C.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D.控制端粒酶合成的基因没有表达28.关于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演替是群落根本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B.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外界因素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C.其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总趋势是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增加D.不论是成型的群落或是正在发展形成过程中的群落,演替现象一直存在着,它贯穿着整个群落发展的始终29.2007年7月,大阪大学松永幸大等研究人员在染色体中找到了一种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的关键蛋白质,并将其命名为“ASURA”。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SURA合成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B.在减数分裂两次分裂的间期ASURA都可能大量合成C.缺少ASURA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会发生异常D.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的变化与ASURA密切相关30.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F”可能是A.胸腺嘧啶B.腺嘌呤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D.胞嘧啶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注意事项:1.第Ⅱ卷共4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31.[8分]不同细胞分泌物的分泌方式不同。分泌物形成后,如果随即被排出细胞,此方式称为连续分泌;如果先在分泌颗粒中贮存一段时间,待相关“信号”刺激影响时再分泌,称为不连续分泌。右图表示几种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途径,据图回答:(1)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场所是[],对蛋白质进行糖基化和修饰的结构是。(2)用3H标记的亮氨酸注射到胃腺细胞中进行追踪实验研究,可以发现分泌蛋白是按照(用序号和箭头表示)方向运输的。(3)若该细胞为胰腺细胞,在条件反射中引起胰消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学而思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高考网化液分泌的“信号”是,接受信号的结构基础是;若该细胞为胰岛B,则促进其合成与分泌的胰岛素的具体“信号”包括。(4)该细胞在分泌物分泌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将会发生改变,由此可以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请再举两例:。(5)不同的“信号”分子必须与相应的受体特异性结合能发挥作用。普通垃圾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噁英,这是一种与雌激素的作用非常相似的化学物质。雌激素在体内完成使命后被立刻分解,但二噁英不能。分析这种污染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是。32.[9分]Ⅰ、下面甲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甲图乙图(1)甲图中各种组成成分通过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2)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形式
本文标题: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666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