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中2017届高三生物测试题
第1页(共82页)2016-2017学年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实验高中高三(上)周练生物试卷(8.4)一、选择题1.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点B.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CD段C.甲图的a、b、c、d四个浓度中c是最适合贮藏的D.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2.如图表示大气温度及氧浓度对植物组织内产生CO2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图甲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的温度为B点所对应的温度B.图甲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影响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C.图乙中DE段有氧呼吸逐渐减弱,EF段有氧呼吸逐渐增强D.和D、F点相比,图乙中E点对应的氧浓度更有利于贮藏水果和蔬菜3.根据下面光合作用图象,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第2页(共82页)A.⑥过程发生于叶绿体基质中B.⑤过程发生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C.图示①~④依次为[H]、ATP、CO2、(CH2O)D.①和②不仅用于还原C3,还可用于矿质离子吸收4.下面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实验图解.请分析判断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此实验说明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完整的结构单位B.装置b因缺少有关酶及C5而不能产生含14C的有机物C.适当增强光照、增加CO2浓度及适当提高温度对本实验最终c试管中含14C有机物的产量无影响D.本实验能证明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反应必需的条件5.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叶片,如果在叶绿体中[H]的含量相对稳定,在a点时突然停止供给CO2,能表示叶绿体中[H]含量的变化曲线是()A.B.第3页(共82页)C.D.6.用14CO2“饲喂”叶肉细胞,让叶肉细胞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一段时间后,关闭光源,将叶肉细胞置于黑暗环境中,含放射性的三碳化合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叶肉细胞利用14CO2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B.Oa段叶肉细胞中五碳化合物浓度有所下降C.ab段三碳化合物浓度不变的原因是14CO2消耗殆尽D.b点后曲线上升是因为黑暗条件下,叶肉细胞内无[H]和ATP的供应7.如图曲线I表示黄豆在最适温度、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在y点时改变某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Ⅱ的变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与y点相比较,x点时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低B.在y点时,适当升高温度可导致曲线由Ⅰ变为ⅡC.制约x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D.制约z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8.如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环境因素与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对第4页(共82页)其描述不正确的是()A.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a为绿光,b为白光B.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a为强光,b为弱光C.如果横坐标是光照强度,a的CO2含量较高,b的CO2含量较低D.如果横坐标是光照强度,a温度较适宜,b温度较低9.如图为在最适温度和光照强度下,测得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随环境中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乙比植物甲对CO2浓度更敏感B.当CO2吸收量为c时,植物甲与植物乙合成有机物的量相等C.d点时植物甲细胞内产生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D.适当降低光照强度,b点将向右移动10.植物的光合作用受CO2浓度、温度与光照强度的影响.如图为在一定CO2浓度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某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a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的叶肉细胞内能够产生ATP的部位是线粒体B.该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是5mgCO2/C.在一昼夜中,将该植物叶片置于c点所示光照强度条件下11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100cm2叶片一昼夜中CO2的净吸收量为45mg第5页(共82页)D.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若将温度提高到30℃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则图中b点将右移,c点将下移11.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表示30℃时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关系.若温度降到25℃(原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变),理论上图中相应点a、b、c的移动方向分别是()A.下移、右移、上移B.下移、左移、下移C.上移、左移、上移D.上移、右移、上移12.如图曲线表示在适宜温度,水分和一定的光照强度下,甲、乙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净吸收速率与CO2浓度的关系列说法正确的是()A.CO2浓度大于a时,甲才能进行光合作用B.适当增加光照强度,a点将左移C.CO2浓度为b时,甲乙总光合作用强度相等D.甲乙光合作用强度随CO2浓度的增大而不断增强13.如图为菠菜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CO2+H2O(CH2O)+O2CO2+H2O.A.过程①进行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叶绿体B.过程②生成物H2O中的O来自(CH2O)C.过程①和②中均可产生还原性氢D.过程①和②不能在原核细胞中发生第6页(共82页)14.将题如图所示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培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内外的CO2和O2浓度短时间内发生了相应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黑暗条件下,①增大、④减小B.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①、③增大C.光强等于光补偿点时,②、③保持不变D.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②减小、④增大15.如图是叶肉细胞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叶绿体与线粒体代谢简图.以下相关叙述错误()A.若细胞①处于黑暗环境中,那么该细胞单位时间放出的CO2量即为呼吸速率B.细胞②没有与外界发生O2和CO2交换,可断定此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C.细胞③处在较强光照条件下,细胞光合作用所利用的CO2量为N1与N2的和D.对细胞④的分析可得出,此时的光照强度较弱且物质的量N1小于m216.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物种指标马尾松苦槠石栎青冈光补偿点(µmol•m﹣2•s﹣1)140663722光饱和点(µmol•m﹣2•s﹣1)14251255976924光补偿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强;第7页(共82页)光饱和点: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强.A.光强大于140µmol•m﹣2•s﹣1,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全部进入线粒体B.光强小于1255µmol•m﹣2•s﹣1,影响苦槠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C.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17.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表所示.据表中数据推测:当光照强度为3klx时,A植物与B植物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klx光饱和点时光照强度/klx光饱和点时(CO2吸收量/mg•10﹣2cm﹣2叶﹣1•h﹣1)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mg•10﹣2cm﹣2叶﹣1•h﹣1)A植物13206B植物393015注:当光照强度达到某一点后,再增大光照强度,光合强度不增加,这一点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A.11B.2C.9D.2018.将某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以该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总量与呼吸作用CO2的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温度(℃)202530354045光照下CO2吸收总量(mg/h)1.001.752.503.253.753.50黑暗中CO2释放量(mg/h)0.500.751.001.502.253.00A.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5℃的条件下,该植物能正常生长B.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45℃的条件下,该植物能正常生长C.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为20℃时该植物不能生长第8页(共82页)D.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为40℃时,最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19.如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NA和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乙→甲时期B.秋水仙素发挥作用的时期是甲→乙时期C.乙→甲时期,细胞中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活动旺盛D.甲→乙时期,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0.科学家在研究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周期时,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15N﹣TdR),用32P标记尿嘧啶核苷酸(32P﹣UdR),把两种核苷酸被细胞利用的速率绘成如图,已知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为20h.下列对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b点时,细胞正在大量合成RNAB.d点时,细胞中DNA含量达到最大值C.ce段,细胞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D.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分裂期时间不超过6h21.如图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细胞结构之间的距离变化关系示意图(图中a为细胞的半径).图中能够正确表示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的位置变化曲线是()A.AB.BC.CD.D22.如图所示为人工培养的肝细胞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正第9页(共82页)确的是()A.细胞周期时长为14小时B.染色体数量倍增发生在Ⅰ段C.Ⅱ段可以看到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D.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于Ⅲ段23.如图为某种植物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规律性变化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①→②过程是有丝分裂间期,此时细胞内核膜解体、核仁消失B.低温处理导致④→⑤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开使染色体数目加倍C.⑤→⑥过程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增加一倍D.⑥→⑦过程中DNA解旋酶可使染色体解旋变为细丝状的染色质24.如图是某细胞进行增殖时可观察到的几个时期,用L~P表示,下面叙述正确的是()①L期有8条染色体②P期紧接在L期之后③P期与M期细胞内核DNA数相等④P期有8条染色单体.A.①③B.①②C.①④D.②③25.如图为某二倍体植物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关数量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以下叙述第10页(共82页)正确的是()A.DE时间段染色单体数是AB时间段的两倍B.AB、BC、CD三个时间段都有水生成,并且来源完全相同C.FG段染色体组数是该生物正常染色体组数的两倍D.若要秋水仙素处理该植物,会抑制分裂后期着丝粒的分裂26.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处于图2中B→C段的可能是图1所示细胞,图1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B.完成图2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3中d所示的情况D.图3中a可对应图2中的B→C段;图3中c对应图2中的A→B段27.细胞周期的各阶段,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和DNA分子数量比不可能是下列图中的()A.B.C.D.第11页(共82页)28.如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AB段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4个DNA分子B.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AB段C.细胞中DNA分子数目的减半和染色体数目的减半是同步的D.体细胞中含有8个DNA分子29.将洋葱根尖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上培养,让其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子细胞至分裂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A.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染色单体被标记B.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都被标记C.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都不被标记D.有半数的染色体中只有一条染色单体被标记30.如图是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一分裂时期示意图.据图推断正确的是()A.该时期细胞核糖体功能最为活跃B.此时细胞中应有四个中心粒C.该图反映细胞进行基因重组D.只要不发生基因突变,就可判断4上相应位置的基因是B31.图甲为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乙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本文标题: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中2017届高三生物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668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