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理疗学总论理疗的基本知识理疗的分类与特点理疗的治疗作用理疗的作用机制理疗的基本原则理疗在临床与康复中的应用第一节理疗的基本知识一、理疗的定义现代医学把研究和应用天然或人工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并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和免疫等生理调节机制,达到保健、预防、治疗和康复目的之方法或学问,称为物理疗法(physiotherapy)或物理治疗(physiatrics),又简称:理疗。物理治疗学,包括研究物理因子的物理性质、生物学作用和治疗方法,以及临床应用理论和技术等内容。理疗的定义•从宏观方面研究物理因子对机体整体水平的影响,以了解物理因子作用的动态变化和效果;从微观方面•研究物理因子对超微结构功能形态的影响,以揭示物理因子的作用本质。理疗学的起源医学科学发展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原始医学、经验医学、实验医学和现代医学。(-)按摩疗法的起源在原始社会,人们狩猎追捕野兽,常常被荆棘绊倒,造成软组织损伤,于是便本能地用手去抚摸、按揉以解除病痛,这就是按摩疗法的起源。因此,人们认为按摩疗法起源最早。(二)针灸疗法的起源我国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先民们就懂得使用尖状和刮削的石器,刺破痈疡,排出脓血,治疗外科疾病。新石器时代,产生了砭石针—专门用于医疗的工具。在山东日照县新石器时代的出土文物中,发现两根殉葬砭石针,尖端为三棱锥形和圆锥形,古人用这种针,“调和经气”。砭石针实物发现,为针刺起源于原始时代提供了可靠的证据。针灸疗法的起源《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砭石治病,源于我国东部沿海以渔业为生的民族。灸疗,源于我国北部以畜牧为主的民族。北部寒风凛冽,离不开烤火取暖,加上野居乳食生活习惯,易患腹部寒痛、胀满,颇适于热疗治病。(三)电疗的起源1.最早的用电治病古希腊的渔夫们在捕鱼过程中,有时被脊背上长有放电器的鱼击伤,原来患有关节痛的人,被这么一击,关节痛获得好转或痊愈,于是古希腊渔夫们,就常用这种电鱼(Torpedo)放电治疗关节痛。2.当人们掌握了电能之后经过许许多多的实验研究,利用静电、电流、电压、各种电脉冲、无线电磁波,来治疗疾病,便形成了当今门类可观的临床电疗学。电疗的起源•3.超短波疗法的发现有一位无线电工程师,在患面部疖肿时,疼痛难耐,并伴有发热,全身不适。但他为了尽快调好一台功率强大的无线电发射装置,日以继夜地在超高频电场条件下工作,不能去看医生。两三天之后,当这台无线电发射装置调试完成的时候,这位工程师的面部疖肿也痊愈了。人们从这个偶然的事件中得到启发,研究用超短波治病,后来将超短波用于急性炎症的治疗。(四)光疗的起源公元前490年我国《墨经》一书,对光学就有精辟描述。公元前400年希腊医生Hippocarates第一个应用日光治病。1666年物理学家Newton做过一种实验,他把一束平行日光,通过一个狭缝射到暗室光屏上,看到一个白色光条。然后,他又在光束通过的地方,放置一个三棱镜。这时,白色光条就神奇般地变成一条美丽的彩带。这条彩带依次排列着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光疗的起源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Hershel,在研究光谱中各色光的热作的作用时,发现在红光以外热作用更强,说明在红光以外还有一种肉眼不可见的光线,于是称这种射线为红外线或热射线。光疗的起源1801年德国Ritter通过研究证明,在紫色光以外也有一种看不见的射线,经它照射的氯化银立即变成黑色,并富有很强的化学作用,于是称这种射线为紫外线或化学射线。自此,人们开始用光治病。不同颜色的光线具有不同治疗作用。光疗的起源•红光使人警觉、兴奋神经,加速神经反应,使肌张力增高,呼吸、脉搏加快,具有兴奋作用;•蓝光抑制神经,降低神经反应速度,使呼吸、脉搏减慢,具有镇静作用;•蓝紫光能把体内过量的胆红素变成无毒的胆绿素排出体外,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颇见成效;光疗的起源•红外线治疗冻伤、肌炎、腱鞘炎、关节炎、胃肠痉挛、气管炎等疾病;•紫外线治疗疖肿、丹毒、淋巴结炎、伤口感染或溃疡,以及多种皮肤病,还治疗小儿佝偻病、营养不良;•(五)磁疗的起源•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和应用磁最早的国家。•在东汉时代《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说,磁石“味甘酸寒”,治“周痹风湿,肢节肿痛”,“除大热烦满耳聋”;•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记载:用磁朱丸治疗眼疾,“常服益眼力,众方不及”;•宋朝《圣惠方》载:“磁石枣核大,磨令光,钻作窍,丝穿令含,针自出”,用磁石治疗小儿误吞针。磁疗的起源•国外用磁治病也有不少记载。•公元129〜200年古希腊医生C.H.Galen用磁石治疗腹泻;•公元502〜550年古罗马医生Aeuis对磁石治病作过描述。•16世纪瑞士医学家J.E.ParacekiS用磁石治疗脱肛、浮肿、黄疸等病。磁疗的起源近几十年,由于生物磁学和磁性材料研究进展,给磁疗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一些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在治疗方法上,有静磁场疗法、脉动磁场疗法、交变磁场疗法、磁处理水疗法和磁电综合治疗等多种。除了在局部和神经节段应用之外,我国还开展了耳磁和穴位磁场疗法等,颇具特色。三、理疗的简史(一)我国理疗简史•公元2世纪以前,《黄帝内经》就有针灸、按摩、拔罐、医疗体育和用水治病的记载。•《汉书•艺文志》记载有《黄帝岐伯按摩十卷》书目,这说明远在公元前722〜公元220年之间的春秋战国和秦、汉时代,按摩已成为一种重要医疗手段。理疗的简史•针灸在国外影响,公元562年,吴人知聪携《明堂图》等医书到日本;17世纪又传人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当今更为世人所瞩目,世界上有数十个国家研究应用针灸疗法。•清代吴师机著《理瀹骈文》一书,详细地记载利用日晒、火烤、蒸熏、热熨、敷贴等治病的方法,是一部罕见的外治疗法专著。理疗的简史•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建立了物理治疗专业,其主要发展情况是:•1958年成立中华医学会理疗学会筹备委员会。•1978年召开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一次理疗学术会议,并选举新的委员会,正式出版《中华理疗杂志》。•1979年出版《中华物理医学杂志》。理疗的简史•1983年召开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二次理疗学术会议,选举第二届委员会。•1985年中华医学会理疗学会更名为中华医学会物理康复学会。•1989年召开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物理康复学术会议,选举第三届委员会。•1995年召开中华医学会箏四次全国物理康复学术会议,选举第四届委员会。•1995年中华医学会物理康复学会,更名为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理疗的简史(二)国外理疗简史•公元4世纪前,古希腊就倡导应用矿泉、日光、海水及“体育”治病。•从纪元初,在人类掌握电能之前就用电鱼放电治病,至17世纪发现静电,开始有人•工电疗法。其后直流电、感应电等治疗方法相继问世。理疗的简史•19世纪末,人工光疗次第出现,20世纪高频电疗竞相发展,从而给理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解国外理疗发展简史,略列其线索如下:•17世纪有人应用摩擦生电治病。•18世纪Franklin用来顿瓶放电治疗瘫痪。•1789年Galvani发现直流电。•1801年Ritter发现紫外线。理疗的简史•1802年Hershel发现红外线。•1831年Farady发现感应电并应用于医疗。•1891年Minin提出用白炽灯治病。•1896年Finsen制成炭弧光灯。•1906年Kromayer用水银石英灯治病。•1908年Zeynck用中波透热治病。•20世纪20年代,Schliphaka用短波、超短波治病;30〜40年代,Pohlman用超声波治病;60年代用激光治病。第二节理疗的分类与特点一、传统理疗的分类传统理疗:在我国传统医学中,有一个完全不同于现代理疗的传统治疗手段,称为“外治”疗法,或称传统理疗。将其主要分类列表(见下表)。二、现代理疗的分类第一类:应用天然物理因子,诸如日光疗法、空气浴疗法、森林浴疗法、海水浴疗法、气候疗法、矿泉疗法、洞穴疗法等。第二类:应用人工物理因子。按运动方式分类:主动运动、被动运动、辅助运动、抗阻力运动运按肌肉收缩方式分类:等长训练、等张训练、等速训练动按治疗作用分类:增强ROM训练、增强肌力训练疗增强耐力训练、增强平衡能力训练法增强协调能力训练运动与按神经生理学分类: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机械力Bobath方法Rood方法Brunnstrom方法现代手法治疗牵引疗法正负压疗法静电疗法痉挛肌电刺激疗法直流电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低频电疗法离子导入疗法超刺激疗法0-1000Hz感应电疗法经皮电刺激神经法间动电疗法直角脉冲脊髓通电疗法电兴奋疗法电水浴音频电疗法等幅正弦中频电疗法超音频电疗法调制中频电疗法中频电疗法脉冲中频电疗法电1001~100KHz静态干扰电疗法干扰电疗法动态干扰电疗法立体干扰电疗法音乐电疗法波动电疗法达松伐电疗法高频电疗法中波透热疗法100KHz短波透热疗法超短波疗法分米波微波疗法厘米毫米波现代理疗的分类红外线疗法(760nm-1.5μm,1.5-40μm)光可见光疗法(红光、蓝光、蓝紫光疗法)紫外线疗法(短波和长波紫外线)激光疗法(He-Ne、CO2、氩离子及氮分子激光)超声波疗法声超雾化吸入疗法超声波药物透入疗法现代理疗的分类静磁场疗法脉动磁场疗法磁低频交变磁场疗法高频交变磁场疗法磁处理水疗法热石蜡疗法黏土疗法温热罨包泥疗法砂浴疗法热气流疗法寒冷疗法(>0℃,但低于体温)冷超低温疗法(<-100℃)冷冻疗法(>-100℃)现代理疗的分类传统水疗法擦浴:局部冲洗浴湿包裹浸浴:冷水浴、不感温水浴、温水浴、热水浴、水淡水浴、药物浴、气体浴淋浴:雨样淋浴、雾样淋浴、针状浴、直喷浴、上行淋浴现代水疗法其他:水中运动、涡流气泡浴、Hubbard槽浴、步行浴、水中洗肠浴理疗的特点收效快无痛苦副作用少疗效持久对环境无污染理疗的治疗作用消炎镇痛抗菌镇静与催眠兴奋神经―肌肉缓解痉挛软化疤痕、消散粘连加速伤口愈合加速骨痂形成调节免疫功能脱敏抗癌理疗的作用机制一、生理学基础(一)适应和协调外界条件发生变化,人体也随之发生变化,发生适应性和协调性反应。生理学基础(二)刺激与兴奋(1)我们把细胞或活组织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称为兴奋性(excitability),而把引起反应的环境条件变化统称为刺激(stimulus)。(2)机体组织在接受刺激时,从相对静止转化为显著变动状态,此称兴奋(excitation);由显著会动状态转化为相对静止状态,此称抑制(inhibition)。生理学基础(三)理疗是条件刺激(1)理疗属于外界条件刺激,既能改变机体的外环境,又能引起机体内环境的变化。(2)当外界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机体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特点:其一,机体功能活动变化与外界环境变化相适应;其二,机体功能活动总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的,即机体各器官、各系统的功能活动相互协调,紧密配合。二、神经调节机制(1)神经调节是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传人神经纤维,与机体内、外感受器相联系,又通过传出神经纤维,与骨骼肌、内脏各系统的效应器相联系。这些是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神经调节机制(2)神经调节过程称为反射(reflex)。反射过程有5个环节,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这5个环节总起来称为反射弧(reflexarc)。反射弧的任何环节被破坏,都将使这一反射不能出现或发生紊乱,神经调节作用也就不能实现。(图1-1)神经调节机制(3)感受器是一种神经结构。分布在皮肤黏膜的温觉、触觉、痛觉等感受器,称为外感受器;分布在肌肉、血管、内脏的机械、化学、温度等感受器,称为内感受器。感受器能把物理因子和其他刺激因子的能量转化为兴奋过程。当物理因子作用于机体时,内外感受器接受刺激,引起兴奋,产生冲动,由末梢神经通过传入神经纤维传入冲动,抵达中枢神经再通过传出神经纤维至效应器发生反应。神经调节机制(4)反射活动分为非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reflex)和条件反射(conditionedreflex),前者反射中枢位于中枢神经系统较低级部位,是一种生来就有、比较简单、低级的神经调节方式;后者则与此相反,是后天获得的
本文标题:理疗学总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701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