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区间通过信号机布置自动闭塞区段的区间划分成若干闭塞分区,每个闭塞分区的分界处设立通过信号机,站内和区间均装设轨道电路。当闭塞分区由列车占用或线路断轨故障时,通过轨道电路的传输和信号机的显示,将闭塞分区的占用状态自动的通知追踪列车,实现区间自动闭塞。采用这种设备的区间,两站之间同时同方向可以运行两列或两列以上的列车,因而提高了区间通过能力,为了确保行车安全,《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第63条规定:“通过信号机应设在闭塞分区或所间区间的分界处。自动闭塞区段的通过信号机,不应设在停车后可能脱钩的处所,并尽可能不设在起动困难的地点。”“当采用8min及以下列车追踪运行间隔时间,在满足列车制动距离及自动停车装置动作过程中列车走行距离的条件时,可小于1200m,但不可小于1000m。”等等。可以看出,通过信号机的设置位置与机车牵引重量、运行速度、时间、线路条件及制动距离等因素关系极为密切。牵引计算的主要内容就是以力学为基础,研究列车运行中加减速力与列车运行加减速度的相互关系。通过牵引计算解决排列区间通过信号及位置有关的各种问题。这里不做论述。为了合理地布置区间通过信号机,在正式开始设计之前,应进行必要的现场勘测调查和搜集资料,通过分析研究,比较全面的、详细的掌握设计区段的情况、对列车追踪间隔进行可行性研究,提出论证,作为设计依据。一.设计资料布置区间通过信号机需要的资料主要包括:1.线路平面、纵断面详图;2.客、货机车类型(包括补机),牵引特性曲线及基本阻力;客、货列车牵引重量、列车计长、车辆平均总重(自重加载重)、车辆单位基本阻力及每百吨闸瓦压力、动力制动力;3.现行运行图资料。二.区间通过信号机布置原则a.区间通过信号机在以货运为主的线路上,应按货物列车运行速度曲线及时间点布置,但闭塞分区长度应满足高速旅客列车的制动距离要求;在以客运为主的线路上,应按旅客列车运行速度曲线及时间点布置;b.区间通过信号机应在车站进站、出站信号机位置确定后开始布置;c.为了节省投资及维修方便,上、下行方向的通过信号机,在不影响行车效率和司机了望的情况下,尽可能并列布置;d.在利用动能闯坡和在列车停车后可能脱钩的处所,不宜设置信号机。在起动困难的坡道上,也应尽量避免设置信号机,如必须设置时,应装设容许信号。但进站信号机前方第一架通过信号机不得装设容许信号,并应涂三条黑斜线,进站信号机前方第二架通过信号机应涂一条黑斜线,以与其它通过信号机相区别;e.通过信号机在正常情况下应设在便于司机了望的直线上,在不利的条件下,信号机显示距离应不小于200m;f.乘降所前后的通过信号机设置地点,应会同铁路局有关单位共同研究确定,但不得影响通过能力;g.信号机位置确定后,应进行编号,号码以信号机坐标公里数和百米数组成,下行编奇数,上行编偶数。根据以上原则,布置区间通过信号机。
本文标题:区间通过信号机布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710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