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运算定律第6课时乘法分配律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电子教案
第6课时乘法分配律教学内容:教材第26页的内容以及练习七第4题、第5题。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2.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方法。3.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规律,获得成功,从而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教学难点: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它们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什么是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学生回顾)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乘法的另一个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二、探究新知出示教材第24页情境图,让学生看情境图,提出问题:参加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1.你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独立列式计算,再交流汇报:第一种算法:先算每个小组里有多少人。(4+2)×25=6×25=150(人)第二种算法:先分别算出负责挖坑、种树的人数和负责抬水、浇树的人数。4×25+2×25=100+50=150(人)2.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第一个是先相加,再相乘;第二个是先分别相乘,再相加)3.你得到什么结论?小结: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一规律在数学上叫做乘法分配律。4.用字母怎样表示这个规律?(a+b)×c=a×c+b×c三、巩固练习1.教材第26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解答,指名说说错误原因)2.教材第26页做一做第2题。(先观察竖式的运算顺序,再结合学过的运算定律想一想,同桌互相说一说)四、拓展提升学生回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时说明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小组内讨论,尝试总结发现的规律,选派代表,全班交流。学生独立完成,点名回答并说明理由。板书设计:乘法分配律(1)(4+2)×25(2)4×25+2×25=6×25=100+50=150(人)=150(人)(4+2)×25=4×25+2×25(a+b)×c=a×c+b×ca×(b+c)=a×b+a×c1.两个工人加工零件,甲每小时加工24个,乙每小时加工26个,每天工作8小时,两人一天能加工多少个零件?2.小马虎由于粗心大意把40×(□+4)错写成了40×□+4,他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多少?五、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1.认识了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2.乘法分配律还可以用字母表示(a+b)×c=a×c+b×c。六、作业布置练习七第4题、第5题。
本文标题:运算定律第6课时乘法分配律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电子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746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