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总复习教案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资源
总复习单元目标:1.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2.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尝试提出新问题。3.回顾学习过程及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养成整理回顾和反思的习惯。4.体会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的魅力。5.与同伴交流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自己的不足,形成实事求是和敢于质疑的态度,发展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回顾和整理小学阶段所学习的数,沟通各种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构建数的认识的知识网络;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数的扩充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用数来表示事物并进行交流。过程与方法::经历学习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逐步养成整理回顾和反思的习惯,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的魅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学过程(一)热身测试,跌入陷阱。(5分钟)六年的数学学习即将结束,同学们学习得怎么样?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测试。请同学们在2分的时间内完成,看哪些同学能圆满地完成。(师提醒学生,等试卷全部分发完后,大家同时看试卷,然后答卷)附:测试题目1、请你认真地把试卷读完,然后请在试卷左上角写上自己的姓名。2、一个五位数,加上1就成为了六位数,这个五位数是()。3、5千克煤发电12度,每度电需要()千克煤,每千克煤能发电()度。4、按要求,填一填。5、当知识与能力:是()时,分数知识与能力:/9是真分数,当知识与能力:()时,分数知识与能力:/9是假分数。6、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1.5时,30分钟可以走全程的几分之几?(详细写出你的思考过程)7、如果你已经认真读完了以上6道题目,只完成第1题。完成的同学请不要出声,静静地等待2分钟的到来,好吗?教师提醒学生,时间已经过去一半了,快点儿,快点儿!时间到!现在我了解一下,谁按要求完成的请举手!(没人举手)啊?不会吧,怎么一个同学也没有做完?谁能说一说现在你有什么收获?小结:从“小测试”活动中我们再次感受到认真审题的重要性,希望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大家能够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二)创设情境,自主整理。(17分钟)刚才我们进行了一个测试,看来审清题目的确很重要,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幅图,比一比看谁最细心?这个图片熟悉吗?这个图片是我们五年级数学课本上的一幅图,请你认真再观察这幅图,图中有哪些数?你能把这些数分分类吗?学生进行分类,从而揭示出:“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分类后,教师追问:除了黑板上的这些数,你还能再写几个吗?回顾一下这些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自己独立想一想,你会如何整理?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老师给4分钟的时间,每个小组整理出一份你们满意的“知识树”。学生展示汇报。调研时学生现场整理的“知识树”: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强调:(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最大的负整数是-1,没有最小的负整数。(2)带分数是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三)拓展阅读,加深理解。(4分钟)数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数起源于数(shǔ)。远古时代,人们在狩猎、捕鱼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数的概念开始萌生。在我国河南省发现的殷墟甲骨文卜辞中有很多记数的文字,说明早在三千多年前人们已经能用一、二、三、四、……、十、百、千、万等记数,下面是甲骨文中的一些数:我国最早使用的算筹。下面是算筹记数的两种形式: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才产生了现在通用的阿拉伯数字。1234567890以上是老师搜集到的一些关于整数的发展,课下请同学们也搜集一下关于分数、小数、负数发展的资料,进行交流,行吗?请你认真阅读课本41的内容,说一说现在你有什么收获?(四)利用情境,巩固练习。(12分钟)通过刚才的展示,我发现我们班的确是很棒的!现在请大家完成第2—6题,时间为2分钟。你认为哪个题目需要老师帮助?课下,我们针对这部分所学的内容,自己出了一些题目,谁能够象老师这样来考考大家?调研时学生所出的部分题目:一、填空。1、桌子上有一堆糖,小红数了数,共22颗,可以用()数表示糖数。2、十五万九千零四十写作(),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是()。3、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小的合数是(),()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4、小数点左边第五位是()位,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位。5、将下面的数从小到大排列。3.235.880.580.589()()()()()二、判断。1、负数都是整数。()2、奇数+奇数+偶数=质数。()3、负6摄氏度写作-6摄氏度。()4、整数分为正整数和负整数。()(五)看书质疑,小结新知。(2分钟)今天我们所学的内容在课本的40页、41页的内容,认真看一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又有什么收获与体会?课后反思:数与代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具体情境中,回顾和整理小学阶段所学习的数,沟通各种数之间的关系,构建数的认识的知识网络。进一步理解自然数、小数、分数、负数的意义及表示方法,能进行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转化。过程与方法:总结整数、小数、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进行比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的扩充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用数来表示事物并进行交流。教学重点和难点:建立知识网络,掌握复习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教学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展示生活中常用的数,然后教师说:“既然‘数’在数学世界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小学阶段,我们曾经学过哪些数?”学生随后回答:“自然数、整数、小数、百分数等。”师说:“你能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学过的数清楚地表示出来吗?”二、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构建自己对数的认识的知识网络。教材中提供了一幅网络图,是将数分成了整数和分数。这里有三点说明:第一,由于小学阶段负数只是初步学习,学生只要借助具体情境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以及负数的意义即可;而正数与负数之间表示的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这一点,学生通过负整数的复习就能够理解。因此,在图中只出现了负整数,没有进一步出现负分数。第二,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没有学习无理数(π除外),所以分数和小数是一致的,因此在图中用分数进行表示。实际上,小数与实数是等价的、分数与有理数是等价的。为学生后续初中学习奠定基础。第三,为了复习需要,将数分成了整数和分数,实际上整数可以看成分母为1的分数。教学时,教师需要把握重点,这个活动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沟通各种数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体系,因为在头脑中将知识形成一定的结构更有利于学生记忆和应用,教师不必把整数是否为分数等细节问题作为讨论的重点。(教学是要为学生提供充分交流的平台,可以让学生县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在全班进行汇报。这是一个学生互相学习的最好契机,教师一定要精心准备,善于发现,引领学生更全面、更科学,更系统地回顾和掌握这部分内容。)接着,教师先鼓励学生在数轴上将所学的数表示出来。同时,借助数轴可以直观地将数进行大小比较,数轴为学习数提供了一个最为直观的模型,数学中应充分利用。(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三、呈现学生曾经经历的一些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想。第一幅图,学生在用正整数表示苹果的个数,使学生认识到为了表示数量的多少,产生了正整数;第二幅图,提出了如何表示“没有”的问题,也就是0的产生;第三幅图,提出了如何表示“一个蛋糕平均分成4分后的其中一份”的问题,也就是需要引入分数;第四幅图,提出了如何表示“零下2摄氏度”的问题,也就需要引入负数。在教学时,鼓励学生自己根据这些情境说出所学的数的发展过程,感受引入分数、负数的必要性;然后再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常见例子,举出一些来,说一说生活中这些书的应用。四、总结教学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己进行整理,全班交流。课后反思:整数(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具体情境中,能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了解负数,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过程与方法:回顾有关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等概念,巩固求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知识网络,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教学重点和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意义是重点,掌握数学方法、体会数学思想是难点。教具准备:幻灯片挂图教学过程:一、回顾与交流呈现学生熟悉、生动、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帮助学生对整数意义、表示、比较大小、实际应用等有个全面认识,使学生学到知识更加系统化,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内容。信息1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正整数的意义:基数、序数、测量结果、编码。教材呈现了生活中的一些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体现了数的应用,也体现了正整数的不同意以。教材又进一步提出讨论的问题:“上面的信息中有哪些数,你知道他们的具体意义吗?”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数的具体意义。对于正整数的意义,不要求学生抽象地讲,只要学生结合具体的说明即可。信息2:出示第2题。鼓励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表示1234这个数,目的是帮助学生回顾和整理所学过的表示正整数的各种方式,从多角度再次理解十进制计数法和计数单位。信息3:举例说明怎样比较两个多位数的大小。教材安排了让学生举例说明的活动,这样给学生留下了更大的回顾空间,有利于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在学生举例时,教师应注意引导举例的普遍性。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信息4:0的妙用。整理对0的认识。教材按照所学内容的顺序,从“0克已表示没有”、“0可以表示起点”、“0可以表示起点”、“0可以用来占位”、“0可以表示分界”等各方面,对“0”进行全面再认识。教材还鼓励学生谈谈自己对“0”的认识。教学时,建议让学生自己回顾整理,并举例说明0所表示的含义,并找生活中的原型与之对应。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运算角度认识0。还可以向学生介绍0的发展历史。信息5:关于倍数和因数,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请你整理一下。整理倍数和因数的内容。鼓励学生自己整理,整理方法不是唯一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信息6: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向同学解释1万有多大、1亿有多大。教学时,可直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自己对1万,1亿有多大的认识,以充分展示学生对大数的理解,并复习巩固身边熟悉的事物体会大数意义的方法。课后反思:整数(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具体情境应用上节所归纳的知识,巩固所学内容。过程与方法:在学生、教师之间的互动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生、教师之间的互动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审视生活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可以利用小组竞赛形式展开练习。这些练习一部分是对“回顾与交流”中所复习的内容进行巩固,一部分是对整数这部分内容的补充,这些练习的设计,一方面是巩固所学内容,另一方面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二、关于各个习题的说明第1题:体验表示数的多种方法,进一步理解十进制。第2题:对于比较大小,学生可能选择不同的策略;直接比较大小,改写以后在比较等。第3题:借助“小红家5月份收支情况”这一具体情境复习正负数的意义。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结余虽然是问号题,但教师应鼓励学生借助经验尝试解决。第4题:本题复习了公因数、公倍数等内容。在3和5的公倍数的时候,注意是有范围的。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设定范围,体会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第5题:学生估计的方法可能是不同的,一般的,可以将要估计的东西分成基本相等的几份,通过数一份的数量从而对总数进行估计。教师应鼓励学生交流这种方法,并应用这种方法从事其他的一些估计活动,方法只要合理,数目接近120就可以。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交流。三、布置作业四、数学万花筒。让学生了解一些其他记数系统,并进一步认识到十进制的优越性,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全班进行交流。课后反思: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第1课时)教学目标:
本文标题:总复习教案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资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792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