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第1课时旋转1教案上课课件教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资源
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本单元将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能从对称、平移和旋转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进一步感受图形变换带来的美感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理解旋转的含义、把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解决问题。教学难点:能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以及探索多个图形拼组的运动变化。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时既要关注新旧知识的联结点,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又要为中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时要切实把握好“图形旋转”的具体目标及其要求的“度”。在本单元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认识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了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将一个轴对称图形补充完整,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见到过旋转的现象,如电风扇、车轮、摩天轮等,这些都是他们学习本单元的基础。对于旋转的含义,学生应该比较容易理解,但是画出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以及探索多个图形拼组的运动变化,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时要关注到每个学生,帮助他们理解。1.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知旋转现象,欣赏生活中的图案。需要选取学生熟悉的实例作为研究素材,比如风车、道闸、秋千等实例,丰富学生的认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讨。通过观察钟表、旋转指针,明确图形旋转的三要素。2.通过观察、想象、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这一单元学习的主要方式是结合生活实例,通过观察与动手操作,做到“能识别”和“会画图”。“能识别”是指认识和分辨典型的旋转现象,“会画图”是指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教师应设计大量的活动,如看一看、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还要设计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3.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认识数学的价值。在解决问题时,“阅读和理解”要让学生自己学会审题,理解图形问题的情境,获得数学信息,发现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是什么。“分析与解答”要让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可以采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进行。“回顾与反思”应鼓励学生回顾总结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并简单记录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答案的不唯一性。第1课时旋转(1)▷教学内容教科书P83~84例1、例2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85“练习二十一”中第1~3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其特征及性质。会运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2.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生活,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的含义,初步感悟旋转的性质。▷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教学准备课件、三角尺。▷教学过程一、认识旋转要素1.课件出示生活实例,引出研究问题。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这些现象吗?仔细观察。师:你们看见了什么?【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看见大风车在旋转,小女孩在荡秋千,栏杆转动起来,车子开走了等等。师:看一看这些物体的运动,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描述一下它们在做怎样的运动。【学情预设】学生对图形的旋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比较准确地感知生活中简单的旋转现象,并能对其进行判断。仅有少数学生能够判断“道闸挡车杆的运动”和“秋千运动”是旋转现象,说明学生对旋转角度不是360°及比较复杂的旋转现象还不能做出正确判断。师:这些物体的运动,都可以称为旋转运动。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能举几个例子吗?学生举例。师:我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大家一起来看看。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说说它是怎样旋转的。◎教学笔记【教学提示】学生在回答“旋转”时,最好让学生对着具体的物体比画一下是怎样旋转。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动态旋转现象。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认为什么样的运动是旋转?学生简单描述后,教师板书课题:旋转(1)。【设计意图】由于在第一学段学习时,具体实例多是物体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做整圆周运动,所以部分学生形成了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只有转一圈才是旋转,所以本节课从学生的问题入手,选取学生熟悉的但又有争议的实例作为研究旋转现象的素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讨:“荡秋千属于平移还是旋转?”学生有明显的争议,以此产生认知冲突,引发探究的欲望。教师还可以选取旋转角度不是360°的实例作为教科书的补充,如钟摆等,丰富学生的认知。2.借助实例,认识旋转三要素。(1)认识旋转要素——旋转方向。①认识顺时针旋转。课件出示顺时针旋转的风车。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请注意观察风车的叶片是怎么运动的。师:这个风车的叶片是怎样旋转的?用手势比画一下。用箭头怎么表示?师生一起比画。(课件出示箭头)师:像这样,旋转的方向跟时针一致,我们称之为顺时针旋转。(课件出示:顺时针旋转)(教师板书:旋转方向顺时针方向)师:什么叫顺时针旋转?谁能用手势表示一下吗?②认识逆时针旋转。课件出示逆时针旋转的风车。师:继续观察,这个风车旋转的方向跟刚才的相同吗?师:这个风车是向哪个方向旋转的?用手势比画一下。用箭头怎么表示?(课件出示箭头)师:大家想想,这样的旋转叫什么旋转?(教师板书:逆时针方向)◎教学笔记【教学提示】学生很容易将顺时针旋转方向与逆时针旋转方向混淆,在比画时要与图上的方向对应起来。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动态旋转现象。【学情预设】学生不一定能知道逆时针旋转,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设计意图】教师以风车为例,通过让学生观察对比两个风车叶片旋转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物体旋转是有方向的,认识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2)认识旋转要素——旋转中心。师: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运动是旋转的,如时钟。课件出示教科书P83例1钟面。师:我们刚才说的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就是根据钟表上的指针来确定的。说说指针是怎样旋转的。【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很快说,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课件演示指针从“12”到“1”的旋转过程。师:想一想,指针从“12”可以怎样旋转到“1”呢?师:是整根指针都在运动吗?【学情预设】学生不容易观察到点O,教师要引导。师:指针绕着点O旋转,这个点就是旋转中心。(课件出示:绕点O顺时针旋转旋转中心)(板书:旋转中心)师:是不是所有的旋转都要围绕一个中心点?课件再次出示风车、道闸挡车杆、秋千的旋转,显示“中心点”。(3)认识旋转要素——旋转角度。师:我们继续来观察,指针从“12”到“1”,位置是怎样变化的?课件演示指针从“12”旋转到“1”。【学情预设】学生知道指针按顺时针旋转,但是不知道旋转了多少度,而且很容易忽略中心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规范表达。师:从“12”到“1”,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30°。这里的30°就是旋转角度。(板书:旋转角度)(4)归纳并巩固三要素的认识,掌握用三要素表述旋转过程。①教师介绍:这里的“旋转方向”“旋转中心”“旋转角度”就是旋转的三要素。(板书:旋转三要素)描述物体的旋转情况要说清楚这三个要素。师:我们一起来说说,指针从“3”到“6”,是怎么旋转的?学生说,课件完整地呈现结果。②学生完成教科书P83例1。师:现在大家会表述物体的旋转了吧?将教科书P83例1的空填一填。【学情预设】如何利用旋转三要素叙述顺时针旋转的过程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有的学生还不能达到完整简洁表述的程度,教师要注意引导。【设计意图】想象与操作有机结合,在操作过程中,鼓励学生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初步体会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开放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笔记【教学提示】此处是本节课的难点,有些特征学生不容易发现,如旋转前后,每个顶点到点O的距离不变。教师要指导,为后面画图作铺垫。③做一做,突破难点。师:现在我们再来观察一下秋千的运动过程,你认为它是旋转运动吗?为什么?【学情预设】经过前面对旋转意义和旋转要素的学习,此时学生对于什么是旋转应该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教师此处可放手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旋转。师:完成教科书P83“做一做”。学生在教科书上完成,集中评价。【设计意图】本节课一开始呈现荡秋千的图,学生判断是旋转运动,那是一种感性认识,在此再次让学生根据旋转的三要素来判断是否是旋转运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落实重点。二、研究旋转的特征1.模拟操作,类比迁移。师: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是什么样的图形呢?课件出示教科书P84例2。师:请同学们拿出三角尺,在有方格的作业本上试试看。师:观察旋转前后的图形,大家有什么发现?【学情预设】有了前面的学习经验,有的学生可能发现图形位置发生了变化,而大小和形状都没有变;有的学生可能会更细致,会看到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点O连线组成的角没有变化,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点O连线的长度也没有变化。2.展开想象,激活思维。(1)师:如果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90°3次,最终会旋转成一个什么图案呢?课件动画演示三角尺在方格纸上旋转。(2)师:你发现了什么?【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旋转时点O的位置不变;每旋转一次,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旋转时,三角尺的位置变了,但大小和形状不变;三角尺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90°3次后,又回到原位置了。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板书:图形旋转前后,位置变了,旋转中心位置不变,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不变,每个顶点到点O的距离不变。(3)师:把三角尺在方格纸上按逆时针方向像前面那样转一圈并说一说。学生边操作边说。【设计意图】将操作、演示和想象有机结合,让学生初步感知旋转的特征,领会旋转前后图形的变与不变。三、尝试练习,深化理解1.课件出示教科书P85“练习二十一”第1题。(1)学生独立在教科书上涂一涂。(2)全班交流探讨。师:说一说分别是由哪个图形怎么旋转而成的。◎教学笔记【学情预设】此题可以是顺时针旋转而成,也可以是逆时针旋转而成,只要学生把旋转的特征表达正确就行。最后一个图形学生很容易犯错,要根据旋转的特征进行辨别。2.学生自主完成教科书P85“练习二十一”第2、3题。(1)学生独立完成。(2)全班集中评价。【学情预设】第2题中,对于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学生很容易模糊,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一定的方式辨别;第3题是一个组合图形,注意引导学生对前后图形进行对比,确定旋转的方向。四、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以钟面上指针的旋转为例,让学生结合具体运动进行描述总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二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旋转,但是只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如有部分学生对于旋转停留在转“一整圈”的层面,而对于秋千、钟摆只是转一个角度的运动,他们就认为不是旋转,这也是本节课教学中遇到的难点。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再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理解旋转的三要素,认识旋转的特征,让学生以“旋转三要素”为标准判断物体或图形是不是旋转,进而深刻理解旋转的意义和性质。▷作业设计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作业P52第四、五题。四、下面()中的阴影部分是由空白部分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五、图形绕点O()时针图形绕点O()时针旋转()°旋转()°参考答案四、C五、逆90顺90◎教学笔记
本文标题:第1课时旋转1教案上课课件教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资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806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