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说课稿《原子的结构》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原子的结构》(板书)。为突出“教什么”、“如何教”、“为什么这样教”的思路,我将教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首先解读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本节课选自鲁教版初中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课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原子的结构。这节课的学习能够巩固前面的知识,对后面的学习起到奠定基础的作用,在化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原子结构的探究,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能力。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原子的结构掌握质子数、电子数与核电荷数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以自主探究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去认识和学习化学,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态度和良好的思维。其次确定重点难点,精选教法学法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激起学习的兴趣,再结合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便能找到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本节课重点:原子的结构难点:核电荷数与质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鉴于九年级学生表现欲、求知欲强烈的特点,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课堂讨论法,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同时,我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法,重视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使学生在老师有意识的引导下,主动参与课堂互动,积极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其次优化教学过程,打造高效课堂新课程标准要求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将科学探究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科学素养。因此,本节课我设计6步教学环节: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我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原子弹爆炸的视频,同时讲一下二战时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促使日本投降的历史故事。设问:为什么“原子弹的爆炸”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呢?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原子结构的奥秘。用视频加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学生的下一步学习活动指明了方向。2、合作交流,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主要探究原子的结构。我将班内学生分成5个学习小组,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交流教材37页交流与共享:为什么绝大数α粒子顺利穿过金箔,小部分的α粒子为什么发生偏转,极少数的α粒子为什么会被反弹回来?它们分别碰到了什么?我采用头脑风暴法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提倡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期间,我巡回指导,随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通过头脑风暴法,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这一过程中,我把学生摆在学习主体的位置,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大胆实践,自我探索,力求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合作意识。3、归纳总结,掌握重点待学生讨论结束后,各小组将讨论结果进行交流,然后请小组长回答总结。等学生代表发表完结果后,我进行补充和归纳: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板书)原子本身不带电,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4、层层递进,突破难点本节课的难点是核电荷数与质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为顺利突破难点,我先告诉学生核电荷数的定义,然后让学生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原子本身不带电。接着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教材38页“活动天地”,让学习小组观察表格,探寻原子构成的规律,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板书)从而突破难点,为下一课时奠定基础。5、反思小结,深化练习引导学生自主归纳,设问这堂课你有哪些收获?同时结合板书内容,强化本节课知识网络。然后设计多形式问题进行训练,利用多媒体展示课堂练习题,当堂练习,现场讲解,巩固新知。6、布置作业,拓展延伸考虑不同学生的水平,我进行多层次训练。利用多媒体布置必做题和选做题,既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练习和发展,又让部分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这样能达到巩固新知和能力提升的作用。第四方面、精心设计板书,构建知识网络好的板书,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也更好的揭示教学重点,便于在头脑中建构知识网络。因此,我采用提纲式的板书设计。以上便是我的板书设计。原子的结构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我的说课到此结束!再次感谢评委老师。
本文标题:原子的结构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812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