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学前教育学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胡华调主要内容第一章导论第二章学前儿童观第三章学前教育观第四章学前教育的课程第五章幼儿园的社会教育第六章幼儿园的游戏活动第七章幼儿园家庭教育的指导第八章幼儿教师第九章国外学前教育的改革及启示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第二节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第三节学前教育学的学习与研究方法第一节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一、学前教育的概念及界定我国学者:学前教育是指从初生到6岁前儿童的教育。国外学者:学前教育是从胎儿到正式受教育前这段时期的幼年照管和教育。本书定义:学前教育是对胎儿至进入小学前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它的教育对象包括胎儿、婴儿(0-3岁)、幼儿(3-6、7岁)。二、学前教育的机构及形式(一)胎儿学校对胎儿进行教育的专门场所,主要由医务部门管理。(二)托儿所对0-3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全天开放。(三)幼儿园对3-6周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主要由教育部门负责。二、学前教育的机构及形式(四)托幼园所一体化托儿所、幼儿园联在一起,招收出生几个月至六周岁的儿童。主要由工厂兴办。(五)幼儿班城镇、农村,附设在小学。(六)儿童福利院招收残疾儿童的社会福利机构,主要是被父母遗弃的残疾儿童。(七)SOS国际儿童村收养孤儿的国际慈善组织。(八)家庭教育在家庭中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三、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学前教育学定义——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研究内容——(1)儿童观的演变与发展;(2)教育观的形成与变革;(3)学前教育的目标与任务;(4)学前教育课程的种类与评价;(5)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价值与实施;(6)幼儿游戏的价值与指导;(7)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与原则;(8)幼儿教师的素养与培训第二节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了解)一、学前教育思想的产生学前教育思想最初出现在古代欧洲一些哲学家的著作之中。(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1.柏拉图代表作有《理想国》、《法律篇》在西方教育史上最先论述了儿童优生优育的问题;重视学前教育,提出儿童出生以后应接受公共教育;强调通过游戏、体育、唱歌、讲故事等活动,对儿童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第二节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2.亚里士多德把学前教育分成三个阶段:出生前的胎教、出生至5岁的婴幼儿教育、5-7岁的儿童教育;重视胎儿的保健、优生、优育;重视婴幼儿的体育、游戏,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第二节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学前教育思想较集中地反映在众多教育家的教育论著中。3.夸美纽斯代表作:《大教学论》、《世界图解》。《世界图解》是世界上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他重视学前教育,提出学前教育应遵循儿童的自然,给儿童一种积极的、自由的、愉快的体验;感官教育是学前儿童学习的基础。第二节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4.卢梭.代表作:《爱弥儿》.强调教育要回归自然,按照儿童的自然发展历程来进行教育。.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分水岭,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强调教育要适合于儿童,而不是使儿童去适应教育机构。记忆二、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学前教育机构的出现,促进了学前教育理论的产生,使学前教育学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福禄培尔对此做出巨大贡献。福禄培尔——德国教育家,他于1837年在德国博兰根堡创建教育机关并在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幼儿园。他的著作有《人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学》等。。二、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教育思想:(1)学前教育是很重要的,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2)学前教育要全面。指出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对“成长着的儿童给予全面的关心”,“为儿童的全面发展进行全面的引导”(3)学前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他把幼儿比作花草树木,教师比作园丁,幼儿园比作花园。二、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4)提出教师要加强对学前儿童的指导。教师的作用,从本质上说,是帮助儿童发展个体中已有的学习的内部能力。(5)指出学前教育要注意游戏化。指出“游戏、学习和工作”这些活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未来“光明幸福生活的基础”。福禄培尔创立了一个独特的游戏体系,这一体系的主要特征是操作“恩物”。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一)杜威美国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之一,他的教育思想不仅为现代教育理论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对学前教育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明日之学校》等。记忆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教育思想:1.教育即成长2.教育即生活3.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记忆教育原则儿童中心论从做中学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二)蒙台梭利意大利著名学前教育家著有《儿童的发现》、《蒙台梭利法》、《蒙台梭利手册》、《童年的秘密》等,创办了“儿童之家”。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蒙台梭利的主要教育思想:1.蒙台梭利指出,学前教育在确定自身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之前,只有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才能不压抑、不损害儿童潜在的能力,使儿童按其本身的规律发展。2.教育的目的在于发现儿童的“生命的法则”,帮助儿童发展其生命。教育工作者所能做到的是为儿童预备一个适当的工作环境、活动场所。记忆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心理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吸引力(儿童具有一种天赋的、强烈的内在能力和不断发展的积极力量,能持续地从环境中吸收感觉信息)这种吸引力的发展分两个阶段:1.无意识吸收心理阶段(从出生到3岁);2.有意识地吸收心理阶段(从3岁到6岁),开始对环境中的刺激信息进行选择和存取。记忆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二是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敏感期(在某一时期,儿童对一定物体或某种练习活动特别感兴趣,并且容易习得,错过了这一时期,往往事倍功半。)(1)秩序敏感期:出生第一年到第二年。培养儿童的生活秩序。比如早睡早起、饭前洗手等。(2)细节敏感期:在1-2岁时表现出对细节的敏感。可以培养儿童做事认真的好习惯。(3)行走的敏感期:1-2岁之间。可以培养儿童的行走能力,可纠正不良的行走习惯,比如内八字、外八字等。(4)手的敏感期:认为儿童正是通过手的活动,才得到发展。提供专门的教具训练儿童对物体的大小、体积、重量、温度的敏感性。(5)语言敏感期:认为语言是儿童智力的外在表现。需要为儿童提供好的语言环境。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2)儿童有发展的需要,为满足和强化这种需要,必须通过自由活动、自我控制、自我教育的方式与途径来实现。教师应该重视和培育儿童的这种能力,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这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要职责。蒙台梭利提出:1.要尊重儿童,儿童的心理不同于成人。2.教师要为儿童创设环境。3.教师要为儿童提供活动,必须适时地提供各种活动以及材料。包括生活活动和感官练习活动。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4.要重视儿童的“自动教育”,教师应引导儿童自己活动,发展主动性和独立性。自由活动中有纪律来约束。5.重视教师的指导,教师在指导儿童活动时,应当注意从儿童的实际与需要的角度出发。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3.皮亚杰——认知结构主义流派瑞士人,著名的心理学家。其认知发展学说是20世纪对儿童教育影响最大的理论。代表作《儿童的语言和思想》、《发生认识论原理》等。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是从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过渡到前运算阶段(2-7岁)的。儿童的动作和活动在其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儿童具有主动性。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五)陶行知我国著名人民教育家,主要幼儿教育著作有《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幼稚园之新大陆》等。强调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提出:要把外国的幼稚园办成中国的的幼稚园;把费钱的幼稚园化成省钱的幼稚园;把富贵的幼稚园化成平民的幼稚园。通过“艺友制”来解决幼教师资的培养问题。(艺就是教学艺术,友就是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探讨教学艺术便是艺友制,艺友制的根本方法是教学合一。)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六)陈鹤琴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和童心理学家。被称为“我国幼儿教育之父”,为中国幼儿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代表作《陈鹤琴教育文集》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教育思想:(1)学前教育对于儿童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2)学前教育要考虑儿童的特点。(3)要对儿童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儿童成为“体魄强壮、品德良好和智力发达”的祖国幼苗。幼稚园的教育内容为:1.健康活动;2.社会活动;3.科学活动;4.艺术活动;5.文学活动。提出“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整的、有系统的教授儿童。——单元教学法与综合教学法。三、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4)幼儿教育要注意多样性(儿童是在游戏、作业、劳动生活、自然社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成长和发展的。(5)要对幼儿加以指导。强调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要和儿童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有机结合,倡议要让儿童自由集合、促进合作。教师指导幼儿活动的艺术在于:和幼儿共同游戏,共同工作。(6)幼儿园要和家庭紧密配合,儿童教育是幼稚园和家庭共同的责任。第三节学前教育学的学习与研究方法一、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方法(了解P12-13)二、研究学前教育学的方法(一)调查法教师围绕某一教育现象,采用问卷、谈话、座谈等各种形式收集资料,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指出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教育建议的一种研究方法。记忆第三节学前教育学的学习与研究方法(二)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所要研究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的一种方法。第三节学前教育学的学习与研究方法(三)实验法教师根据研究目的对某些条件加以控制,有计划地改变某种教育因素,从而考察该因素与随之产生的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第三节学前教育学的学习与研究方法(四)个案研究法教师利用观察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对班级个别儿童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揭示儿童发展的普遍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第二章学前儿童观第一节儿童观的界说第二节儿童权利的扩大与保护第三节正确儿童观的树立第一节儿童观的界说(一)儿童观的概念成人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它涉及儿童的特点与能力、地位与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和成因、教育同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等诸多问题。第一节儿童观的界说(二)儿童观发展的历史演变1.儿童是“小大人”儿童是“缩小”的大人,儿童是小大人,儿童和大人没有什么区别,即使有的话,那也只是外在不同。应该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儿童。第一节儿童观的界说2.儿童是”白板“儿童刚生下来时,心灵就如一块白板,成人可以任意将其塑造成各种各样的东西。儿童的发展是周围环境的产物。洛克《教育漫话》。第一节儿童观的界说3.儿童是“有罪的”儿童一生下来,就充满了罪恶,是有罪的羔羊,卑贱无知,需要成人对他们严加管教,约束,使儿童能赎罪。第一节儿童观的界说4.儿童是“花草树木”儿童观上的一个飞跃,开始把儿童看作是一个独立存在价值的实体,儿童有自己的权利、思想、情感和需要。第一节儿童观的界说5.儿童是“私有财产”儿童是父母婚姻的结晶,产生于母体,归父母所有,是父母的隶属品,属于私有财产,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地位,与其抚养人之间的关系只是一种依附关系。第一节儿童观的界说6.儿童是“未来的资源”儿童是国家的财富,是国家潜力最大的资源,未来的兵源和劳动力。对儿童进行教育,是对未来进行最有价值的投资。第一节儿童观的界说7.儿童是“有能力的主体”儿童在体力、智力、情感、社会性、道德等许多方面,都不同于成人,他们是正在发展中的人,是有能力的、积极主动的行动者,应该有主动发展自己潜能的机会。第二节儿童权利的扩大与保护一、儿童权利的国际认识(儿童权利的发展)1924年国际联盟通过了《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这是第一个主张儿童权利的国际性文件,重在救济、保护儿童,防止奴役、贩运童工迫使其卖淫等。1959年联合国通过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宣言》,儿童的权利得到了扩大和加强,并把儿童主体的作用提高到了重要的地位。1979年联合国发起了”国际儿童年“,继
本文标题:学前教育学(讲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887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