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杭州市民极限运动调查与预测小组成员莫佳梦毛大山董伟锋范陆丰指导老师李植斌完成时间:2013年11月杭州市民极限运动调查与预测一、调查背景极限运动,是结合了一些难度较高,且挑战性较大之组合运动项目的统称,例如:直排轮、滑板、极限单车、攀岩、雪板、空中冲浪、街道疾降、极限越野、跑酷、极限滑水等都是极限运动项目。极限运动除了追求竞技体育超越自我生理极限“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外,更强调参与和勇敢精神,追求在跨越心理障碍时所获得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同时,它还体现了人类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因此已被世界各国誉为“未来体育运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体育文化交流的逐渐增强,国民的体育观念也在随之变化,许多国际体育新兴项目逐渐被接受。极限运动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在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我国,其作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最有激情,最具观赏性,最能体现人类自然和谐关系的体育活动之一,已备受公众关注。短短二十年,极限运动在我国已发展成为一项不可忽视的运动。自极限运动传入中国至今,在我国已不仅仅只是一项体育运动,它的推广普及更是创造了极限运动市场,成为一种产业和市场的推动力。极限运动在我国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这些特征,已经形成为值得关注的体育社会现象。二、调查目的1.研究杭州市民参与极限运动的动机以及未参与的原因2.给出杭州极限运动推广的建议3.对杭州未来极限运动的发展做出预测三、调查内容本文重点调查杭州市民参与极限运动的动机以及未参与的原因。(一)选取参与极限运动动机的影响因素一些社会学家的调查研究极限运动的结果显示:站在世纪之交竞争日益残酷的门坎前,面临着信息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生活空间越来越小……现实的环境使得现代人应接不暇,持续的、不断增多的刺激,使人的感觉域限也不断提高。原来的感觉不强烈了,已不能适应人类的追求了。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交谊舞,八十年代的迪斯科,到九十年代的保龄球、桑拿浴,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感觉需求水平。一方面,人们更加需要寻求刺激、发泄压力、释放能量,另一方面,对于一般性的刺激、享受,人们习以为常、不足为奇。这时,人们便开始追求更为强烈的刺激,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感觉和唤醒。而极限运动的兴起,正好满足了人类的这一需求。人类在自然的怀抱中创造了文明,文明却正在使人类远离自然。也许是人类在远离自然的文明世界生活得太久了,在都市文明所带来的便捷中逐渐陷入身心的慵懒之后,便开始渴望回归自然。按捺不住心情的都市新潮一族,首选渴望冲出都市文明的封锁,去和自然对话,还原人类作为大自然中一员的本色,表现人类最本质的能力。极限运动的兴起,正好满足了人类的这一需求。此外,与传统体育项目相比,极限运动更富有超越身心极限的自我挑战性、观赏刺激性、高科技渗透性、商业运作性。当体育的本质越来越被金钱的光芒掩盖时,众多奥林匹克运动项目也逐渐被从多的问题困扰,作假、黑哨、兴奋剂、贿赂丑闻等等不一而足;体育运动愉悦身心、完善人性、回归自然的本质被逐渐淡化;体育精神遭受到空前的质疑与信任危机。然而在广大民众视线之外的非主流运动项目中,却潜藏着一股回归自然、融入自然、挑战自我,达致“天人合一”思想境界的清流──极限运动,在欧美各国及各发展中国家,悄然成为都市青年最流行、最持久的时尚运动,参加极限运动会已成为广大都市青年梦寐以求的愿望。极限运动的兴起,使人们逐步离开传统的体育场馆,走向荒野,纵情于山水之间,向大自然寻求人类生存的本质意义。只身户外,以冒险形式所展现的极限运动成了人们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空间:水上摩托和冲浪运动,让您充分体验在蓝天碧水间风驰电掣、搏击海浪的潇洒;白浪蛮牛、激流皮划艇和白水漂流让您在万流奔腾中历经一泻千里、惊涛骇浪的激越;蹦极跳、攀岩运动又使您感受“跃向重力、扶摇直下”的惊险;山地自然这博大精深、美丽而凶险的演练场里,我们抛弃了现代文明带来的舒适与慵懒,拥有了与自然共存的能力,充分体会到一种回归人的本性与初衷、检验人的智慧与力量的乐趣。通过文献资料对从事极限运动动机的梳理,可见国内影响极限运动消费动机的主要有八种(见图1):从众动机、社交动机、从保持领先动机、炫耀动机、渴望新奇动机、寻求刺激动机、挑战自我动机、锻炼体魄动机。图1问卷理论依据1(二)选取未参与极限运动的原因同时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发现杭州市民参与极限运动群体数量还是十分有限。我们从外在影响因素和内在影响因素两个方面探讨市民不从事极限运动的原因(见图2)。主要分为:场地限制、家人反对、缺乏榜样、缺乏文化土壤、经济因素、身体素质考虑、安全考虑、缺乏空余时间、心理素质和缺乏兴趣。从众动机社交动机保持领先动机炫耀动机极限运动参与动机动机社会性消费动机机个性消费动机渴望新奇寻求刺激挑战自我锻炼体魄参与行为图2问卷理论依据2(三)调查问卷设计在图1和图2模型的基础上设计问卷并进行后续的调查研究。调查问卷见附录一。问卷由三部分构成:卷首语、基本面问卷和研究面问卷,其中研究面问卷又分为杭州市民极限运动参与动机问卷和未参与原因问卷。被调查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相应回答第二部分(参与极限运动动机调查)或第三部分(未参与极限运动原因调查)。在卷首语,我们给出了极限运动的定义,阐明了此次调查的目的,承诺信息保密并对问卷填写者表示感谢。基本面问卷主要为了了解被调查人员的基本情况,情感状况包括单身、已婚和有男/女朋友三种,主要为了了解不同情感状况是否对参与极限运动有影响。第六题询问是否有参与过极限运动,选“是”则回答第二部分,参与极限运动动机;选“否”则回答第三部分,未参加极限运动原因。研究面问卷采用五点量法,根据符合程度从1到5进行打分,1表示非常不场地限制家人反对缺乏榜样经济因素炫耀动机未参与极限运动原因探析外在因素内在原因身体素质安全考虑缺乏空余时间心理素质未参与极限运动缺乏文化土壤缺乏兴趣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第二部分7-16题项组成参与极限运动动机调查问卷。第7题,来看出从众心理对参与极限运动的影响;第8、9、10题,了解社交需求动机对参与极限运动影响程度;第11题则对参与极限运动中的炫耀动机进行评估;第12题旨在了解保持领先动机所占的重要程度;而13、14、15、16题,分别对个性消费动机中的渴望新奇动机、寻求刺激动机、挑战自我动机、锻炼体魄动机进行定量的评估。第三部分7-20题项组成未参加极限运动原因调查问卷。第7题,调查杭州市民对极限运动的兴趣;第8、9题,了解个人经济因素对参与极限运动影响程度;第10、11题则从空余时间方面对未参与极限运动原因进行评估;第12题考虑身体素质对参与极限运动的影响;第13题旨在了解出于安全考虑对参与极限运动的影响程度;第14题为了评测个人心理素质对参与极限运动的影响;第15、16题是为了了解场地原因对参与极限运动的影响程度;第17题旨在了解家庭因素对参加极限运动的影响;第18、19题指出社会文化对参加极限运动的影响条件;第20题则对参与极限运动的示范效应进行评估,因为极限运动往往是群体行为。四、实施调查(一)被试选取本文的调查对象主要为杭州市民(二)调查方法线上调查:向小组成员的好友和QQ群,用问卷星进行电子问卷调查。线下调查:在杭州市区多个广场,采用街头拦截法,随机调查所遇到的市民。(三)问卷发放与回收本次调查研究采取网上问卷和纸质问卷同步开展的方法,网上共回收电子问卷112份,线下发放纸质问卷200份,回收196份,其中无效问卷8份,线上线下共回收问卷300份。五、调查数据分析(一)基本信息分析表1基本信息性别男女频数192108百分比6436年龄18以下18-2525-3535以上频数331715442百分比11571814学历中专及以下大专本科研究生及以上频数548712633百分比18294211收入(元)800以下801-15001501-30003001-50005001-1000010000以上频数428757603915百分比14291920135情感已婚有女\男友单身频数6387150百分比212950是否参加是否频数108192百分比3664资料来源:经SPSS17.0数据统计分析整理得表2性别影响从表2可以看出,调查对象杭州市民中男性参与过极限运动的占45.31%,未参与过的占54.64%;女性参与过极限运动的占19.44%,未参与过的占80.56%。这说明杭州市民大多数都未参加过极限运动,但在男性群体中,参与过极限运动的比率较高,几乎达到二分之一。这也从侧面说明,杭州市民中很多人其实都接触过极限运动,极限运动已经深入到了人民的生活之中,这和我们参考文献时的结论相吻合。男女性别差异很大,相信这是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表3年龄影响从表3可以看出,杭州市区18岁以下人群中54.55%参与过极限运动,45.45%未参与过;18-25岁人群中29.82%参与过极限运动,70.18%未参与过;25-35岁人群中参与过和未参与过的极限运动的更占一半;35岁以上人群中参与过极限运动的占28.57%,未参与过的占71.43%。可见未成年人中大多数参与过极限运动,这和我们平时观察到的公园到处是玩滑板,玩直长轮的小朋友是相符合的。原本会认为18-25岁人群的年轻人是极限运动的参与主体,但调查得出的结论却是此年龄段的年轻人绝大多数并未参与过极限运动。原本不被寄予厚望的25-35岁人群表现却较为突出,有一半的人参与过极限运动,调查中得知他们很多都有过登山和轮滑的经历,这或许是一方面的原因,也可能是调查的此年龄段的人群基数较小造成的。即使是35岁以上,参与过极限运动的也能达到28.57%,这说明极限运动传入国内还是较早的,现在的中老年人中还是有部分人群在参与极限运动,体现了极限运动的广泛化,也表现出中国人心态的逐渐开放向上。表4学历影响从表4可以看出,杭州市民中专及以下学历人群中44.44%参与过极限运动,55.56%未参与过;大专学历人群中31.03%参与过极限运动,68.97%未参与过;本科学历中33.33%参与过极限运动,66.67%未参与过;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群中45.45%参与过极限运动,54.55%未参与过。可以看出,中专及以下学历人群中参与过极限运动的占到四成多,这可能和他们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和更不怕犯错冒险有关系。从大专学历开始,随着学历的提升,参与极限运动的比率逐渐提高,这也验证了一个结论:极限运动参与者多为精英人群。西方心理学家已对“冒险家”们进行了半个世纪的研究,最初的看法是贬义的,认为他们大多是一些有心理障碍的人。但美国心理学家奥柯尔维通过研究开始纠偏他对293名极限运动者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这些“冒险家”不仅没有心理障碍,而且大多心理素质极好。比如,他们定向能力很高,外倾性格特征明显,抽象思维能力高,思维缜密,智商较高等等。他还观察到,他们都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在从事极限运动时,并不是漫不经心或轻率、鲁莽。另一位心理学家霍姆斯的调查也证实了奥柯维尔的论断——他调查的极限运动者中有79.1%接受过高等教育,智力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在不同职业群体在极限运动上的差异上,学生、科技人员、卫生人员、文教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等较高,公务员、商人稍微落后,工人相对少上很多。表5收入影响从表5可以看出,当月收入超过10000元时,参与过极限运动的人群达到了60%,而即使是月收入在5000-10000元,参与过极限运动的人群比例还只有30.77%,这说明要想显著提升极限运动参与度,高收入是很大的一个考虑因素。通过查询相关文献和统计资料,我们发现极限运动对场地和设备要求极高,如登山用到的氧气瓶、服装和手表,跳伞用到的特殊材料等都花费较大。极限运动中虽然有一部分花费较少,如轮滑,滑板等,但大部分花费还是比较高的,而且极限运动就是求新求异求刺激,趋势是更加室外化,高科技化和随心化,今后的推广过程中花费还是会相对较高。表6婚姻影响从表6可以看出,杭州市民已婚人群中参与过极限运动的占28.57%,未参与过的占71.43%,而有男女伴友和单身人群中参
本文标题:市场调查与预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887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