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09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保险学论文密级公开学号_40930035_西南财经大学财政学论文21世纪以来德国社保改革对中国的启示论文作者:牛冠朝指导老师:胡秋明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科:本科年级:2009级09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保险学论文【内容提要】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结合自身实际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本文从德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入手,分析了德国改革对中国的启示,并为中国结合自身实际调整民生政策提出意见建议。【关键词】德国社会保障改革【正文目录】一、选择德国为借鉴国的原因二、德国社会保障发展历史简述三、中德比较的可行性分析四、结合二十一世纪以来具体改革项目深入分析09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保险学论文【正文】一,选择德国为借鉴国的原因德国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国,其现代社会保障发展史已有数百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德国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给世界各国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而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德国也在不断地调整其社会保障制度,而一些变革也可以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建立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借鉴。此外,德国是欧洲大陆国家,政治传统上比较注重“国家主义”,而由于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影响,德国的左翼实力也比较强大。德国的一些国情与中国有相似相近之处,故而研究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近几年来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有助于帮助我们学习提高自身、紧跟国际社保制度改革最前沿方向。二,二十一世纪前德国社会保障发展历史简述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09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保险学论文第一阶段是1839-1881年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主要是由宗教界和社会团体兴办的慈善事业,它是从自由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出发兴办的。第二阶段是1881-1957年的形成与缓慢发展时期。德国将社会保障制度纳入立法轨道。但由于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社会保障的待遇水平一直比较低。第三阶段是1957-1976年的大发展时期。经过1957年和1969年对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大改革,这一时期社会保障的内容更加丰富,德国进入了世界“福利国家”的行列。第四阶段是1976-1989年的调整时期。由于70年代经济衰退,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超过了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政府不得不从政策上加以调整。第五阶段是1989年以来的统一政策与发展时期。“两德”统一后,原东德经济体制与西德接轨,政府采取某些过渡性措施,逐渐统一全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三,借鉴德国的可行性分析1,发展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改革试点,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这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缓和了改革的阻力,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这也造成成了我国东西、城乡、09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保险学论文区域发展不平衡。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而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农村居民收入4140元,城市居民收入13786元)1999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10732元人民币,西部地区为4302元;到2005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22200元,西部地区为8970元。6年间,东西部人均GDP差距由6430元扩大到13230元,增加了1倍多。目前,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是西部地区的1.5倍。东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明显,西部地区参加社会保险、养老保险人数覆盖率不到5%,仅为东部的十分之一。据统计,2006年,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GDP总和不到人民币4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7%;而东部地区GDP达到2万亿元的省份就有3个,其中江苏省为21500亿元,山东省为22000亿元,广东省为25000亿元。相对中国而言,德国发展不平衡现向不是很突出,但是由于自然及历史的原因,德国东部西部发展差异仍然很大。上世纪九十年代东西两德统一后,两地发展不平衡的局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09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保险学论文慕尼黑经济研究所说,德国东部已成为欧洲的“第二个意大利南部地区”。意大利的南部地区非常贫困,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仍然没能赶上意大利北部地区的经济水平。德国东部的失业率一直为18%左右,比西部高出一倍还多。据总部在日内瓦的国际劳工组织说,德国东部的失业率比东欧大部分国家的失业率都高。其中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它没有制定自己的经济政策,而是实行西德确定的在很大程度上适合发达国家的经济政策。自统一后,德国东部的就业人数逐年减少,而西部的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在1992年到1996年期间,东部的经济增长率超过了西部。但是从那以后,情况变了,东部的经济增长开始比西部慢。德国经济研究所的调查显示,目前,德国东部普通家庭的收入只相当于西部同类家庭收入的82%,低于1996年时87%的水平。同时,东部地区依靠社会救济的家庭也越来越多。2.老龄化压力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发布的指出,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到2050年,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就国际比较而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十分突出。根据OECD的人口发展预测,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09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保险学论文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整体而言,在21世纪剩下的90余年里,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将一直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中国是在一个相对较低的起点,最终老龄化会超过日本,这说明中国老龄化具有速度非常快的特点。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保障了占人口总数20%以上的老年人生活需要,使他们能基本保持退休前的生活标准,但日益增长的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仅困扰着德国现收现付的法定养老保险体系,而且也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和经济低速增长使德国社会保障的财政压力日益加重。德国社会老龄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和人均寿命的延长。目前德国西部地区每100名妇女生育136名孩子,东部地区每100名妇女生育108名孩子。据预测,德国未来的妇女生育率将保持在1.4左右,同时未来老年人的人均期望寿命不断提高西部地区65岁男性平均剩余寿命为15.8年,比20年前增加2.8年,65岁妇女的平均剩余寿命为19.6年,比20年前提高了3年。根据联邦政府预测,到2030年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还将增加2.6年,女性增加3.1年,这两种趋势会导致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比例失调和总人口的下降。德国联邦统计局日前发布的公报表明,自2003年以来,德国人口呈持续下降趋势,2009年出生人数比死亡人数少近19万。另一项报告显示,1991年德国20岁至64岁工作适龄的人是年满65岁以上老人的4倍,到了2006年,这个比例缩小为3倍,预计2030年将进一步缩小为2倍。3.政治文化09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保险学论文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政策上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前进,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模式不同于美国的“小政府、大市场、大社会”模式,我国强调重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同于前苏联国家权力介入一切经济事务的“斯大林模式”,我国在探索一条适合中国自身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之路。德国的政治体制与我国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一些相似之处。德国政治模式被称为“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或“莱茵资本主义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国家、市场和社会三方的力量比较平均,国家既介入市场失灵的区域发展社会福利,建立了高度发达的以保险费用支付的社会保险体系。同时与亚洲的日韩新相比较,德国给予了社会更大的力量,社会民间组织比如工会有较强的力量可以进行本身的利益博弈,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和政府的决策,特别是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的改革一般都会听取工会的意见。德国基本形成了国家、市场和社会三方力量比较均衡的格局。09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保险学论文两国发展模式随各异,但都介于“斯大林模式”以及“自由放任市场经济”之间。德国是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也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先建立国,工会力量强大,左翼势力也在政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些政治文化上的相同相似点也为两国比较分析有所帮助。四,结合二十一世纪以来具体改革项目深入分析第一点,延长退休年龄的借鉴意义2001年后,为防止养老保险体系陷入支付危机,德国政府成立了“德国社会保险系统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该委员会于2004年3月提出“在2030年以前将法定退休年龄由65岁调整到67岁,以应对人均寿命延长的趋势。”该委员会认为,德国人均寿命的延长给养老保险系统造成了巨大的支付压力,将法定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至67岁至少可以抵消三分之二的支付压力。据德国《法兰克福汇报》8月10日报道:联邦劳工部长冯德尔莱恩(UrsulavonderLeyen)称,今后五年,德国60-64年龄段的雇员比例将从12%上升至40%。中国提高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分析1,人口老龄化的加剧09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保险学论文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教授预测,从2015年开始,中国的劳动力每年以800万的速度递减,同时65岁以上的人以800万的速度递增;到2035年,中国15~64岁的人口为8.1亿,而65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2.94亿。扣除在校学生、未就业者、残疾人、提前退休者,将面临0.9个纳税人供养1个老人的局面,而且还要供养孩子。2,养老金空帐,社保资金压力过大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确立了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由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两部分组成,社会统筹由单位负担缴费,目前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20%,个人账户则由职工个人缴费,缴费比例为个人工资的8%。那些在养老保险制度确立前的职工,向他们支付的养老金由后来缴费者负担,由此带来制度成本。统账结合制度确立后,所谓个人账户的资金,被用于支付当期养老金,由此形成规09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保险学论文模巨大的“空账”。主管部门唯一一次公布养老保险“空账”还是原劳动保障部公布的截至2004年的数字,为7400亿。提高发动退休年龄可以有效的应对社保资金压力,缓解养老金“空帐”问题。3,上海延长退休年龄改革的试点效应从2010年10月1日起,上海将实施柔性延迟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记者27日从上海市人保局获悉,上海公布的有关试行意见提出,延迟年龄男性一般不超过65周岁,女性一般不超过60周岁。参加本市城镇养老保险的企业中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人员,具有技师、高级技师证书的技能人员和企业需要的其他人员,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符合在本市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如企业工作需要,本人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经本人提出申请,与企业协商一致后,可以延迟申领基本养老金。上海是我国率先进入老龄化阶段的地区,养老金财政压力大,实行“柔性”的退休年龄延长改革起到了减轻政府压力、应对老龄化等巨大作用,请经验教训均可为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延长退休年龄政策提供帮助。09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保险学论文中国实行延长退休年龄政策存在的问题1,就业压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测算表明,2009年我国需要就业的人员超过2400万,如果按照8%的经济增长速度测算,全年通过经济增长能够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总数仅约为1200万个,供求缺口在加大。大学生等青年团体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由于产
本文标题:德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90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