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第一章-新闻编辑概述
新闻编辑第一章新闻编辑概述第一节新闻编辑工作的特性与任务•一、新闻编辑的内涵•二、新闻编辑工作的特性•三、新闻编辑工作的任务一、什么是新闻编辑•什么是编辑?•编辑是在大众传播这一专业活动中,为满足受众需求,使用独特符号系统,对他人的精神文化成果进行组织、编选、加工整理等创造性的优化处理,使其缔构成整体的有系统的出版物物化形态。•什么是新闻学?•新闻学主要研究新闻、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新闻事业的性质、特征和功能,研究新闻事业和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研究新闻道德和新闻工作者的修养等。新闻学理论历史应用理论新闻学应用新闻学历史新闻学新闻业务媒介经营管理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摄影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报刊发行网络新闻学•新闻编辑的定义:新闻编辑是指现代新闻机构中从事新闻媒介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决策、组织、选择、加工、设计、制作等专业性工作的总称。01新闻传播的总策划02采编业务的总串联03组织传播的总合成04新闻报道的总把关05新闻素材的总加工二、新闻编辑工作的特性•1、新闻编辑人员是新闻传媒的设计师,即编辑人员把握着办报、办台的统筹策划,尤其是总编辑和编辑部主任担当着具体实施策划的操作任务。•2、新闻编辑的策划和设计水平直接关系到新闻的传播效果。新闻编辑是新闻传播的总策划•一份报刊的出版、一档节目的播出,需要编辑部各个工种、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人员的配合才能完成,要把各工种、各环节、各方面人员有机地串通起来、联合起来,使得新闻产品生产、传播得以有条不紊地、贯彻始终地进行,要靠新闻编辑工作。新闻编辑工作是串联各项业务的一根红线、纽带和脉络。新闻编辑是采编业务的总串联•1、新闻产品的生产和传播不仅要靠媒体编辑部内部成员的共同努力,而且还要依靠本媒体以外的各种资源,这个总合成的任务,主要是靠编辑工作。•2、没有编辑工作,各种力量不能化零为整,如同零散的配件装配不成产品一样,最终不能组合成一张报纸、一档节目、一个网站页面。新闻编辑是新闻报道的总合成•1、编辑工作是组织传播、把握舆论导向的最后环节、最后一道防线、最后一个关口,各种问题和差错,不仅高度集中在这里,而且一旦闯过这一关口,新闻报道便要以报刊版面、广电节目、网站页面等形式提供给受众了。•2、新闻编辑是决定媒体项受众提供什么样的“精神食粮”,引导什么样的舆论倾向以及以怎样的方式来提供、引导的“总把关人”。新闻编辑是新闻素材的总把关新闻信息的生产流程•1、各种稿件都有待编辑加工处理之后才能形成报纸版面、广电节目、网站页面,对于新闻编辑来说,最后的新闻成品就是已经付印的报纸和期刊、播出的广电节目、网站页面。•2、新闻编辑的“总加工”,始终不能离开原稿的内容,也不能做主观随意的添加或杜撰,也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的技术性工作,而是依据编辑方针和报道意图对新闻素材的再挖掘和再表现,是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是从内容到形式的一种“再创作”。新闻编辑是组织传播的总加工01决策与策划02组织与协调03选择与把关04加工与制作05发言与多能三、新闻编辑工作的任务第一章新闻编辑概述第二节竞争激烈的媒介市场环境一、近代报刊的诞生与发展•至19世纪末,逐渐形成以英美报刊为主干,以香港、澳门、上海为基地,辐射广州、天津、北京、汉口等大城市的在华外报网络,出现了一大批由外国传教士和商人主办的、影响深远的中、外文报刊。•如《蜜蜂华报》、《中国丛报》、《得臣报》、《香港电讯报》、《华北捷报》、《字林西报》、《文汇报》、《晋源报》、《京津泰晤士报》、《香港华字日报》、《香港中外新报》、《中国教会新报》、《字林沪报》、《新闻报》等。•中国新闻史上出现了一个独特的“外报时期”。1.艾小梅1873年在汉口创办的《昭文新报》(国人自办的第一份报刊)。2.1874年2月,我国第一个报刊政论家王韬在香港主持创办《循环日报》。3.同一时期,容闳在上海创办大陆第一份由中国人主办的中文报纸《汇报》。4.创办于1872年的《申报》是中文商业报纸的重要代表。•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随后,《时务报》、《强学报》、《知新报》等维新报刊相继问世。•1896年到1898年三年间,除了维新派报刊外,全国出现了近60家报刊。•出现了一些专业性科技报刊,如《农学报》、《算学报》等等。第一章新闻编辑概述第二节竞争激烈的媒介市场环境一、近代报刊的诞生与发展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调查显示,2008年初我国网民数量已达2亿多户,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我国手机用户数达到5.48亿户,手机普及率为41.6%。•网民平均每天使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时间为2.73小时,看电视1.29小时,看报比例下降了10%。•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2010年6月联合发布的《新媒体技术环境下上海市民媒介使用状况报告》•调查结果显示,在上海市民中,各类媒介的普及率按高低排序,依次是:电视(97.9%)、手机(78.4%)、报纸(73.5%)、杂志(51.0%)、网络(48.4%)、广播(37.0%)。•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测算,截至2011年11月,我国网民总数约为5.05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7.7%,较2010年底提高3.4个百分点,较10年前增长近20倍。•手机用户近9.4亿。手机网民数量达3.4亿,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达到65.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是15年前的867倍,仅次于巴西和美国位列全球第三。•手机网民数量大幅上升,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以手机视频用户和手机微博用户涨幅最为明显。CNNIC统计显示,2012年上半年,通过互联网收看视频的用户增加了约2500万人,使用手机收看视频的用户已经超过1亿人。•截至2012年6月底,微博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提升5.3个百分点至43.8%,成为使用率增幅最大的手机应用。
本文标题:第一章-新闻编辑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966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