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胶南市琅琊镇中心小学楼房加固工程可行性报告胶南市琅琊镇中心小学2012.8.102第一章总论………………………………………51.1项目概况…………………………………………51.2编制的依据………………………………………51.3编制原则和编制范围……………………………51.4项目实施目标…………………………………61.5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61.6总投资及资金筹措……………………………71.7可行性研究结论………………………………7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92.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92.2学校发展规划……………………………………9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3.项目的提出…………………………………………103.2项目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10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144.1地理位置…………………………………………1434.2公用设施条件…………………………………14第五章建设方案…………………………………175.1建筑工程设计依据………………………………175.2建设原则…………………………………………175.3建设内容和规模…………………………………185.4建筑设计…………………………………………185.5结构工程设计……………………………………255.6供电工程设计……………………………………255.7给水排水…………………………………………29第六章环境保护…………………………………306.1编制依据…………………………………………306.2运行期治理方案…………………………………30第七章节能………………………………………327.1设计依据…………………………………………327.2节能措施…………………………………………32第八章消防…………………………………………3448.1设计依据…………………………………………348.2建筑防火设计……………………………………348.3给排水防火设计…………………………………348.4灭火器配置………………………………………35第九章项目管理……………………………………36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37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3710.1投资估算…………………………………………3710.2资金筹措………………………………………37第十二章招标方案…………………………………375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一.1、项目名称:胶南市琅琊镇中心小学综合楼(15号)和11号、12号教学楼加固工程2、建设单位:胶南市琅琊镇中心小学3、建设地址:胶南市琅琊镇中心小学院内4、建设性质:加固改造5、负责人:尹玉信1.2编制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主席令第52号,2006.9.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山东省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青岛市教育事业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1.3编制原则和编制范围1.3.1编制原则(1)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实事求是地制定项目6建设内容;(2)完善功能,满足基本需求,做到经济实用,尽量节省投资;(3)建筑设计整体做到功能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外观简洁、大方。1.3.2编制范围(1)项目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2)建设方案、建设内容的确定;(3)土建方案及配套工程建设方案的论证;(4)组织机构和保障措施;(5)环境保护、节能、消防措施方案;(6)投资估算、资金筹措。(7)招标方案1.4项目实施目标学校加固改造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部署,对学校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加固改造或重建,使其达到当地重点类抗震设防标准,并符合防御其他地质灾害和防洪、防火、防雷击等安全要求,确保将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1.5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本项目拟对琅琊镇中心小学综合楼(15号)和11号、12号7教学楼进行加固改造,合计面积2088.21平方米1.6总投资及资金筹措1.6.1总投资本项目总投资为83.32万元,1.6.2资金来源:上级各级财政。1.7可行性研究结论琅琊镇中心小学现有教学楼鉴定已为C级危房,达不到《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对中小学校舍的要求,必须对其进行加固改造。本次加固改造,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两基”成果的重大举措;是贯彻落实新的义务教育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进一步加强城镇义务教育的重要举措。1.7.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青岛推进教育发展政策要求大力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学生享受优良教育的需求。1.7.2项目建设是促进青岛和胶南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本项目的建设,能够为青岛和胶南经济的发展和提供最初级的人才储备,有利于加快青岛现代经济的发展。1.7.3项目建设对胶南市教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发展要求,适应我国8目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形势。巩固并坚持开展教育事业,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推动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素质。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青岛推进教育发展政策要求,有利于加快青岛经济的发展,对胶南市教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9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2.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琅琊镇中心小学位于琅琊镇驻地海城路5号,学校占地面积为22953.50平方米,原有平房已全部拆除准备重建,现有综合楼一座(三层),建于2007年;教学楼两座(两层),建于2000年;三座楼的总建筑面积为2088.21平方米;在建筑物安全可靠性方面,经胶南市建筑设计院鉴定为c级校舍,需要加固改造。2.2学校发展规划教师是教学工作中最活跃的因素,为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建设一支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富有创造性的师资队伍尤为关键,太原市万柏林区西峪街学校从学校实际出发制定学校发展规划: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政治素质,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培养教师对工作认真负责、钻研业务、具有良好的奉献精神。2、加大力度、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利用假期分批分期搞好教师培训。3、教师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学校积极组织教师的自身进修学习。10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1项目的提出2001年以来,国务院统一部署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提高了农村校舍质量,农村中小学校面貌有很大改善。但目前一些地区中小学校舍有相当部分达不到抗震设防和其他防灾要求,C级和D级危房仍较多存在;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和“普九”早期建设的校舍,问题更为突出;已经修缮改造的校舍,仍有一部分不符合抗震设防等防灾标准和设计规范。在全国范围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面改善中小学校舍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明确规定,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已经建成的学校建设工程,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或者抗震设防措施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2008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修订的《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和《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将抗震设防等级提高到不低于重点设防类。3.2项目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校舍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实施全国中小学校舍11安全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项目的建设是体现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重大举措。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学校校舍建设和安全问题。08年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多次深入四川、陕西、甘肃等地震灾区学校看望广大师生,09年元旦期间在考察北川县桂溪初中时明确要求,加强校舍安全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把学校建成安全、牢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建筑。温家宝总理7次去北川中学,并在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对全国校舍特别是城乡中小学校舍进行一次安全检查,不符合要求的要尽快加固改造。中央政治局9位常委先后20多次赴地震灾区,几乎每次都要视察学校。中央政治局会议、政治局常委会议多次研究学校建设问题。国务院常务会议4次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时都对学校的灾后重建提出具体要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向全国人民做出承诺,即实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4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启动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决定,组成有12个部门参加的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体现了保障校舍安全的极端重要性。122、项目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项目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的《防震减灾法》、依法履行政府责任的具体行动。汶川特大地震后新修订的国家《防震减灾法》已于5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的《防震减灾法》明确规定,学校等已经建成的建设工程,“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或者抗震设防措施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抗震性能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这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应履行的责任。各级政府必须从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坚持依法行政的高度,认真贯彻《防震减灾法》,切实加强校舍安全鉴定和加固建设。3、项目的建设符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战略部署。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是中央作出的战略决策,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中小学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摇篮。校舍安全直接关系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学校校舍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大局。加快中小学危房改造,消除学校安全隐患,确保中小学校舍安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加快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3依据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屋鉴定机构的鉴定结果,对各类中小学校危房实施分类处置。B级危房:尽早维修,消除安全隐患,加强日常监控,保证房屋使用安全。C级危房:立即抢修,消除安全隐患,经验收合格,方可恢复使用。要指派专人加强监控,防止升级为D级危房。特别是对2001年以前砖混结构、房顶使用预制板建设的校舍要进行重点检查,采取加固等措施,消除安全隐患。D级危房:对没有维修价值的校舍,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拆除。暂不能拆除的不得改作他用,要在危房周边设置隔离带和警示标志,严禁师生进入。胶南市琅琊镇中心小学综合楼和11号、12号教学楼经胶南市建筑设计院鉴定为C级危房。因此,根据国家对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总体要求,亟需进行加固改造。综上所述,该项目符合国家和山西省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效益显著,建设是十分必要的。14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4.1地理位置琅琊镇中心小学位于琅琊镇驻地海城路5号,交通便利。4.2建设条件一、自然条件1、气候气象胶南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南段胶州湾畔,位于东经120。,北纬36。。西临黄海,北靠胶州市,东邻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临诸城市、五莲县和日照市。东北西南斜长79-25公里,东西宽62-36公里。总面积1894平方公里。胶南市地处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年日照时数平均2438小时,年平均降雨量776毫米,年平均气温12.3摄氏度,无霜期200天以上,优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胶南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优良生态环境。建设地的气象特征主要根据胶南市气象站的资料。胶南气象站距本区4公里,地理坐标北纬35。53,,东经120。00,
本文标题:加固工程可行性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8972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