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财政货币政策案例分析
经济学课程案例分析报告1财政货币政策案例分析姓名班级学号摘要:当今世界经济环境瞬息万变,各国政府在面对经济波动时纷纷主动干预经济,影响经济的能力趋于增强。近年来我国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的成功经验,加大了运用政策对宏观经济调控的力度,尤其是近年来面对亚洲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及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等状况。我国政府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干预的力度和广度是前所未有的。这期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此,本文就今年的财政货币政策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问题;对策一、案例内容2011年是经济形势异常复杂的一年。从国际上来看,国际金融危机再掀波澜、经济形势“哀鸿一片”、欧债危机深不见底。从国内来看,经济运行也起伏不断、中小企业融资难、人民币升值压力大等。面对充满诸多挑战和多变因素的经济环境,2012年中国经济走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2012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重要的一年,经济发展如何更是关系重大。其一从短期来看,通胀能不能得到有效的根本的抑制。2009年以后的这一轮通胀已经调头了,指标已经下来了。但是这种通胀的回落是不是具有稳定性,能不能持续,这是需要我们论证的。其二经济增速、回落能不能稳定在合理的区间,而不是过度的下滑、持续的下滑。怎么稳定增长,这是中期的任务。其三结构调整,比如需求结构、收入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依然不是很理想,这是长期任务。二、该案例存在的问题分析纵观我国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的历程,从建国后一直奉行的“双松”政策到1998年底起开始施行的历时近七年之久的“一积极,一稳健”的宏观政策,再到2005年我国政府开始奉行的“双稳健”政策,我国政府正是从实际出发,结合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的形势和国际经济动态的转变,审时度势,成功地完成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当前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出现的逆转以及已经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我国经济增长率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国际收支不平衡程度将有所缓和。同时,出口增长将回调,但幅度有限,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持续作用下,银行的流动性虽然比去年有所缓解,经济学课程案例分析报告2但仍然比较充裕,货币信贷仍然处于比较宽松的环境。在此背景下,继续实行“双稳健”组合似乎是我国2007年继续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的科学选择。其次,工业的过快增长引起的产能过剩问题。当前,在国民经济运行中,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向金融机构流入,另一方面是社会消费增长速度又远远慢于工业品的生产增长速度。再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引起的社会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当前,我国收入差距呈现全面扩大的趋势,既存在城乡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也存在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不同群体收入差距扩大问题。近几年来,我国消费不足实质是结构性消费不足,主要表现为城镇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居民消费不足。当前,我们面临的矛盾是,一方面,城镇的收入分配在向高收入群体集中,而高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在不断下降,他们将越来越多收入存在金融机构;另一方面城镇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民边际消费倾向高,但他们却无钱消费。如何将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公平地分配到不同收入群体,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民身上,让他们提高收入水平并增加消费,这是当前我国宏观政策的关键所在。从经济运行角度看,如何避免或消除经济运行中储蓄过剩、产能过剩和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不仅是近期宏观调控需要面对的,而且也是国家长期政策和制度安排需要考虑的。因此考虑到情况的变化,我们应该奉行“总体稳健、适度微调”的思路,在目前政策姿态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在力度上调整当前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组合对于当前经济形势以及给予解决的问题,我国实行了相关策略。三、启示及对策1.调整货币政策。首先,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调控仍有空间,适当时机还可进一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相应提高贷款利率;其次,金融机构应尽快调整资金使用结构,不断调低投资贷款比例,相应提高消费贷款比例,出台相关配套政策,积极推进住房抵押贷款、汽车、家电消费贷款、教育贷款、婚丧贷款等,鼓励居民贷款消费;再次,为了缓解资金流动性过剩的矛盾。另外,要鼓励企业走出去,在支持中国企业扩大对外投资的同时,商业银行还可以以代客境外理财的形式加大投资国际金融市场,以此缓解流动性过剩和因贸易盈余及FDI流入给央行带来的外汇储备增长压力。当前我国已根据情况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与去年我国货币政策总体上还是偏紧相比,今年我国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的要求,经济学课程案例分析报告3兼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国家重点在建项目、加强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强储备资产的投资和风险管理,提高投资收益。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发挥好融资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的投融资需求。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密切监控跨境资本流动,防范“热钱”流入。现实意义,牟取暴利,在逃避大量税收的同时,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2.调整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应从目前的偏紧(压缩国债发行规模、压缩赤字规模)状态向灵活状态调整,适当扩大政府的投资和消费。一方面,各级财政应进一步增加用于城镇低收入人群的贫困救济支出,进一步扩大救济覆盖面,继续提高他们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政府职员工资水平,并继续向有利于消费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基金,推动农民消费。专项基金从三方面筹措:其一,从每年财政增收部分中划出一定比例(比如财政增收的10%)的资金;其二,每年发行一笔新农村建设专项国债(比如每年500亿元);其三,从每年土地出让金中切出一块资金来。将这三块资金捆成一起,组成新农村建设专项基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并支持农业、农村生产能力建设,降低农民生存和发展成本,增加他们的收入,以刺激消费。当前我国已根据情况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们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而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预算法修正案草案,明确规定地方政府不能举债。与过去两年的积极财政政策相比,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在着力点上已进行调整。令人关注的是,对我国今年财政政策,会议提出了“结构性减税”内容。通过税制的调整与完善,我们可以为服务业、小微型企业等减负,以此促进经济的转型。在201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下,我们应扩大财政支出,而且通过增加“三农”、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的投资,不断扩大民生投入,可以反推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2012年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投资领域。3.其他方面的建议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降低城乡居民预期支出。当前,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偏低,储蓄倾向偏高,与我国教育、医疗、养老、失业扶助、贫困救济以及住房制度改革都有密切关系,要建立和完善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医疗、就业扶助、贫困救济经济学课程案例分析报告4和养老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提高政府对这些方面的支持力度,扩大城乡居民的受益范围,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必须着手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长期问题。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是由长期问题引起的,仅仅靠短期调控是不够的,还必须着手解决长期问题。因此,要解决投资过热、产能过剩、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还必须从长期制度安排方面入手。同时,在加快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过程中,要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高度警惕和监管国际投机资本流入国内,防止恶意炒作人民币,干扰我国汇率改革的进程。参考文献:[1]王建.2012中国经济何去何从[J].21世纪,2012(3)[2]霍文琦.2012中国经济:稳增长、控风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1.22[3]闫坤,刘陈杰.新一轮全球货币放松背景下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应对策略[N].中国财经报,2012.10.27[4]陈冰梅.2012年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分析[J].职业,2012(29)
本文标题:财政货币政策案例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021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