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声现象综合练习(含答案)
声现象综合练习教师:姚远1/9一、选择题1、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B.倒车雷达C.超声波清洗机D.真空罩中的闹钟2、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面对路人询问,只是招招手却默不作声,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角度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能在水中传播,会惊跑鱼儿(B)回答路人的询问会产生声波,而招手则不会产生声波(C)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水中传播(D)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不变3、上课时.老师听不清楚后排一位问学的发言.走近这位同学后就听清楚了.这主要是因为老师走近这位同学后接收到该同学声音的()A.音调变高B.音调变低C.响度变大D.响度变小4、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中,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C.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音,主要是通过音调辨别D.声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5、某电视台举办了这样一套综艺节目:众多知名歌手戴着各种面具蒙着脸在舞台上演唱自己从未唱过的歌,观众只凭声音来猜测演唱的是哪一位歌手。由于歌手故意将自己的声音进行了“包装”,观众猜测的难度较大。节目中,观众往往容易猜出自己最熟悉的歌手,是因为观众熟悉歌手唱歌时发出的声音的()A.音调B.频率C.响度D.音色6、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声现象综合练习教师:姚远2/97、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8、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军方配备了一种远程声波安保设备,该设备工作时可以产生高达150分贝的声音,尖锐的声响会让人耳感到刺痛,既可用作高音喇叭,也可用作非致命性武器驱散人群.关于该设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该设备产生的是超声波B.该设备产生的是次声波C.“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响度D.“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音调9、超声手术刀通过超声发射器,从不同方向向身体内的病变组织发射多束超声波,利用其能量准确“烧死”病变细胞,以下超声波的特点与该手术刀的治疗功能无关的是()A.方向性好B.穿透力强C.能量集中D.遇物反射10、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11、声波既传递“信息”,也传递“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A.用超声波碎石B.用声呐探海深C.利用B超做体检D.利用回声定位12、如图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能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A.频率较低的B.音调较高的C.能量较小的D.响度较小的13、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B.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声现象综合练习教师:姚远3/9C.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D.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14、噪声对人类有很大危害,保证工作和学习时,应控制噪声不超过()A.50分贝B.70分贝C.80分贝D.90分贝15、白天你的邻居装修房子十分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合理可行的()A.叫邻居不装修房子B.将家中音响声音开到最大C.赶快将家中的门窗光闭D.安装噪声监测装置1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宇航员能够进行交流,所以真空能够传声C.蝙蝠是靠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D.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调未变17、关于声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结石是利用声能够传递能量B.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声纹锁在只有房主说出暗语时,才能被打开,因为它能辨别声音的音调D.乐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噪声不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1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B.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C.航天员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D.“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声现象综合练习教师:姚远4/91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定相同B.我们可根据音色来分辨同学们的讲话声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二、填空题20、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产生的,并通过传入我们耳中的。运动员21、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遥控下成功撞月.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次无声的撞击,原因是.22、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侧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水的深度是6.75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则侧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秒才能接收到信号.23、今年“六一”文艺演出,邵阳市资江小学两位女生表演的“古筝二人奏”震撼全场观众.悦耳动听的古筝是由于古筝琴弦的产生的.24、声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响度、和音色,锣鼓声声震天响是指较大.25、在打击鼓和拉二胡的过程中:(1)鼓声和二胡声分别是____和____振动发出的;(2)打击鼓的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是因为鼓面____增大,鼓声的____增大;(3)演奏前,调弦的目的是调整____;(4)我们能区别鼓声和二胡声,是根据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不同;声现象综合练习教师:姚远5/926、如图所示是用带孔的竹管与药瓶制成的简易乐器,吹奏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的____产生的,用手按住不同的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27、我们在打电话时能听出是妈妈的声音,这是根据乐音三要素中的____来判断的;如果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真空罩里,我们就听不到闹钟的声音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28、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处于雷雨天气,为防止受雷击(选填“应避免”或“不须避免”)在空旷处打伞行走.下雨时,太空中传来震耳朵雷声.雷声的大小用(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描述.29、如图,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30、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教室,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____.课堂上有的教师利用扩音器上课,这是为了增加声音的____.3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如图是工人师傅用螺丝刀探听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的做法,该现象说明可以传声;通过听到的声音可以判断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32、汽车关门后,乘客在里面说话,外面的人很难听见,是从途径减少了噪声;市区禁止汽车鸣笛是从途径减少噪声.33、2016年5月29日,南宁市获评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市区里,大量的树木可以在减弱噪声(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从而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安静.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产生的.34、中考英语听力测试时,清晰的朗读声是通过传入耳朵的;考试期间,考场周围禁鸣喇叭,这是在处减弱噪声.35、“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1)调小音量,属于在处减弱噪声;(2)社区居民关闭门窗,属于在中减弱噪声.声现象综合练习教师:姚远6/936、小明喜欢利用pad听歌,根据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就判断出是哪位歌手;音量太大会使耳膜受损,说明声能传递(“信息”或“能量”),为此需要减小声音的(“音调”、“响度”或“音色”).37、如图是人和一些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他们所发出的声音都是由于发声部位而产生的.地震前通有次声波产生,人、海豚和大象能最先感觉到的是.三、实验,探究题38、在探究“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过程中,小亮用肥皂膜代替人耳鼓膜进行了如下实验:(1)当喇叭发声时,观察肥皂膜出现的现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2)当喇叭发声的响度变大时,肥皂膜振动幅度变大,这说明声音的响度跟____有关.(3)当喇叭发声的强弱不变时,肥皂膜与喇叭之间的距离越近,肥皂膜的振动幅度越大,直至破裂,由此可以联想到声音的响度跟____有关.具体关系是____.(4)该实验还能表明声音能传递___.四、计算题39、某人在长铁管一端猛敲击一下,在长铁管另一端人听到两次声音间隔为0.4s,求长铁管的长度?(声音在空气中、钢铁中传播速度分别是340m/s、5200m/s)40、被誉为“亚洲第一井”的科学钻井工程是一口设计直径为156mm、深5000m,用于地下科学研究的深井.若在工程进行中测量钻井深度,从井口向下发射平均速度为340m/s的超声波,20s后接收到回波,则井的实际深度为多少?声现象综合练习教师:姚远7/9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A3、C4、B5、D6、B7、C8、C9、D10、D11、A12、A.13、D14、B15、C16、A17、A18、B19、B二、填空题20、振动空气21故答案为:月球上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22、故答案为:液体;9.23、振动24、故答案为:音调;响度.25、鼓面弦振幅响度音调音色26、振动音调27、音色真空不能传播声音28、故答案为:应避免;响度.29、【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分析】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而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解答】解:轻拨与重拨钢尺,会导致钢尺振动幅度不同,响度就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声音调不同.故答案为:响度;音调.30、信息响度声现象综合练习教师:姚远8/931、32、故答案为: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产生.33、【分析】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解答】解:市区里,大量的树木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故答案为:传播过程中;振动.【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噪声的产生及特点,以及生活中减弱噪声的做法,属基础题.34、【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1)声音靠介质传播,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2)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1)声音靠介质传播,清晰的朗读声是通过空气传入耳朵的;(2)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答案为:空气;声源.35、【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解答】解:跳舞时:调小音量,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答案为:声源;传播过程.36、故答案为:音色;能量;响度.37、故答案为:振动;次声波.三、实验,探究题38、肥皂膜左右振动声现象综合练习教师:姚远9/9振幅与声源的距离距离声源越近,响度越大能量_四、计算题39、【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分析】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t=求出声音在空气与铁中的传播时间,根据两次声响相隔0.4s列出等式,即可求出铁轨的长度.【解答】解:设铁管的长度是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是:t1==①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时间是:t2==②因为声音在空气中需要
本文标题:声现象综合练习(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028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