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述职报告 > 高三政治课件09年高考文科综合政治考试说明解读高三政治课件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制定的09年浙江新课程高考《考试说明》规定了考试的性质、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考核的目标要求范围等,这不仅是我省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也为高三的复习指明了方向。学习和研究《考试说明》,了解考试说明中对能力的要求,弄清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考查的知识点的范围,特别是分析和研究考试说明中的参考卷,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新课程高考的命题思路,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考试说明》的重要地位1、单元后的“综合探究”要不要复习?《政治生活》中有2个“综合探究”列入考试说明第二单元3.政府的权威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第四单元走和平发展的道路2、新版教材中新增或改编的知识要不要复习根据党和政府现阶段重大方针政策调整的内容要复习,其它的就不用复习《经济生活》在的“效率与公平”、“科学发展观”,属于根据党和政府现阶段重大方针政策调整的内容,要根据新教材的内容进行复习《文化生活》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作要求考试说明中列到的要复习,其它的就不用复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山东、宁夏07年就考了,浙江今年删除了,可能是考虑到学生的负担)二、09《考试说明》政治部分的特点平稳过渡适度调整有待完善(一)平稳过渡1.关于“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08与09表述一样2.关于“能力目标”1.获取和解读信息2.调动和运用知识3.描述和阐释事物4.论证和探讨问题08全国09浙江一字之差探究的要求显然比探讨更高1.获取和解读信息2.调动和运用知识3.描述和阐释事物4.论证和探究问题探究也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3.关于“题型分值”选择题:题号24—35,共12题,48分综合题:2大题,5小问,52分5.关于“组卷顺序”试题总分不变题型分值不变试题顺序和摆放位置基本不变结论:平稳过渡4.关于宏观“知识范围”学科专业知识时事政治(二)适度调整1、编排顺序与08考纲不同内容编排08全国09浙江Ⅰ考试性质考试性质Ⅱ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Ⅲ命题指导思想考核目标、要求和范围Ⅳ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参考试卷及答案Ⅴ题型示例2、考核目标“要求”的呈现方式和具体界定的不同09浙江《考试说明》中政治部分考核目标“要求”的呈现方式和具体界定与09年全国高考招生考试大纲(政治新课标)相同,但与08年全国高考招生考试大纲不同。目标\要求ⅠⅡⅢ获取和解读信息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调动和运用知识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相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描述和阐释事物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论证和探讨问题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创新性思维。(1)08考核目标“要求”的呈现方式和具体界定(一)获取和解读信息1.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2.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3.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二)调动和运用知识1.能够根据从题目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作出必要的判断。2.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3.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用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三)描述和阐释事物1.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2.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3.综合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四)论证和探究问题1.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2.综合使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提出比较必要的论据,论证和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3.能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2)09考核目标“要求”的呈现方式和具体界定界定更具体,指向更明确3、卷Ⅱ中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政、史、地三科基本分开,没有往届高考中政、史、地三科综合的39题,采用政史地各两道学科内综合题的形式.题目的数量也因此有39题增加到41题,政治的综合题是40、41两题。加大了题量,也增加了难度。从我们几次模拟考的情况看,学生往往这最后两题来不及做,这当然有前面地理、历史题目难的原因,但题目增加导致阅读量的增加和对考试时间的分配不平衡也是一个原因。宁夏卷政治的选择题、综合题排列在中间政治选择题、综合题年年都排列在最后,好象没有人提出异议4、考试范围的变化由于新旧课程的结构、体系不同,所涉及的学科专业知识变化很大学科知识08全国09浙江新课标09全国新课标名称知识点名称知识点知识点经济常识57经济生活6883哲学常识66生活与哲学6279政治常识44政治生活4751文化生活3443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32经济学常识25法律常识36合计31677304(1)知识条目明显增多(2)对教材内容的整合考纲知识条目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或调整的地方,是命题者认为比较重要的地方,带有纠正教材和指导教学的目的,复习时要加以重视。比较明显的有2处。(2)财政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宏观调控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一是财政的作用。对财政的作用09浙江省考试说明所列的知识条目既不同于现在高三的教材,也不同于现在高一的教材,又不同于09全国政治新课标的考试大纲。现高三的教材集中力量办大事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促使经济平稳运行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有保障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现高一的教材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09全国新课标《哲学与生活》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2个原理放到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这一个方法论下面去讲。我认为,这是教材编写上的混乱。这次考试说明中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做为2个知识条目进行了单列,显然是对教材编写的纠正。二是“主次要矛盾的关系”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对征求意见稿知识点的调整,反映了命题者的意图,特别是新增的知识条目,我们在复习中要特别引起重视(3)新增删的知识条目经济生活删除条目新增条目商品的基本属性金属货币发展生产力的途径纳税人与负税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主要措施收入分配对效率的影响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简要说明目前我国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的?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议是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只有加强宏观调控,才能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市场作用的消极影响,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目前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目的保经济增长,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议是发展。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我国经济遭受冲击日益显现的背景下,中国宏观调控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是保障民生,维护民利,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只有不断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才能做到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面对日趋严峻金融危机,我国政府统筹兼顾,出台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有利于扩内需,保增长。政治生活删除条目新增条目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我国政府的作用人大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文化生活删除条目调整条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正确对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哲学与生活删除条目新增条目唯心主义及其形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生的价值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及其根本观点创新意识价值与人的价值国家与国际组织删除条目新增条目民主与专政无经济学常识删除条目新增条目无无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删除条目新增条目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作用合同的含义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实际违约的含义及种类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的原则非婚生子女、合法收养关系的法律保护诉讼证据的含义民事诉讼中的举证原则和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口头的形式要约承诺劳动者的维权途径举证责任(三)有待完善1、没有命题的指导思想09浙江考试说明政治部分没有命题指导思想的表述08全国考纲09全国新课标考纲命题指导思想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考生体现在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没有《教学指导意见》的依据《浙江省新课改高考方案》规定:“语文、数学(文科/理科)、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和《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公布的内容范围命题,不超出《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的相应科目的必修模块和指定选修模块(IA)的范围。”“自选模块考试依据教育部《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公布的内容范围命题,不超出相关课程《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的自主选修模块(IB)的范围。”除政治、历史外,其它学科在考试说明中都有“不超出《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的相应科目的必修模块和指定选修模块(IA)的范围。”的表述。是疏忽?还是范围有可能超出《教学指导意见》?3、难度比重和范围比重没有明确08全国考纲有“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这样的表述。选择题综合题总分试题分部分值试题分部分值100分经济生活24-28,共5题20分41(1)题10分30分政治生活34,共1题4分40(1)题10分14分文化生活33,共1题4分40(2)题12分16分生活与哲学29-32,共4题16分41(3)题10分26分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35,共1题4分41(2)题10分14分参考卷范围比重在省考试院进行调测之前,已经有杭州的朋友告诉我,分值比重是:经济生活(30%)、政治生活(15%)、文化生活(15%)、生活与哲学(25%)、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15%),调测卷出来后,基本与上述分值比重是一致的,相信今年的高考就是按这样的比重命题,但这一点在考试说明中没有加以明确。4、考试知识条目的掌握要求不明语文的考试知识条目有“识记、正确书写、正确使用、判断、评价、理解、分析、探究”等掌握的要求数学的考试知识条目有“了解、理解、能简单应用、会用、掌握”等的要求政、史、地只有知识条目,没有掌握的要求.每一个条目要掌握到什么程度不清楚.2009年江苏省高考政治考试说明对知识条目有明确的掌握要求:(1)生产与经济制度分析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理解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和意义了解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本文标题:高三政治课件09年高考文科综合政治考试说明解读高三政治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061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