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研管理制度教学示范与助教制度1、教研员(骨干教师)示范课是学科教学的范例,对推广先进教学模式,提高全镇课堂教学整体水平有重大的指导作用。2、教研员每学年至少要上8次示范课,并进行相应的说课或业务专题讲座。3、各学科示范课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教研员必须精心准备,保证观摩学习的效果。4、教研员要认真组织好示范课的观摩学习,做好评课工作,相关材料要及时存档。5、教研员外出学习,回到本单位应上汇报课、研讨课、移植课等,促进教研水平的提高。6、教研员要通过专题报告、示范观摩、经验交流、跟进指导以及培养骨干和树立典型等方式,做好教学引领工作。7、教研员组织好本区域内送课助教、结对帮扶、联片教研、讲师团等为手段的薄弱学校帮扶机制,推动教研、教改均衡发展。8、教研员要指导好本学科骨干教师上好公开课、研讨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给他们提供锻炼机会。跟进式教学指导制度1、各单位要建立各级教研机构跟进式教学指导制度,成立领导小组,各学科教研员要发挥骨干教师、教学示范学校和联系校的作用,组织骨干教师基于教育教学中的普遍问题,定期开展网上教师研修、交流活动。2、通过跟进式教学指导,以以加强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动”的良好局面。3、跟进式指导要从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对教育新理论,新知识的学习,通过多种途径使教师在业务素养和教书育人的实际工作能力方面得到提高。在此基础上,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骨干教师。4、采取“定期指导——即时反馈”的指导策略,重点围绕班级管理与课堂教学两方面,即当天进行面对面点评,指出一个进步点、提出一个问题点、给出一个建议点、点明一个成长点,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指导。5、各学校要为每一位青年教师配备一名指导教师,实施跟踪带教指导,通过师徒之间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互相切磋,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使其迅速入门到胜任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师傅:要做到“三带”:带师魂──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带师能──掌握教育教学基础知识与技能;带师德──育德之道,为人师表。徒弟:要做到“三学”:学思想──教育教学理念;学做人──为人处事,为善、求真;学本领──教育教学基本功。6、学科教研员要每学期至少2次对学科组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方面进行一对一对的跟踪检查与指导,加强教师的日常工作管理。7、教研员要参加学科组的课例研究活动,听课后,组织听课教师共同切磋研讨,执教老师再根据教研员和与会教师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完善和提升,实施二次备课和上课,在教研员的指导下共同总结反思二次听课、评课中的经验与不足,从而总结形成规律性的成果。使学科教师有了高端的引领、思维的碰撞、理论的升华。教研活动开展管理规定1、每学期初,教研员结合学科实际制订全镇学科教研工作计划,学校教导处制订学校教研工作计划,学校教研组长制订本学期学科教研活动计划。2、教师应准时参加教研活动,不无故缺席,因故不能参加活动,应向教研组长事先请假,要做好统计,在活动时,要引导教师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努力形成争论、探究、团结的教研气氛。3、教研活动应遵循“确定专题,学习理论,独立实践,集体评讲,总结提高”的原则,教研员要按教研计划分步实施,注意环环紧扣,突出主题,形成系列的原则,不断提高教研活动质量。4、教研活动的重点应放在帮助教师掌握教材、驾驭教材上,同时,教研组长要有计划、有意识地把德育、科学的学习方法等因素渗透在每次教研活动中。5、要有目的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做到有计划、有专题、有实验、有总结、有记录。把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以研促教,以教带研,对研究的课题要持之以恒,不断总结,不断提高。6、教导处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观摩课或一次研究课,共同探讨课堂教学艺术。7、教研组长要有计划地在本区内开展相互听课、相互评课的活动,通过听课和以教育理论为依据的研讨活动,促使教师不断改革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9、要有计划地在本镇内开展相互听课、相互评课的活动,通过听课和以教育理论为依据的严格评课,促使教师不断改革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10、学期结束时,要把本学期在活动中产生的相关资料统一上交存档。网络教研活动管理规定为了更好地推进学科教研,让一线教师们在网络环境下实施有效教研,增加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机会,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决定采取网络教研与实际教研相结合的教研方式,丰富学科教师的教研活动。现根据我镇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网络教研制度。1、重视建立网络教研平台,完善学校网站,设立相关栏目为教师网上教研创造条件,并及时组织进行有关培训。2、成立组织机构,负责组织与指导各个学校网络教研活动,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网络教研技术培训,提高网络教研技术水平。3、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设备的作用,不断完善信息技术系统的建设,为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教研提供支持。4、学校每月统计一次教师参与网络教研、投稿情况,并公布教师投稿的数量,期末进行评价表彰。5、教研员要积极利用网络教研平台发起网络教研活动,多措并举,切实保障教研实效。6、学校教导处、教研组要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努力构建网络教研氛围。7、全体教师要积极参加网络教研,按规定完成网络教研任务。教干参加教研制度一、学校教干部要包靠教研组,要及时参加分片联研、教材通研、听评课、集体备课等教学研究活动。二、学校教干在参加活动时必须有所准备,要熟悉有关教材和教师一起钻研教材。三、学校教干在参加活动后,要和教师交换意见,肯定成绩,指出缺点,研究改进的方法,并向教研组提出建议。四、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情况,全面指导教研组的工作。五、学校教干要积极利用网络,通过个人教育博客与教师交流。教师学习制度为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落实新课改精神,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教师主动、探究、合作地进行学习,促进教师形成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一、学习原则采用集体统一学习与教师自学相结合的原则。集体学习以课改的新动向,当前的重点与焦点问题为主;教师自学以集体统一学习的内容为导向,并注意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的搞好学习。二、学习内容1、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课程标准》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实施方案》,上级教育部门有关新课改的文件、关于课改的教育理论、学术报告等。2、教研室每月一荐推荐学习内容,每月初通过网络开始学习,月底将学习体会发表自己的教育博客上。三、学习的要求1、集中学习要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定学习内容。要做到“备、记、论、感”相结合。“备”即学习要提前做好准备,主讲人提前备好课;“记”即记笔记,记好课改理论学习笔记;“论”即讨论、辩论,一般分组进行;“感”即写感想,每人在学习之后,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2、教导处对各小组教师的学习活动有组织、监督的责任。3、教师自学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报刊学习,也可通过请教别人学习等。4、教师自学的内容要做到丰富多彩,时空范围要广要大,以做到借它山之石攻玉。5、参学教师必须有专门的笔记本,认真做好笔记,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写好教学反思或心得体会。四、落实措施1、学校积极组织教师结合教学过程进行校本培训,认真落实教体局统一规划的师资培训工作。2、学校要经常派老师外出学习和请县教研员或教科研部门的专家学者来校指导,从理论上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3、集体学习活动由教导处统一组织协调落实。4、学习笔记由各组长、教导处双层检查验收。5、教导处对教师课改理念学习笔记定期检查,并将结果记入教师全过程量化。6、学校统一命题,每学期举行一次课改理念测试,并记入教师量化成绩。7、学校利用多种形式组织教师互相交流学习。要积极参与听课、评课活动,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要积极参与本学科或其它学科的课题研究。要积极参与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并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参加学校、上级组织的优质课、教学能手评选,人人争当教学能手。8、总结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撰写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论文,开发具有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新教师培养制度为促进新教师的培养和快速成长,使新教师尽快适应学校教育教学等工作,尽早能在教育教学上能独挡一面,在教学科研上成为主力和骨干,快出成果、多出成果。特制定本制度。1、为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学校要为每位新教师配置了一至两位教师结成对子,专门指导他们的教学工作。2、凡是新分配或新调入我校的教师,必须首先学习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使他们了解相关要求,并能按要求工作。3、新教师第一学期内首先必须在组内听课、学习,认真备课、试教,先在组内上一节组内研讨课;再在年段内上一节展示课,并进行说课、评课、反思等环节促使他们提高。4、凡是新调入的教师,都要求上过关课。经过反复备课、改课、试教,再上过关课,如不能过关,则需要再上,直到过关为止。5、“一课多上”制度。新教师通过多次在不同的平行班教学同一内容的形式,通过备课、议课、上课、评课、反思、再上课、再反思的螺旋上升过程,促进新教师全面提高自己,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使一大批新教师迅速成长为教学能手和骨干。青年教师培养制度1、培养一支师德优良、数量足够、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办学水平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青年教师富有朝气和活力,是教育教学的主力军。建立行之有效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促进全体青年教师不断成长,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2、学校要关心鼓励青年教师在政治上争取进步,教育他们坚持党的基础的师德教育,大力倡导敬业、爱生、奉献的精神。3、青年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虚心学习,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学能力。4、青年教师的培养目标是:一年熟悉,二年独立,三年达标,五年成骨干,十年出成果。5、学校安排有经验和具有较高教育水平和能力的教师作为新分配或调入的青年教师的指导师,实行师徒结对。6、每年教师每学期至少要听带教老师二十节课。带教教师每学期至少要听青年教师六节课,并进行指导评课。带教老师审阅青年教师的教案并进行指导,青年教师要虚心向带教老师学习,请教。7、每学期青年教师要开一节公开汇报课,指定同组老师讲评指导。8、教龄在五年以下的青年教师必须重视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和业务水平的提高。骨干教师培养制度一、指导思想骨干教师包括教学能手、教学新秀、教育名师,他们是学校师资队伍的中流砥柱。为了更好地构建学校教师发展的平台,坚持“以人为本、理力并举”的管理宗旨,凸现“依法治校、以德立校、以情育人、主动发展”的办校理念,积极推进“名师工程”,通过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的培养强化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力争让优秀教师尽快脱颖而出,成为能实践、善研究、懂创新的新型教师,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二、培养范围已获得县级以上(含县级)课堂教学比赛一二等奖、参加过县级以上(含市级)公开课、观摩课、获得县级(含县级)以上教学能手、教学新秀、沂蒙名师称号的教学骨干教师,均列入骨干教师培养的范围。三、培养目标完善师资培养的有效机制,使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精湛的教学技艺,掌握和运用教科研前沿的成果,创造性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并能不断完善、发展自我。1、教师努力目标学生尊敬的人,家长放心的人,群体认可的人,实绩突出的人。最终实现四高、四转化。(1)由“接受型”转变为“开拓型”,教师应主动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主动迎接新科技的挑战,主动开拓自己发展领域。(2)由“单一型”转变为“复合型”,教师从只会一门学科转到教多种课程。(3)由“经验型”转变为“科研型”,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法,掌握科研方法,对先进的教育策略有研究、选择、运用的能力。(4)由“同类型”转变为“特色型”,教师应改变统一的教学风格,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自我,形成独特的教学特色,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2、教师发展方向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沂蒙名师。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方面能为人师(起榜样作用);教学方面一专多能
本文标题:教研管理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07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