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3--带上她的眼睛
123带上她的眼睛学习目标:1、浏览课文,把握故事内容,理解本文构思的妙处。2、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理解文中人物的探险精神和牺牲精神,理解作者表达的主旨。学习重难点:重点:1、浏览课文,把握故事内容,理解本文构思的妙处。2、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难点:文章多处设置悬念、伏笔照应,体会文章构思的妙处。学法指导:1、《带上她的眼睛》是当代科幻大家刘慈欣的名作,这篇小说想象奇特,文字优美,内容感人,构思巧妙,读来令人兴趣盎然。作者很会讲故事,尤其善于制造悬念,文中多处设置悬念、伏笔照应,最后的谜底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2、科幻小说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课文也体现了这一特点。阅读中,要注意感受作者非凡的想象力,从中汲取养分,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导入新课《三体》系列长篇科幻小说大家读过吗?回眸2015年,中国科幻小说界最吸引眼球的作品就是这部《三体》。作品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说到《三体》,就一定要提到作者——谁啊?对,它的作者是刘慈欣。今天就让我们一道走进他的另一篇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来感受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交相辉映的无穷魅力……二、自主学习目标导学一:速读课文,自主解决文章生字生词。1、作者、作品简介。2、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多媒体展示PPT)A、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点缀.()迟钝.()闲暇.()心有灵犀.()B、解释下列词语。点缀:朦胧:凸现:不期而至:心有灵犀:3、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三、合作探究目标导学二:浏览课文,把握故事内容,理解本文构思的妙处。1、作者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明确:“我”带着一副“传感眼镜”去度假,感到小姑娘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后来才明白她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我”带着她的眼睛让她最后一次见到、感受到地面上的美好事物,她被永远留在了地底下。(从“我”的角度概括)追问:还有没有别的概括方式?2明确:人类使用探地飞船深入地球内部进行探险,“落日六号”在航行中失事,下沉到地心,船上只剩下一名年轻的女领航员,她只能在封闭的地心度过余生,并按照计划继续研究,力求为后人留下资料。(从小姑娘的角度概括)2、这篇小说想象奇特,构思巧妙,读来令人兴趣盎然。作者很会讲故事,尤其善于制造悬念,文中多处埋下伏笔,最后的谜底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请大家找出文中的“悬念”“伏笔”及“照应”的语句,并体会构思的妙处。【学法指导】“悬念”,就是通过对情节做悬而未决和结局难料的安排,以引起读者急欲知其结果的迫切期待心理的一种写作技巧。“伏笔”是指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出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伏笔”之后一般有照应,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上挂下联,结构严谨。明确:设悬:①“我要去度假,主任让我再带一双眼睛去”,开头就设下悬念,为什么能带眼睛?她是谁呢?设悬:②“我问她想去哪里。这个决定对她似乎很艰难,她的双手在太空服的手套里,握在胸前,双眼半闭着,似乎认为地球在我们这次短暂的旅行后就要爆炸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设悬:③“‘你那儿很热吧?’我想起了从屏幕上看到的她那窄小的控制舱和隔热系统异常发达的太空服。”她在什么地方呢?设悬:④“她渴望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丛中跃动的每一缕阳光;一条突然出现的小溪,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都会令她激动不已……我感到,她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她为什么对这个世界的情感已丰富到不正常的程度?⑤伏笔:“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照应:“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⑥伏笔:“她面前有一支失重的铅笔飘在空中。”照应:“除了太空,还有一个地方会失重!!”⑦伏笔:“热,热得像……地狱。”照应:“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⑧伏笔:“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照应:“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总结:作者通过大量的设悬、伏笔和照应,使情节的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当谜团揭开后,人们会在恍然大悟之余,陷入深深的回味与反思。3、如何理解小说中的“我”和小姑娘这两个人物形象?明确:小说的主要人物是“我”与“她”(小姑娘)。“我”是小说的叙事者,也是小说中“行动着”的人,起着串联情节的作用。“我”的性格既有开朗热情的一面,也有灰色伤感的另一面,内心深处的悲悯情怀,使“我”这个形象更加丰满。小姑娘作为地航飞船的领航员,身处险境而不惊恐,不慌乱,还不告诉“我”自己所处的位置,不倾诉自己的郁闷,以大无畏的精神继续坚守岗位,不仅表现出勇敢、乐观坚韧的品质,更带有一种悲壮的英雄主义色彩。目标导学三: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本文是一篇科幻小说,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科学预见,试找出来加以分析。3【学法指导】科幻小说,即科学幻想小说,是一种起源于近代西方的文学体裁,在尊重科学结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而创作出的文艺,一般认为优秀的科幻小说须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科幻小说是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例句:①所谓眼睛就是一副传感眼镜,当你戴上它时,你所看到的一切图像由超高频信息波发射出去,可以被远方的另一个戴同样传感眼镜的人接收到,于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带着他的眼睛一样;它还能通过采集戴着它的人的脑电波,把触觉和味觉一同发射出去。②“落日工程”是一系列的探险航行,它的航行程序同航天中心的其他航行几乎一样。唯一不同的是,“落日”飞船不是飞向太空,而是潜入地球深处。③好在“落日六号”主舱的船体是可靠的,船上的中微子通讯系统仍和地面控制中心保持着完好的联系。以后的一年中,“落日六号”航行组仍坚持工作,把从地核中得到的大量宝贵资料发送到地面。④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个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飞船上有一个中微子传感眼镜,这个装置使她同地面世界多少保持着一些感性的联系。⑤“落日六号”的中子材料外壳足以抵抗地心的巨大压力,而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至80年。2、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丰富想象力,试找出来加以分析。例句:①我记得“落日一号”发射时的情景。那时正是深夜,吐鲁番盆地的中央出现了一个如小太阳般的火球,当火球暗下来时,“落日一号”已潜入地层。只在潜入点留下了一个岩浆的小湖泊,发出耀眼的红光。那一夜,在几百公里外都能感到飞船穿过地层时传到大地上的微微振动。②“落日工程”的前五艘飞船都成功地完成了地层航行,安全返回地面。“落日六号”的航行开始很顺利,但在飞船航行15小时40分钟时,警报出现了。从地层雷达的探测中得知,航行区的物质密度急剧增高,物质成分由硅酸盐类突然变为以铁镍为主的金属,物质状态也由固态变为液态。飞船显然误入了地核区域,“落日六号”立刻紧急转向,企图冲出这个危险区域。当飞船在远大于设计密度和设计压力的液态铁镍中转向时,发动机与主舱结合部断裂,失去发动机的飞船在地层中失去了动力,“落日六号”在业态的地和物质中向地心沉下去。③飞船被裹在6000千公里厚的物质中,船外别说空气和生命,连空间都没有,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它们密密地挤在“落日六号”的周围,密得只有中微子才能穿过,“落日六号”是处于一个巨大的炼钢炉中!④“落日六号”内部已完全处于失重状态,飞船已下沉到6300公里深处,那里是地球的最深处,她是第一个到达地心的人。3、结合以上分析,你认为科幻小说有哪些特点?明确:合理的科学预见和丰富的想象力是科幻小说的特点。(科学与幻想相结合,科学性和文学性是科幻小说的特点)四、课堂小结本文视角独特,通过“我”的见闻,讲述了一个震撼心灵的故事。文中叙事一波三折,多处设置悬念、伏笔照应,意料之外而在情理之中,把充满创意的科学幻想用清新而充满诗意的语言表现出来,是“科学技术”和“人文科学”的完美结合。4附:板书设计:设悬“我”带上她的眼睛在草原旅行释悬“落日六号”潜入地球深处,小姑娘献身科学带上她的眼睛设置悬念作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伏笔、照应作用:前后呼应、结构严谨科幻小说特点:合理的科学预见和丰富的想象力本文特色:“科学技术”和“人文科学”的完美结合
本文标题:23--带上她的眼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082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