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上海高中历史复习资料第二分册完整版
校训:志存高远,自强不息——苏步青历史第二分册资料第六版2015.1第1页共9页写在最前:本资料原始版本来自于互联网,经大幅度增加修改内容和深度优化排版后发布于互联网,版权归修改作者所有,不推荐再次修改电子版本(将严重影响排版)。由于本资料最初编写目的仅为让修改作者更好地复习历史学科,结合上课笔记编成,故本资料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同学的复习计划,敬请原谅。2015年1月起本资料的所有权利转交给第二修改作者黄珍妮。第二分册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A】原始农耕:时间: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距今10000年前后—距今7000年左右)标志:栽培谷物和驯养牲畜。意义:①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北粟南稻)②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文明创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③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④为人们提供了维持供给的粮食来源,使比较稳定的居住有了保障。[姜寨遗址特征:共同耕作,平均分配(表明当时还处在原始社会阶段)]。【A】中华文明的起源:时间:最迟至今5000-4000年前。地点:主要为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特点: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多元的)。传播形式:神话传说、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有巢氏:教人造房。伏羲氏:渔网。神农氏:中药、医学。第二课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文献表现天下为公→天下为家公有制→私有制选贤与能→大人世及以为礼禅让制→世袭制大同之世→小康之世原始社会→阶级社会→城郭郭沟池以为固→国家的基本特征注:夏朝历史尚不是信史。《礼记·礼运》中的夏朝前21世纪前期。BC2070(?)—BC1600年。【A】二里头文化与夏史探究:【A】二里头文化遗址(河南偃师):是时间与地域上与夏朝最吻合。宫殿式建筑的出现,说明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已很明显。已进入青铜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大多属于礼器和祭器,社会等级森严,对鬼神的敬畏。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量文化遗迹和遗物,为夏史探究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料。农具→以农业为主。国家的基本特征:①设官分职,设各种专职的文武官员②一定数量的军队,设置了监狱③制定刑法以镇压反抗者校训:志存高远,自强不息——苏步青历史第二分册资料第六版2015.1第2页共9页第三课商朝与青铜文化商汤BC1600建立—纣王商桀BC1046年灭亡。内外服制:【B】信史:商朝已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A】方国联:商与周边方国存在着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商王是方国联盟的共主,方国则臣服或归附于商。【A】青铜时代:商朝青铜器的特征:特点:工艺成熟、制作精美。数量众多,礼器为主。代表作:司母戊鼎。功能:礼器祭器①显示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②沟通天地、支持政治权利。【A】甲骨文:商朝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它是商人在甲骨上用来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甲骨文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第四课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封邦建国:【A】西周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军队发起对商的进攻,在商都郊外牧野打败商军,商纣王兵败自杀。商朝灭亡后,武王建立了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A】封邦建国制:目的:为了对新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统治。内容:①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②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功效: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结果:①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②提高了王权的地位,周王成为“天下”的共主。【A】周公“制礼作乐”:周公辅政七年,政绩斐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制定礼乐制度。礼起源于原始先民的习俗仪式,后逐渐演变为人们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周公制定礼乐制度,将礼的规范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以显示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的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周公又创作舞乐,史诗与音乐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礼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周公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把礼的重心从神事转到了人事,把真理看作是统治者寻“德治”的重要内容。周公认为,殷人耽于逸乐,所以失去天命,周人勤俭有德,最终获得了天命。“皇天无亲,唯德是谱,上天神灵不偏不倚,只佑祝有德之人,依据人们是否有德来判定天命的归属。这套“敬天保民”的新思想,对后世的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专用于王室和贵族的礼典、祭祀等重要活动校训:志存高远,自强不息——苏步青历史第二分册资料第六版2015.1第3页共9页第五课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B】社会大变革:东周的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河南洛阳),后人把迁都后的周朝称为“东周”。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社会动荡,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变化。最深刻的变革来自于经济领域。以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改革,在战国时达到高峰,改革范围扩大到官员、行政、财政、赋税、户籍、法律等。【B】百家争鸣:当社会转型之时,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士”最为活跃。他们对变革的态度不同,思考方向各异,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提出各不相同的方案。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先秦诸子的思想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法道三家。思想:百家争鸣,治国救世。风气:争功逐利。儒家:创始人:孔子。核心观念:“仁”。理念“仁者爱仁”,“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试图以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孟子由“仁”发展出“仁政”。荀子熔礼、法于一炉,其学生韩非子李斯由此而走向法家。法家(韩非、李斯):法家兴起于战国初期。法家正面肯定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以提供“法治”为特色,倡导接近的功利主义,主张实行君主集权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作,富国强兵,受到当政者的欢迎。然而其提倡专制独断,严刑峻法等,消极面十分明显。道家:始祖: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辩证法思想、事物恒变、矛盾对立。孔子仁孟子仁政荀子礼法合一校训:志存高远,自强不息——苏步青历史第二分册资料第六版2015.1第4页共9页第六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从列国分争到秦统一:【A】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韩魏。【A】商鞅变法:富国强兵,兼并天下(秦孝公时期)。措施:①废除井田制度。②废除世卿世禄。③开创奖励农耕。④郡县制。⑤什伍连坐。PS:其他国家也有类似的改革,但是都“人亡政息”。目的:使秦由弱变强。【A】大一统帝国的建立时间: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B】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中央集权体制:为了巩固新建的中央集权体制,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定文字等,此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造驰道与直道(保证政令的畅通);建筑长城(抵御匈奴侵扰);开边移民(充实边地实力);焚书坑儒(统一思想舆论)。评价:①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②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有利于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抗击外部入侵,维持社会稳定。③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加速了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引发农民揭竿而起,最终导致秦朝短命而亡。【B】秦朝短命而亡的原因:①秦的暴政,役重、税重、法酷。②用打天下的经验治理天下并不适应社会的需要(缺乏统治经验)。③沿用旧政,如戍边问题。④统治集团争权夺利(内斗)。⑤六国臣民对秦朝的分离倾向(刘邦、项羽)。⑥陈胜、吴广起义。校训:志存高远,自强不息——苏步青历史第二分册资料第六版2015.1第5页共9页第七课秦末农民起义秦的暴政:①秦律名目繁多,诛罚苛刻,横征暴敛,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②秦朝统治者不能审时度势,改弦易辙,仍一味重功利、恃酷法,最终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③统治者仍忙于宫廷争斗,大肆诛杀宗室朝臣,加速了秦朝的覆灭。④六国臣对秦的归属感和秦制的认同都非在短时期能建立的。【A】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公元前209年一度打入关中,最终失败。)项羽军大败秦军主力于巨鹿,刘邦则率兵向西顺利进军霸上。公元前206年,秦王婴投降,秦朝灭亡。【A】西汉的建立:秦朝灭亡后,刘邦与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邦打败了项羽。公元前202年,刘邦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小结:秦中央政府最高职位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下设廷尉(司法)、治粟内史等(财务)……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县下设乡、里。乡设三老管教化,吝夫(听讼、收税)。注:秦朝存在基层属吏职权颇重。第八课大一统帝国的重建【A】汉承秦制:西汉建立后,继承了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但政令施行宽简舒缓;西汉在继承秦朝郡县制的同时,地方上分封同姓王,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相同:①中央集权体制:皇帝。②中央机构(三公)丞相、御大夫、太尉。③地方郡县制。不同:①政令贾简疏。吴楚七国之乱②郡国并行。布衣将相:标志:世袭贵族主宰政治的时代基本结束。黄老思想与文景之治:黄老之学:以道家为主,又兼采儒,法,主张守道尊法,礼法并用。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文景之治:以农为本,轻徭薄赋,省刑约法,形成“文景之治”。影响:利:汉初的“无为而治”政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弊:但豪族的势力也随之膨胀壮大,土地兼并,贫富分化等社会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凸显。校训:志存高远,自强不息——苏步青历史第二分册资料第六版2015.1第6页共9页第九课汉武帝时代为到有为:汉初“无为”。经济:民生凋弊,百废俱兴。政治:汉承秦制,与民休息。思想:黄老思想,清静无为。(军事)民族关系:妥协和亲,控制无力。【A】汉武“有为”:(武帝加强皇帝集权)前140=前87年。政治:①加强皇权,裁抑相劝,以内治外。②创设刺史制度,加强监控以小制大。③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权利。【A】军事:汉武帝通过对匈奴的战争,大体解除了匈奴对北边的威胁。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河西四郡天山南北与内地联为一体。(3次)【B】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内容:①设立五经博士,将儒学定为官学。②在长安建立太学,教授五经,从中选拔官吏。③郡县的学校也配有经师授学。影响:以五经为代表的儒学成为官员选拔,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实质:儒表法里。【A】民族关系:①汉武帝通过对匈奴的三次战争,大体解体了匈奴对北方的威胁。②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河西四郡(敦煌、酒泉、武威、张掖)天山南北地区遂与内地联为一体。第十课东汉的兴衰【A】光武中兴:东汉的建立: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采用柔道政策P39。东汉的衰败:原因:东汉后期,皇权日趋衰弱,土地兼并现象愈演愈烈。影响:威胁中央。皇权日趋衰落,豪强地主势力膨胀,外戚、宦官专权,导致朝政腐败,把持地方舆论,使家族声名远扬。第十一课割据与分裂【A】三国鼎立:208年赤壁之战:三国鼎立格局的最终形成。220年,曹操儿子曹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江苏南京),史称“孙吴”。229年,三国鼎立。校训:志存高远,自强不息——苏步青历史第二分册资料第六版2015.1第7页共9页第十二课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A】南朝与北朝:鲜卑族拓拔部,建立“北魏”,439年统一北方。南方经济的发展:表现:①江浙,湘赣、巴蜀等农业经济区。②丝织、冶铸、造船、造纸、漆器、制瓷、制盐等手工行业发达。③长江中下游出现不少商业繁荣大城市,海外贸易也有所展。民族融合:形式:和平交往,暴力冲突。特点:民族融合是双向的,相互渗透,取长补短。【A】五胡十六国:北: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南:东晋、宋、齐、梁、陈。【B】孝文帝改革:胡人汉化。目的:决心彻底革除旧俗,全面推行汉化。内容:都城迁至洛阳,禁止说鲜卑语和穿胡服,改鲜卑族复音姓氏为汉族单一姓氏。作用:对加快民族融合进程,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校训:志存高远,自强不息——苏步青历史第二分册资料第六版2015.1第8页共9页第十三课隋唐政
本文标题:上海高中历史复习资料第二分册完整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099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