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课题:(可提供录像课)第9课改革开放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本课教学内容在这一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下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理解伟大的实践来自伟大决策;伟大的理论来自伟大的实践;伟大的理论反过来指导伟大的实践。因此,《改革开放》这节课在本单元教学内容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二、课程标准了解特区改革和经济特区的发展,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知道国有企业的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文字、视频材料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通过对地图的利用、掌握,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农村和城市改革的学习,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了解改革开放后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难点:国有企业的改革。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参观一个地方,考考大家的眼力?知道它是我们今天的哪里吗?展示:70年代的滕州火车站今天的滕州火车站学生:滕州火车站。教师:火车站是我们这座小城的标志性建筑物,它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前的变化几乎不大,而如今已发展成为鲁南地区的二类大站,同样我们滕州城也从建国时的穷乡僻壤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百强县之一,你们知道这种局面是怎么得来的吗?学生:改革开放的结果。教师:这节课我们就去共同探寻伟大的“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的,它给我们中国带来了哪些变化。(板书)第9课:改革开放。(设计说明:导入新课从学生最了解的事物入手,容易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关注度。其他各区的学校也可以从当地的代表性事物入手,例如薛城火车站,峄城石榴园、台儿庄古城、山亭新城等变化导入新课可产生同样的效果)(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第一篇章:对内改革求活力教师:我国对内改革最先从哪个领域开始的?学生:从农村开始的。教师:经过“文革”的折腾,各行各业都是百废待兴,为何改革要从“农村”开始?我们先来看看当时的农村是个怎样的状态。展示:材料一: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人民公社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材料二:万里在被任命为安徽省委书记时说:“1977年6月,党中央派我到安徽当第一书记。农村问题特别严重,农民生活特别困难……吃不饱,穿不暖住的房子不像个房子样,门窗都是泥土坯(做)的,桌子、凳子也是泥土坯的,找不到一件木器家具,真是家徒四壁呀!我真没料到,解放几十年了,不少农村还这么穷!我不能不问自己,这是什么原因?这能算是社会主义吗?为什么农民的积极性没有了?教师:结合材料和学过的知识思考一下:农民为什么没有积极性了呢?学生:当时实行人民公社,实行绝对公有制,统一劳动,吃大锅饭。再加上分配制度上的平均主义,所以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教师: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民的积极性没有了,农业生产自然下降,生活就难以保障,所以农村改革势在必行。那么,哪个地方的农村率先进行的改革?学生:安徽凤阳小岗村。教师:全国农村那么大,为何安徽凤阳小岗村能最先进行改革呢?历史之所以选择小岗村,那么小岗村一定有其独特的地方,我们来看两段材料:展示:材料一:“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凤阳花鼓词材料二:1978年以前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讨饭。教师:这两段材料反映了安徽凤阳小岗村什么特点?学生:穷。教师:像小岗村这样“穷”的农村在当时的中国几乎到处都是,我们枣庄也有这样的“穷”村庄。展示:滕州市级索镇姚庄村的农业产量非常落后,建国初期粮食平均亩产200公斤,全村总产只有36万公斤。农业合作化至公社化期间,亩产量增幅不大。全村多数老百姓一到冬季到外地要饭逃荒。教师:俗话说:穷则思变,“穷”到濒临死亡的小岗村的村民是怎样改变现状的呢?学生: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就是把原本属于集体的土地按人口承包给个人,自己去耕种,集体不再负责每个人的管理,不再吃大锅饭,收多收少由个人决定。教师:解释的很好,我们把这种制度称之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制度仍然属于公有制,土地仍归国家所有,农民只有土地使用权。今天我们农村仍然在使用这种制度。这种伟大的发明并不是党中央的杰作,恰恰相反是我们凤阳县小岗村18户村民的杰作。展示:教师: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有何变化?学生:小岗村改革后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还了贷款,生活有了改善。教师:事实胜于雄辩,小岗村的变化得到了凤阳县的肯定和推广,紧接着凤阳县全县推广,结果大丰收,一年一个台阶。展示:1980年产粮5.02亿斤1981年产粮6.70亿斤1982年产粮7.15亿斤教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什么优点呢?我们先来看一段材料:展示:“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村的顺口溜学生:农民有生产的自主权。学生:农民利益能得到保障。教师:就是因为这种显而易见的好处才使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广受农民的欢迎,在国家的推广下,全国各地纷纷采用一直延续到今天。足见这种制度非常适合我国的国情。那么,我国从建国开始到今天,国家在农业上进行了哪几次改革了呢?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总结一下。学生:1950年-1952年的土地改革。1953-1956年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学生:1958年兴起的人民公社和1978年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教师:在这四次的改革中有一次改革没有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是一次失败的改革,你知道是哪一次吗?学生: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教师:就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它是当年党中央不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急于求成的情况下开始的,完全脱离了中国农村的实际,不但没有促进农村发展反而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由此证明了农村的改革一定要符合国情和农村实际,也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积极性空前提高,人们的生活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后,有些农村地区农业生产开始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展示:山东寿光塑料大棚江苏“天下第一村”华西村教师:姚庄村在改革开放东风的引领下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姚庄生产大队带头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才真正解决了村民的吃饭问题。1978年平均亩产500公斤,总产80万公斤。1982年姚庄生产大队开始改革几十年一贯的单一种植模式,推行立体种植,发展经济作物。1984年全队薯棉间作、麦棉间作1500亩,粮食总产80万公斤,人均收入606元。吃饭问题已经解决了的姚庄村为了扩大发展的路子,1985年秋,集资10万元,贷款30万元,建村办滕州市第六造纸厂,半年收回投资,从此步入工农业并举的发展新路子,为省内村办企业树立了一面旗子。1997年6月,租赁滕州市国营造纸厂。1998年与人民日报社合资合作,建华闻纸业有限公司。1995年投资3089万元建村办发电厂,2000年6月28日,与香港彩王集团合资合作,组建滕州彩王发电厂,总投资1.647亿元。如今的姚庄村已被被枣庄市首批评为小康村,在枣庄市村级经济总收入方面排名第一。全村有造纸厂、发电厂、恒温库等6个企业,其产值、利税居枣庄市村办企业首位,是枣庄市的经济强村、文明村、突出贡献单位。级索镇姚庄村发电厂华闻造纸厂华闻亿达水泥厂教师:农村的改革成功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开了个好头,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为其他各方面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大部分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少部分人口集中在城市中,那么城市需不需要改革?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呢?学生:重点是国有企业。教师:国企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支柱,国企面临什么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呢?我们先来看两段材料:展示:材料一:“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这是30多年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学生:工人没有生产积极性。展示:材料二: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广州日报学生:工厂没有经营自主权。教师:改革前的国企不但起不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反而成了国家发展的累赘。如何改变现状激发出活力呢?展示:(依据课本完成表格)国企改革的“初始阶段”1985年-1992年改革前的政策改革后的政策国企改革的“深化阶段”1992年以后改革目标大中企业改革方法小企业改革方法教师:经过改革,国企开始焕发了活力,经营效益和规模不断增长,如今的国企不但是国民经济的主体,而且国企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的数量也不断的增加。展示:教师:就连刚才我们看到的工人没有生产积极性的“青岛电冰箱厂”,,三十年来,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13年全球营业额1803亿元的中国第一品牌,并在全世界获得越来越高的美誉度,它就是家喻户晓的海尔集团。过渡:农村和城市的改革都取得了成功具有了活力,但是国家建设不能闭关锁国,我们要紧跟世界潮流,因此打开国门与世界接轨就显得刻不容缓,请看:第二篇章:对外开放闯出路展示:播放MTV《春天的故事》教师:“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你知道歌词中的“老人”是谁吗?南海边崛起的“座座城”又指什么呢?学生:“老人”是邓小平,“座座城”是指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教师:这四个城市分布在我们哪些省份?学生:深圳、珠海、汕头在广东省,厦门在福建省。教师:邓小平为什么选择在广东和福建设立经济特区?学生:这里是沿海地区,海陆和陆路交通都很发达,有利于发展经济。学生:广东和福建靠近港澳台地区,有利于吸引侨资和外资,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教师:打开国门后在经济特区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我们通过几幅图片对比一下就能感受到。展示:改革开放前的深圳改革开放后的深圳教师:深圳的发展速度很快,被称为“一夜崛起的城市”。成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特区的成功使得国家坚定了开放的信心。在这之后逐步扩大了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范围。我国现在已经形成了一种怎样的对外开放的格局?学生: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展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沿海开放城市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浦东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浦东海南浦东海南浦东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辐射内地过渡: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说改革开放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改革开放开始后我们大胆的闯,大胆的试验,闯出了一条强国之路,如今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将走向何方呢?请看:第三篇章:阔步走进新时代教师:80年代的改革开放主要是在我国东部沿海的省份,经过长时间的建设取得了显著地成就,为了实现全国的发展,90年代国家又不失时机的开始了“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加大对中西部的开发,缩小与东部的差距。展示:中部崛起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教师: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现在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越日本稳居世界第二,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进一步提高,在习主席伟大“中国梦”的指引下,我国的改革开放将会向更广更深的领域延伸,到那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一定能实现。展示: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
本文标题: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111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