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三农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于“三农”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历史任务的几点思考中共西安市委党校王华旭王华旭,中学毕业后回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后又学医从医,获主治医师职称,曾任县卫生防疫站站长、卫生局局长、乡党委书记、县委副书记,现任中共西安市委党校副校长、西安行政学院副院长、西安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著有散文集《往事如风》,合著散文集《远方有约》。《往事如风》《远方有约·读诗赏词游中国》引言三农问题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鲜的话题。中国古代数千年的历史也浓缩着一部农业发展变化的历史,农业一直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是上至朝堂下至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建国60多年来,党和政府始终把农业摆在重要位置,2005年10月8日,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期性、全局性的部署,掀开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历史篇章。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已经明确,政策已经出台,关键是要全面学习好,理解好,贯彻好。2005年10月8日,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期性、全局性部署,明确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抓手。从党的历史文献来看,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和使用过“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1957年3月,刘少奇在湖南长沙市中学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合作化以后的农村是新的农村,农民是新的农民”,现在的任务是,要“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主要是从政治和所有制关系上说的。上世纪60年代以后,在中央有关文件中也出现过“社会主义新农村”提法。例如,1964年1月在一份关于动员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决定中,号召广大知识青年立志“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积极下乡参加农业生产。显然,这里的“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概念不过是一个号召或政治口号。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农村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废除了自1958年就开始实行的人民公社体制,全国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越来越多地被使用。此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体现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历史性转变。废止计划经济时期“以粮为纲”的单一经营模式,提出要“建设一个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环境优美,生活富裕,文化发达的新农村”。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从现在起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并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作了具体规定。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发生了质的飞跃第一部分决策的正确与伟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部署的提出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一)当前我国农业、农民、农村的现状1、2000年,时任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的李昌平向朱镕基总理写信,提到“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2、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二)我国总体上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1、在2004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2、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和十分难得的机遇1、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过建国6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工业和城市发展水平大幅提升,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完全有条件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2、中央的支农惠农力度逐步加大。在过去农村改革的基础上,从2004年起,中央又连续七年出台了指导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支持“三农”的重大措施,从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事业多个方面加大了投入“三农”发展面临的政策环境是前所未有的。3、加快农村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广大农民盼望加快农村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支持农村发展,社会各界关心农村发展,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广泛共识。4、农村建设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农村改革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加大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支持力度,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快,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开始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这些都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如果忽视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切身利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发展就不可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无法落实。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当前,我们社会总体是和谐的,但在局部不和谐因素依然存在,突出表现为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不断扩大。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然而,“共同富裕”不是“平均富裕”,也不是让先富起来的部分地区和人群停止发展,它的核心是“共同”,是使所有人能够共同参与发展的机会,共同提高发展的能力,共同促进发展的水平,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赋予广大农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平等的发展能力,平等的享受发展的成果,弥合城乡差距与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不通公路、群众看不起病、喝不上干净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激活农村的巨大需求,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第二部分历史的沉吟与思考——“三农”工作始终是中国关注的焦点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从古至今就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无粮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民富,则国富,农村稳定,则天下安”等重要论述。这一部分,我们主要介绍影响中国农业发展的革新技术、制度变革、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回顾中国农业的发展历程,使大家对农业、农村的发展变迁有一个简要了解。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农业的促进作用1、铁器和牛耕的出现。虽然铁器的使用在春秋时期还处于初期阶段,但它却标志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发展水利交通,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牛耕起源于商代,在春秋时期得到普遍推广。铁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促进了砍伐树木、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和深耕细作的效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2、优良品种的使用。战国时期已经重视选择优良品种,“长斗石,取上种”,就是说要提高粮食产量,必须选取上等品种。人们已经开始对土壤进行研究,主张先分辨土性,挑选适宜种植在土壤里的农作物来播种。还强调耕种时节的重要性。3、化肥的使用。战国时期农民已知施肥,《荀子·富国篇》有“多粪肥田”的话,说明当时深知施肥的重要。不仅知道施用动物粪肥,还懂得使用草木灰和绿肥,把野草割来焚烧成灰或灌水使之腐烂,用作肥料,改良土壤。对积肥施肥的重视,是提高农业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化肥生产在上世纪50年代以尿素生产为代表进入全盛时期,化肥品种也从低浓度单一元素向高浓度多元素复合肥发展。据统计化肥工业对粮食增产的贡献超过30%,已成为社会的进步和稳定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柱产业。4、农药的使用。二次世界大战后,是“化学农药黄金时代”,大量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农药问世,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降低了劳动强度,可以说是对农业劳动力的一次大解放。5、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作为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措施,是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水平的重要条件;“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可以说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升,标志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标志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水平。二、生产关系的变革(农业政策)对农业的影响1、西周井田制。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井田”一词,最早见于《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规定土地为国家公有,由国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按“井”字形划分为九区,中央一区为公田,四周八区为分授给八夫的私田。公田由八夫助耕,收获物全部上交统治者。男子成年受田,老死还田。奴隶们依附于井田,通过集体劳动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开垦和种植。2、北魏均田制。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499),由政府将无主荒地按人口性别、年龄等级平均授予农民,只准种植使用,不准买卖。隋代至唐初,均田制经稍加改进,仍被继续沿用。这种制度有利于吸引农民垦荒,重新利用因战乱而废弃的土地,扩大耕地面积,发展农业生产。3、唐朝两税法。中国唐代后期用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的新税制。开始实行于德宗建中元年(780年)。由宰相杨炎(公元727年至781年,字公南,凤翔天兴人,别号小杨山人,中国唐代财政改革家)建议推行,主要原则是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上籍征税。同时不再按照丁、中的原则征租、庸、调,而是按贫富等级征财产税及土地税。这是中国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一大变化。从此以后,再没有一个由国家规定的土地兼并限额。同时征税对象不再以人丁为主,而以财产、土地为主,而且愈来愈以土地为主。4、王安石的青苗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王安石(1021年—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20世纪俄国共产党领导人列宁称赞他为“11世纪的改革家”)于宋神宗熙宁年间进行的改革,主要为了变法立制,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对农业主要作用的有青苗法和方田均税法,变法15年间,基本上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使豪强兼并和高利贷者的活动受到了一些限制,使中上级官员、皇室减少了一些特权,而乡村上户地主和下户自耕农则减轻了部分差役和赋税负担。封建国家也加强了对直接生产者的统治,增加了财政收入。5、张居正的一条鞭法。1581年,为了增加明朝政府的财政收入,明朝大学士张居正(1525—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湖北沙市郊区)人,明嘉靖中叶进士。隆庆元年(1567年)入阁,万历元年(1573年)神宗即位,为内阁首辅,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最负盛名的改革家)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肯定了货币在赋税征收中的主导地位。6、清代的“摊丁入亩”。清政府将历代相
本文标题:三农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118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