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
总复习教材分析:总复习由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部分组成,后面又有三部分内容的相应练习题。教材在编排上分别先复习了这几部分的重要知识点,目的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理清脉络、查漏补缺,教材中的每个题的设计都针对一个知识,针对性、概括性强、重点突出,教材还给出了一个环节---相互启发,目的在于让学生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对学过的知识进一步复习,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在相应练习部分,教材点出了重要题型,进一步复习了相关的知识点,以及相关知识的应用。复习方法:1、先让学生通过翻阅课本的方式复习,再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整理,然后在全班展示交流,对于好的想法,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2、以学生为主,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采取合作交流、自主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复习课时数:5课时复习教学设计:数与代数第1课时数与代数(一)总课时数:第49课时[复习内容]:课本第96、98--100页的有关内容。[复习目标]:1、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2、复习小数点引起小数的变化的规律。3、复习小数、整数、分数之间的关系。4、复习小数的混合运算以及运算定律的推广。[复习重难点]:1、进一步理解小数意义。2、进一步复习小数点引起小数的变化的规律。3、进一步复习小数、整数、分数之间的关系。4、复习小数的混合运算以及运算定律的推广,提高运算能力。[复习准备]:课件[复习方法]:练习法、小组讨论法。[复习过程]:一、整理导入。本学期我们又学了一些小数知识,回忆一下你学到哪些知识?二、整理知识。让学生翻阅课本中的相关的内容。看看学了哪些知识。1、学生独立翻阅课本。2、让学生与同桌的伙伴交流,说说学到了哪些知识。3、利用表格或网络图的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可以提供一些思路或表格)4、展示学生的作品。三、课堂练习。1、小数读写。(课件呈现)五点八七四二百三十点九十二点零三零点零八二一点零二三5.87230.912.031.0230.082要求:(1)降落伞逐一出现,从上而下,降落平台一次性出现;(2)学生看“读数”找“写数”,看“写数””找“读数,判断降落点;(3)完成课本第98页的第1题。2、小数计算。完成课本第98页第2、3题。学生回答,部分题目让学生说说怎么想的,怎么算的,计算法则以及注意点。3、解决问题。(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遇到的小数。(2)结合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如:教室的长是7.8米,宽6.4米。教室的周长是多少米?面积是多少米?又如节日特别供应:精致汉堡每块9.80元薯条每包5.50元可乐每杯3.85元。根据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问题。四、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第98-99页的第4~10题。板书设计:数与代数第2课时数与代数(二)总课时数:第50课时[复习内容]:课本第96、100页的有关内容。[复习目标]: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和运算定律等。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用字母表示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2、复习怎么列方程和解方程。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了解方程的含义,并用方程表示情境中的等量关系,用等式性质解方程。3、让学生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等量关系。[复习重难点]:重点:会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公式、运算定律,进一步了解方程的含义,并用方程表示情境中的等量关系,用等式性质解方程。难点:能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等量关系。[复习准备]:课件[复习方法]:创设情境法、练习法。[复习过程]:一、用字母表示数。课件呈现数量关系。学校花圃里兰花比菊花少10盆。(1)已知菊花有n盆,兰花有多少盆?(2)已知兰花有n盆,兰花有多少盘?学生口答,教师板书。二、找等量关系。课件呈现数量关系,要求学生找出等量关系,并描述“什么量等于什么量”。1、爷爷今年68岁,比小明的年龄大58岁。2、小芳家今年七月份用电比六月份多50千瓦时。3、牧场里,绵羊头数比山羊的3倍还多20.三、解方程2x-6.8=3.55x+3x=16.8学生之间说解法。四、列方程解决问题。课件呈现:两辆车一共运水70箱,第二辆车比第一辆多运12箱。1、找等量关系,并写出关系式。2、设未知数,列方程。3、学生解方程,然后互相交流。4、展示结果。五、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第96页的第7、8题。2、完成课本第96页“相互启发”。六、课堂小结。七、布置作业:教科书第100页11-15题。空间与图形第3课时图形世界总课时数:第51课时[复习内容]:课本第97、101页的有关内容。[复习目标]:1、进一步复习三角形的分类,明确各类三角形的特点,理解掌握三角形边、角的特征。2、进一步掌握四边形的分类,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复习重难点]:重点:1、进一步复习三角形的分类,明确各类三角形的特点,理解掌握三角形边、角的特征。2、进一步掌握四边形的分类,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难点:1、了解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2、理解掌握三角形边、角的特征。[复习准备]:课件,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模型。[复习方法]:动手操作法、启发式教学法。[复习过程]:一、三角形的认识。1、三角形分类。(1)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分的。(2)说一说为什么有的三角形按角分和按边分时都有它。2、三角形内角和、边的特征。(1)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如何证明的?(2)让学生说一说三角形三边的长度关系。二、四边形认识。1、四边形之间的关系。课件呈现:几种特殊四边形,如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1)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2)说一说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2、剪一剪。(1)让学生取出梯形模型。(2)在梯形上剪出一个三角形(剪一刀)。(3)探索剩下的图形可能是什么形。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第97页“图形与几何”的第1~2题。2、阅读教科书第97页“相互启发”。四、课堂小结说一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惑?五、布置作业完成教科书第101页1、3、4、5题。板书设计:图形与几何第4课时拍摄相片总课时数:第52课时[复习内容]:课本第97、101页的有关内容。[复习目标]:1、能正确区分拍摄的一组照片的先后顺序。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复习重难点]:重点:能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难点:正确区分拍摄的一组照片的先后顺序。[复习准备]:课件[复习方法]:创设情境法、发挥想象法、小组交流法。[复习过程]:一、复习拍摄照片的顺序1、实物投影呈现情境图。2、让学生想象一下,随着起球的上升,看到的形状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变化,并和同学交流。3、汇报想法。4、实物投影气球上升时不同时间的照片,并在括号里标上序号。5、让学生说序号顺序和理由。6、小结。让学生说一说体会。进一步理解由高到低(或由高到低),由远及近看景物时,看到的范围变化情况。二、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第97页的第3题。2、完成教科书第101页第2题。三、课堂小结让学生谈一谈收获与疑惑。四、布置作业完成“基础训练”。统计与概率第5课时统计与概率总课时数:第53课时[复习内容]:北师大版课本第97、102页的相关问题。[复习目标]:1、复习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平均数。2、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在整理复习中形成知识网络。[复习重难点]:重点: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制作统计图;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难点: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图。[复习过程]:一、揭示复习课题1、教师说明本节课的内容。2、板书课题。二、知识整理教师谈话导入,让学生回顾所学的有关问题。学生回顾、同桌交流整理。然后全班反馈。收集数据的各种方法条形统计图的画法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折线统计图的读法平均数的求法三、练习巩固1、复习条形统计图1)、出示教科书102页第1题和第3题。2)、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书上的填空。2、复习求平均数1)出示教科书102页第2题。2)完成教科书中练习题。集体讲评,全对的可获得1颗星。3、出示统计图,分析统计图。四、总结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与同桌交流吧!板书设计:统计与概率收集数据的各种方法条形统计图的画法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折线统计图的读法平均数的求法
本文标题: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153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