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钢琴调律与调整教程1前言序言钢琴――这一西洋乐器,19世纪中叶进入我国,20世纪初能进行组装生产,直至建国初期(1950年)我国才开始自行设计生产钢琴,但真正形成规模化产业,则是在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由于钢琴制造业兼有手工业和音乐艺术性质,即使在钢琴制造业已有近300年发展历史的工业发达国家,其制造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也远低于电子、汽车等工业,至今其手工作业成份仍占很大比重。特别是在钢琴长达五六十年使用中的调律、调修,仍完全依赖于钢琴调律师的手工技能。钢琴调律师的技能水平对钢琴的质量和使用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钢琴调律师的培养就成了当务之急。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尚未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的教学、培养模式。我国钢琴的年产量已由1980年前的不足万台,发展到现今的26万余台,据全国乐器信息中心统计,2001年全国钢琴年总产量为265969台,其中卧式(三角)琴11221台占总产量的4%;出口49559台占19%;另有进口74429,进出口相抵。2001年钢琴市场投入量为22.4万台。若以年平均投入25万台为基数计算,到2050年我国钢琴社会拥有量约为1500万台。按最保守计算,届时,城市人口4亿,家庭户数1.3亿(每户3人),钢琴调律师3000~4000人,且绝大多数未受过正规的培训和教育。由此可见,扩大钢琴调律师队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培训任务的艰巨性。目前,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委托中国轻工业联欢会、中国乐器协会编制钢琴调律师国家标准。此次《钢琴调律与调整教程》的出版将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钢琴调律师的规范化、标准化培训大有益处。为此,我们对此套教材的出版、发行、寄予极大的关注和厚望。本书的编著者都是来自钢琴生产第一线,是有着丰富理论底蕴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其编委主任金先彬先生是一位从事钢琴事业44年,具有丰富钢琴修造经验和多年从事教学工作的高级钢琴技师。在他的主持下,编撰完成的《钢琴调律与调整教程》,将会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好教材。希望此《钢琴调律与调整教程》能为我国调律师培训、教学乃至钢琴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中国乐器协会理事长王根田前言钢琴的历史,包括其发展的前身已有600年,现代钢琴也已近300年,然而,钢琴作为一种产业,作为一种较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模式只不过百年的时间。在中国虽然自上个世纪初在上海进行过组装式生产(主要部件来自英国),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自行设计生产钢琴,但真正称得上工业化、规模化生产,仅始自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不过20年。虽然钢琴的工业化生产已有了百余年的历史,但即使在工业化最先进的国家,仍脱离不了大量的手工劳动,这是由于钢琴折椅产品的特殊性所注定的。因此,在钢琴产业中,工人劳动技能的培养就尤为突出。全过程中的质量监控,还涉及产品的长达约30年使用期中的质量保证。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使用的产品,通常是在使用中出了毛病去找维修。而钢琴则是先进行调律、调整才能正常使用,因此,钢琴都在使用中的调律、调整应被视为钢琴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因素。钢琴调律是以国际标准音高,以律学中的“十二平均律”为理论依据,以一定的生律程序,以听觉分辨“拍音”为判断依据,以特定的方法使用工具,对琴弦的张力及机件的合理运动进行调整的,带有艺术性的专业技能。特别是其带有“音乐艺术”性质不仅使调律师的培训成为必须,也使培训调律师较培训其他技工更为困难。钢琴是特殊产品,钢琴制造及维修行业是特殊行业。综观国外,虽有一些关于钢琴调律、调整的技术书籍,但作为系统的以培养钢琴技工、调律师为目的的较为系统的教科书尚属空白。由于钢琴工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1998年北京钢琴厂与北京轻工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在北京轻工业技术学院组建了钢琴调律专业,教材的需求成了当务之急。编写教材是一项极为严肃的事情,搞不好会误认子弟,因此我们吸收了国内一家与日本联合办调律专业的南京艺术学院爱乐学院的教学经验,组成了两校一厂的编委会,共同承担教材的编写工作。本书的编者除调律部分章节由南京艺术学院的教师编著外,其余均来自北京钢琴厂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经验丰富的钢琴技师。著书立说不是我们的长项,书中的疏漏和错误可能不少,但是对本书的实用性我们充满了信心,它不仅能为高校培养高技能人员,也可作为中专中技及钢琴生产厂培训青工所选用,同时亦可作为社会从业人员的短期培训和自修的教材。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钢琴工业,专业学校,青工培训和调律师的培训考评起积极作用。本册书记曾经中央音乐学院于溟同志审阅。编者2002年1月第一章钢琴的发展简史通常人们认为钢琴的历史为300年,即由1709年意大利人B.克里斯托福里所研制。然而钢琴的整个演进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600多年前,只是在1709年有了一个革命性的飞跃,若没有B.克里斯托福里之前300年古钢琴的基础作为“量”的积累,也就不会有1709年的“质”的突变。第一节钢琴的起源钢琴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与古希腊的弦音计(一弦琴)。将弦音计增加琴弦的数量,发展成为多弦的乐器,他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手拨式多弦乐器,13世纪时是欧洲广为流传的拨弦乐器。到14世纪与键盘结合形成拨弦古钢琴(herpsichord)。另一种形式是槌击式键盘乐器,在发展中形成多种击弦乐器,其中和键盘结合的一种,在15世纪初逐渐形成称为击弦古钢琴(clavichord)。这两种乐器是现代钢琴的前身,同时钢琴的发展也受竖琴和管风琴的影响。第二节古钢琴拨弦古钢琴和击弦古钢琴是以键盘演奏为共同特征,以琴弦振动为共同音源的乐器。古钢琴在古代的音乐舞台上活跃了300多年,其所以能在1709年有革命性的变革,也不是偶然的。一则是18世纪初叶的社会变革,民主思想不断增强,作为当时的社会精神作品的音乐,不满足与为少数达官贵人服务,不在只是宫廷乐池里的音乐工具,而越来越多的面向大众的需求,这就为乐器的改革奠定了精神基础。再则18世纪工业革命的发展,钢铁冶炼铸造工业的日益发展,为现代钢琴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古钢琴这一胚胎得以在母腹中成长发育成现代钢琴,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当它呱呱坠地时并不完善,在人类社会一个多世纪的关爱、呵护下才成就了今天的乐器之王――钢琴。1.拨弦古钢琴拨弦古钢琴(图1-1)除了音源键盘的演奏形式同现代钢琴有相似之处外,在外观同平台卧式钢琴大体相似。虽然拨弦古钢琴同为以键盘为演奏特征,但激发琴弦的方式有所不同,它是在键尾端装置由皮革裹制成的拨子,拨弦发音(亦有用羽毛作拨子的,故亦称羽管键琴),这种激发琴弦的方式,使其有不可克服的弱点。a.拨弦时产生噪音;b.音量太小且较少变化;c.声音短促。这些决定了它的音乐表现力的不足,但它的音色有其独特之处,在以宫廷室内乐盛行的古代,它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其所以能存在300多年就足以说明这点。2.击弦古钢琴击弦古钢琴(图1-2)与现代钢琴有着更近似之处。它是在键盘尾端装置金属物,按动键盘击弦。由于他没有今天的击弦结构,金属物击弦后不能及时脱开琴弦,并影响了琴弦的自由振动,其音量较小,但它可以通过按键力度的变化来改变击弦的力度,因此弦的音量的变化较拨弦古钢琴稍好。令人称奇的是,击弦古钢琴可以在小范围内改变音高而产生如古筝柔弦的音响效果,它是以钢琴琴键尾端的金属物顶住琴弦,制音器止住琴弦的上半部分,琴弦的下半部分继续发音,通过改变手指对键的压力,使琴弦发生曲折,而使琴弦的张力改变,如同中国乐器的古筝、琵琶,通过手指压弦的力度的变化起到“柔弦”的。击弦古钢琴与拨弦古钢琴如同一家族的两姐妹,琴弦发音的共同特征,以及共同的演奏形式,以稍有不同音色的特点,在古代乐坛上风光了300多年。虽然自1709年新的钢琴问世,仍继续在乐坛上活跃了一个多世纪,才退出历史乐坛。但自19世纪中叶以来兴起了复古之风,古钢琴又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但可能是高速发展的现代之风,不得不使现代人停下脚步稍作喘息时,回过头去看看历史,原来钢琴发展史上留下了那么多美好的东西。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又激起了人们的兴趣,并且向往古色古香的古乐,被遗忘了近200年的古钢琴就又登上了舞台。如同今天我国少数民族的“纳西古乐”,出土的编钟,陶埙受到了不仅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欢迎一样,这些古老的东西不应被遗忘,因为它们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生活,也使我们能回过头去看看我们祖先所走过的历史。但是可以肯定,它们不会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主流,古钢琴在特定的环境下重新登上舞台,给我们今天的音乐生活添上了一笔夕阳的色彩的同时,更使我们看清楚了现代钢琴那如日中天的辉煌。第三节现代钢琴的发展人们所以普遍承认意大利人B.克里斯多福里为现代钢琴的创始人,是因为他所创制的“擒纵机构”即早期的击弦机。1.现代钢琴的产生击弦机的确是在古钢琴基础上的革命性进步,它有三大特征:(1)弦槌在离弦2~4mm时脱离开推杆,使弦槌靠惯性击弦。这一机构使弦槌击弦时,与弦的接触时间大大缩短,而且击弦力度越大,弦槌与弦的接触时间就越短,这就使琴弦的振动能量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为增大琴弦振动幅度,即增大音量提供了条件。(2)弦槌击弦后由挡托木托住弦槌,使弦槌处于可连续击弦的位置。这一装置保证了钢琴演奏时的高速度,为拓宽钢琴的演奏技巧提供了条件(3)可以通过手指对琴键的控制,随心所欲地增强和减弱击弦的力度,使音质、音色得以控制,从而大大地丰富了现代钢琴的音乐表现力。击弦机的诞生虽然在1709年,但当时远不及今日完善,今日的击弦机是在100多年后,1821年法国人埃拉尔改进后才臻于完善。18世纪末,人们对音乐发展的需求,对当时仅有五组音域的钢琴感到不足。因此,英国的鲍罗德伍德钢琴厂推出了5组半键盘,不久6组、6组半的键盘出现,很快又发展到71/3组,88键,至此钢琴的音域几乎囊括了所有乐器的音域。2.踏瓣的出现15世纪末钢琴踏瓣出现,它大大地丰富了钢琴的音乐表现力。但莫扎特早期仍较少使用踏瓣,待到肖邦时代,踏瓣就成了不可缺少的演奏手段,乃至乐谱上也标记有踏瓣的记号,A.鲁宾斯坦更是将踏瓣视为钢琴的灵魂。在鲁宾斯坦、李斯特等钢琴家手下(和脚下)钢琴发出了从未有过的辉煌声音。到德彪西作品出现,踏瓣更被运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演奏家可以使用明亮的音乐色彩蒙上一层薄雾,使音色有时明亮而又朦胧,有时轻柔如耳语,有时又清晰如空谷传声,踏瓣的功能被发挥到极致。当然这与这一时期的音乐体裁的发展是分不开的。3.立式钢琴的出现1811年立式钢琴的出现,又是一件在当时并未被充分认识的重大发展,因为,立式钢琴的出现使传统钢琴这一贵族阶层的宠物,放下了它几百年来的华贵身价,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为钢琴的广泛传播铺就了广阔的道路。1799年的钢琴尚不完善,键盘只有4组半。4.铁质支架,钢丝的诞生1825年使用铸铁支架的钢琴问世,这一改革对钢琴的发展也是极为重要的,铸铁支架(铁骨)的出现为钢琴使用钢丝弦提供了可能,也就是为了加大钢琴琴弦的张力奠定了基础,为改善音色、加大音量铺平了道路。随着琴钢丝问世,加长琴弦又成了钢琴技师们的新课题。不久现代钢琴向其完善化迈出了更高的一步――交叉排列的弦列出现。5.键盘的扩展在19世纪中末期现代钢琴在形式上的发展已趋于停止,虽然还出了8组键的钢琴,但由于没有钢琴家演奏的曲目的支持及钢琴音乐的需求,这种键盘则未被广泛采用。1860年产立式钢琴键盘已发展到7组、85键。笔者曾在20世纪70年代同我国钢琴家殷承宗先生谈起钢琴改革:“近来钢琴有什么大的改革吗?”殷先生问我。“您认为钢琴还有那些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声音短促?”“声音短促可以用轮指解决,若弹一下响半天怕不像钢琴了。”所以钢琴的改革是否还将延续取决于音乐的社会需求,取决于钢琴家对钢琴的更高要求。但钢琴的改进却从来没有停止过,钢琴技师们对钢琴的声学品质,多年来一直在不停的探索,钢琴的音色也在不断地改进、完善着,只是由于只在“量”上变化,没有“质”的突破,而引起钢琴家们的特别关注。不过近代钢琴的声音越来越好听,也是人所共识的。至于钢琴在材料上的改革,塑料的代用,化学纤维取代羊毛呢毡,轻金属及复合木制材料在钢琴上的应用一直在不停的进行着。第四节钢琴造型的演变钢琴的外形、款式的变
本文标题:钢琴调律与调整教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221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