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贸易 > 资产评估/会计 >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会计》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601026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编者:财务与会计教研室(管理会计课程组)课程负责人:平原审核人:董红编制单位: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与应用外语系编制日期:2015年9月1日1《管理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码:0601026课程名称:管理会计课程类型:A类(理论课)课程地位:主干课课程学分:4参考课时:64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开课部门:财务与会计教研室适用专业(层次):会计电算化专业(普专)先修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信息化(T3)》、《纳税申报与筹划》、《会计信息化(U8)》后续课程:《实用经济法规》、《成本会计》、《财务管理》、《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出纳实务》职业资格:会计从业资格编制:《管理会计》课程开发团队批准人:董红课程负责人:平原(二)课程详细信息1.适用对象高中后三年制学生2.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3.参考课时64学分44.课程简介管理会计是会计学的分支,是一门新兴的将现代化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它运用一系列的会计方法,收集、分类、汇总、分析和报告各种2经济信息,借以进行预测和决策,制定计划,对经营业务进行控制,对业绩进行评价,以保证企业改善经营管理。为此,本课程以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决策主体为对象,从现代企业的内部管理需要出发,论述了预测决策会计、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5.课程性质与定位①课程性质:管理会计是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②课程定位:管理会计在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十分核心的地位,是在学生学完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信息化等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会计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它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特有基本职能,成为企业管理者有效地控制现在、科学地规划未来,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有用工具,也是财会、经济、管理等方面人才必备的专业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学会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中,进一步加工和运用企业内部财务信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方针、控制经营过程和考评责任业绩等基本程序、操作技能和基本方法。6.课程设计思路①课程设计依据:由于管理会计是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综合性的学科,也是一个服务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信息系统。在现实生活中,管理会计工作可以渗透企业的各个方面,处于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管理会计灵活运用各种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本课程定量分析的实践能力,展现本课程的应用性和先进性,是课程改革内容的重点。根据其内容结构特点,教学模式的设计既要重视基本理论,更要重视实际操作,把重点放在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上。本课程以依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在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所涵盖的职业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高职学生认知特点,以企业的会计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操作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岗位职业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倡导3实际案例项目教学法,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②具体设计思路:(1)以项目教学为手段实施教学,建立基于工作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邀请会计行业财务专家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所涵盖的业务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就业为导向,以管理会计岗位为核心,以管理会计相关业务操作为主体,按照高职学生认知特点,采用并列与流程相结合的结构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2)以就业为导向,以管理会计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设计。以企业管理会计活动为主线,充分考虑行业企业单位管理会计人才的用人需求,瞄准岗位任职条件,根据岗位需求和具体工作过程开发课程,参照会计的职业资格考试标准,建立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整体设计与单元设计。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及业绩考核与评价能力等管理会计基本知识与实务操作等专业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职业素质的养成及社会能力。(3)立足行业企业用人需求,以校企合作共建课程内容体系为课程开发切入点。通过邀请行业企业一线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充分征求意见,通过多种形式了解管理会计具体工作内容与工作流程,结合专业教师的教学经验,以此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分解与课程内容选取。(4)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提高动手实践操作能力。教学过程中注重利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工学交替、角色互换、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使学生真切体会到会计人员在会计循环中所需的职业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要求学生做学结合、边学边做,以培养学生胜任会计业务操作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岗位实际运用需要。7.课程目标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可以基本掌握企业管理会计基础知识,具备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及业绩考核与评价等操作方法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自主判断并处理完成一个业务简单的小型工业企业的各项管理会计工作,直至提交最终的管理会计产品——管理会计报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上岗能力。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4①知道管理会计的特点及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②了解成本按性态分类的方法、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数学模型。③熟悉预测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短期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的各种方法。④熟悉全面预算体系的构成及编制原理,掌握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⑤熟悉成本控制的含义,掌握标准成本控制的方法及成本差异的计算方法。⑥懂得责任中心划分、责任评价的方法及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2)能力目标①能够科学地预测企业成本、收入和利润。②能够准确进行生产经营短期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提出决策分析数据。③能够正确编制企业的全面预算,确定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④能够建立财务成本控制体系,对成本和资金进行控制,开展价值分析。⑤能够正确评价经济业绩,考核责任单位实绩和成果。⑥能够对数据进行提炼和计算、建立基本模型。(3)素质目标①具备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②具备不怕困难,勇于攻克难关,自强不息的职业精神。③具备一定的独立思维能力和管理决策能力。④具备与决策者和其它相关人员沟通的能力和良好的团队意识。⑤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品格。⑥具备管理会计的准则意识、法律意识、安全意识、诚信意识。⑦具备脚踏实地、务真求实、严谨认真的良好习惯。8.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序号学习情境/项目/任务子情境/子项目/子任务学习内容建议学时教学方法教学场所师资配备1认识管理会计1.1了解现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管理会计的发展和演进、本质与特征、基本职能2讲授法多媒体教室双师素质教师1.2了解现代管理会计的职能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22成本性态分析2.1划分成本分类成本的一般分类、成本性态分析2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室双师素质教师2.2分解混合成本混合成本及其分解23计算变动成本3.1区分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2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双师素质教师53.2计算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下的税前利润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下的税前利润的计算、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2法室4分析本量利关系4.1构建本量利分析模型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2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室双师素质教师4.2计算保本点、保利点保本分析和保利分析、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正确评价34.3分析影响利润的因素变动影响利润的因素变动分析35预测经营5.1预测销售量或销售收入预测分析概述、销售预测2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室双师素质教师5.2预测成本成本预测25.3预测目标利润和利润敏感度利润预测25.4预测资金需要量资金预测26短期经营决策6.1决策产品品种短期经营决策方法;新产品的开发、亏损产品决策2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室双师素质教师6.2决策产品生产量半成品的深加工决策26.3制定产品价格特殊定价决策26.4决策存货管理ABC分类法、经济订货批量模型27长期投资决策7.1计算净现金流量货币的时间价值;现金流量的测算4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室双师素质教师7.2计算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长期投资决策分析的方法;静态指标、动态指标的计算47.3运用评价指标进行项目决策固定资产购置还是建造或者租赁的决策28全面预算管理8.1区分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全面预算体系的构成;全面预算的编制程序;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4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室双师素质教师8.2编制全面预算编制全面预算49制定标准成本9.1计算标准成本标准成本制定2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室双师素质教师9.2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29.3核算标准成本和成本差异核算标准成本和成本差异210区分责任会计10.1考核成本中心的业绩责任会计概述、责任中心的划分、成本中心的业绩2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室双师素质教师10.2考核利润中心的业绩利润中心的业绩考核1610.3考核投资中心的业绩投资中心的业绩考核19.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单元1认识管理会计学时理论4实践一体化学习目标:◆了解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掌握管理会计的定义及特点◆掌握管理会计的职能◆了解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以及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区别主要内容主要教学方法●管理会计的发展和演进●管理会计的本质与特征●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以及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区别★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以及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区别(重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以及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区别(难点)讲授法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及参考资料《管理会计》,李海波、刘学华,立信会计出版社练习与习题建议课后习题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权重分配提问、课后习题、期末考试5%单元2成本性态分析学时理论4实践一体化学习目标:◆能对成本进行分类◆掌握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的特点与分类◆能对混合成本进行分解主要内容主要教学方法●成本的一般分类●成本性态分析●混合成本及其分解★成本性态分析、混合成本及其分解(重点)★混合成本及其分解(难点)案例教学法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及参考资料《管理会计》,李海波、刘学华,立信会计出版社7练习与习题建议课后习题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权重分配过程考核、期末考试5%单元3计算变动成本学时理论4实践一体化学习目标:◆了解变动成本法的定义及其理论依据◆会编制两种成本法下的利润表◆掌握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区别主要内容主要教学方法●变动成本法的定义及其理论依据●两种成本法下的利润表的编制●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区别★两种成本法下的利润表的编制(重点)★两种成本法下的利润表的编制(难点)案例教学法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及参考资料《管理会计》,李海波、刘学华,立信会计出版社练习与习题建议课后习题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权重分配过程考核、期末考试5%单元4分析本量利关系学时理论8实践一体化学习目标:◆掌握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了解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能计算与分析单一产品及多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能够规划目标利润的并能为实现目标利润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会分析因素对利润敏感度的影响◆能绘制及分析各种形式的盈亏临界图主要内容主要教学方法●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保本分析法●保利分析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8●多品种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利润敏感度的影响因素分析★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保本分析法、保利分析法(重点)★保本分析法、保利分析法(难点)教学及参考资料《管理会计》,李海波、刘学华,立信会计出版社练习与习题建议课后习题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权重分配过程考核、期末考试15%单元5预测经营学时理论8实践一体化学习目标:◆了解预测分析的一般程序◆会进行销售预测◆能进行成本预测◆能进行利润预测◆能进行资金需要量预测主要内容主要教学方法●预测分析概述●销
本文标题:《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237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