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脊柱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脊柱疾病影像学诊断脊柱正常影像学表现一、颈椎1、平片:2、CT:3、MRI:二、胸椎:1、平片2、CT3、MRI:三、腰椎1、平片2、CT正常腰椎间盘形态3、MRI:脊柱的载荷作用主要是通过人体的三个倒三角完成。上三角指头颈部的负荷集中于下颈部,以C5-6所受应力最大;中三角将头颈、躯干负荷集中至腰骶椎;下三角则是将头颈、躯干和盆腔的负荷沿身体中部向下传递的倒三角力学结构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症,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以L4-5、L5-S1间隙发病率最高,约占90~96%。影像检查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诊断手段一、椎间盘的解剖特点:1、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与终板软骨组成,其内主要成分有胶原、蛋白多糖和水,随着退变或衰老,主要减少的成分为蛋白多糖和水2、椎间盘无血管供应,它是靠渗透营养,所以易退变,损伤后难以自行修复3、纤维环前宽后窄,周边大部分纤维(穿通纤维)越过终板软骨附着于椎体周边的环状骨突,有固定椎间盘的作用4、腰椎间隙越往下越宽,但L5-S1椎间隙不符和此规律,相对较窄;(只有在L5-S1腰椎间盘与前次照片比较时变窄才能确定L5-S1变窄)6、椎间盘周边可略超出相邻椎体外缘,宽窄均匀7、椎间盘与前后纵韧带的关系病因:1、椎间盘退行性变是基本因素:MRI证实,18岁青少年已可发生椎间盘退变。无退变的椎间盘可承受6865Kpa的压力,但已退变的椎间盘仅需294Kpa压力即可破裂2、损伤:积累伤力是椎间盘变性的主要原因,也是椎间盘突出的诱因。积累损伤中,反复弯腰、扭转动作最易引起椎间盘损伤或破裂3、遗传因素:4、妊娠:病理:髓核突出的病理基础是髓核的退行性变以及纤维环的减弱或破裂。由于纤维环前宽后窄,后部中间有后纵韧带,故髓核多向侧后方突出,压迫神经根;临床表现:(一)、症状:1、腰痛:2、坐骨神经痛:3、马尾神经受压(二)、体征:1、腰椎侧突;2、腰部活动受限:3、压痛及骶棘肌痉挛;4、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X线表现:单纯X线平片不能直接反映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1、最典型的X线表现是椎体后缘的骨质增生、后翘2、椎管内及椎间孔内只要发现有钙化影,离开越远诊断越可靠;(钙化影可由纤维环、髓核、后纵韧带引起)3、磨角征:为椎体角被反复脱出之椎间盘磨掉,只要出现磨角现象,即可诊断4、椎间隙的改变:单纯变窄:只能提示椎间盘病变(包括椎间盘变性、膨出及突出)如并有椎间隙前后等宽或前窄后宽,尤其是后者,要怀疑椎间盘突出;5、椎体面硬化、不整齐:只能考虑椎间盘变性,不能诊断椎间盘突出;6、髓核压迹或Schmorl’s结节:7、腰椎侧弯:仅有参考价值;8、椎体前、侧缘唇状骨质增生:不是椎间盘突出的直接改变,而是继发改变;9、生理曲度变直:Schmorl’s结节:髓核可经相邻上下椎体软骨板的薄弱区突入椎体松质内,形成椎体上下缘黄豆至蚕豆大小的压迹,称之为Schmorl’s结节CT表现:(一)、椎间盘变性:CT平扫仅能显示椎间盘高度的降低、真空变性及Schmorl’s结节。1、椎间盘高度降低:MPR可显示这一改变;2、椎间盘真空变性:CT横断扫描可见不规则气体密度区;3、Schmorl’snods:相应终板层面相应部位显示结节状骨缺损、边缘硬化、光滑锐利。真空征(二)、椎间盘膨出:1、轻度膨出:表现为间盘后缘正常肾形凹陷消失、圆隆饱满;2、重度膨出:表现为间盘边缘明显增宽,超出上下椎体边缘,但椎间盘仍然对称、外形圆,可伴有真空变性,严重时可造成硬膜囊受压狭窄,马尾神经受压正常腰椎间盘形态(三)、椎间盘突出:指局限性间盘物质突出,超过椎体的边缘,突出的部分可以是纤维环,也可以是沿着撕裂的纤维环的裂隙向外疝出的髓核。按突出的位置可分为:中央型、旁中央型、外侧型突出1、中央型突出:当突出位于椎间盘后缘中部时称~,硬膜囊受压;2、旁中央型:突出物偏于后方一侧,但未超出椎间孔内口的为旁中央型或外侧型,可压迫硬膜囊及神经根3、外侧型:突出物直接疝入椎间孔,并推压椎间孔内的脂肪移位,压迫神经根,硬膜囊一般不受影响髓核游离几乎所有椎间盘突出都发现有退行性变,并可能伴有邻近终板的改变。有学者将这种终板相邻的骨髓信号改变分为三型Ⅰ型:退变椎间盘相邻终板的骨髓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这反映了终板裂隙形成和软骨下纤维组织生成Ⅱ型:相邻终板的骨髓在T1WI上呈高信号,T2WI上呈中高等信号,病理基础为终板下骨髓内脂肪沉积明显增多(黄骨髓转换)Ⅲ型:T1WI和T2WI上软骨下骨髓均为低信号,代表椎体终板的骨质增生、硬化颈椎病由于颈椎间盘变性或突出,颈椎间隙变窄,关节囊松弛,以及进行性骨赘形成,椎体后缘增生对颈髓或颈神经、椎动脉等组织压迫和刺激而产生的综合症。多发于颈5-6间,其次为颈4-5和颈6-7间分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X线表现:生理曲度改变—变直或后突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骨赘形成(特别是后缘增生后翘)椎间孔变小(间隙变窄致上下径小,小关节半脱位及钩椎关节增生致前后小)小关节及钩椎关节退行性改变→增生,半脱位项韧带钙化脊椎骨折分为次要骨折和主要骨折主要骨折:压缩或楔形骨折、爆裂骨折、安全带型损伤和骨折-脱位次要骨折:单纯横突、棘突、关节突、和椎弓峡部骨折,罕有神经损伤和脊柱畸形脊柱骨折爆裂骨折椎体轴向压缩,前中柱受累,并有骨碎片突入椎管,也可有椎板骨折椎管狭窄症凡因先天性发育畸形或后天性椎管壁(骨骼或韧带)增厚,以及椎管周围软组织或新生物向腔内突出而造成椎管内腔狭小致脊髓或神经根受压者均称为椎管狭窄症按发生原因,椎管狭窄可分为先天性、获得性两种,先天性者较少见按类型分类包括椎管中央狭窄、侧隐窝狭窄及椎间孔狭窄颈椎和腰椎是椎管狭窄的好发部位CT对椎管狭窄症的诊断价值在于:可显示椎管狭窄的原因可直接显示椎管的形态可精确地测量椎管狭窄的程度、显示椎管狭窄的部位及范围CT诊断要点:椎管中央前后径:颈椎管<10mm,腰椎管<15mm黄韧带厚度:颈椎不超过1.5mm;胸段不超过2mm;腰椎不超过5mm侧隐窝前后径≤2mmCT表现:椎体后缘正中或偏侧骨赘突入椎管后纵韧带骨化呈高密度影,与椎体后缘之间可见一条低密度线,可与椎体骨赘鉴别黄韧带肥厚显示为椎板内侧梭状软组织增厚,在腰椎厚度超过5mm。部分可见钙化骨赘、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可压迫硬脊膜下腔,甚至可突破硬脊膜下腔直接压迫脊髓椎小关节间隙变窄,关节突增大,边缘有骨赘形成脊柱结核MRI目前已被公认为脊柱结核最有效的检查方法MRI可发现病变早期的椎体内炎性水肿,以利于早期诊断。大多数T1WI上呈现均匀的较低信号,T2WI上多呈现混杂高信号,在椎体终板附近可见到低信号的米粒状病变,颇具特征MRI可清楚地显示脊椎结核沿前纵韧带下蔓延的特点,椎旁软组织包括脓肿和肉芽肿,T1WI上呈低信号,T2WI上呈混杂高信号,增强可呈不均匀、均匀强化及环状强化,脓肿壁薄而且均匀是结核的特点
本文标题:脊柱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323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