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章宫殿、坛庙、陵墓一、宫殿(一)中国宫殿建筑的起源与演化;1、来自住屋的形式--前堂后室----原始阶段;2、“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商周时期;(一)中国宫殿建筑的起源与演化;3、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春秋战国;4、宏伟前殿与宫苑相结合--汉;“前朝、后寝”5、东西堂制--魏晋、南北朝;在前朝正殿两侧设东西厢或东西堂,备常朝及宴会等用,三者横列。--“朝谒听政东西堂”6、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隋代:承天门--大朝;大兴殿--日朝;两仪殿--常朝;唐代: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宋代:大庆、文德、紫宸三殿;明初南京宫殿:奉天、华盖、谨身三殿;清代北京宫殿: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一)中国宫殿建筑的起源与演化;三朝纵列是隋代以后一千多年间宫室前朝部分的一贯布局方式。三朝之前则设有层层门阙,例如:北京故宫有大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承天门(太和门)五重,形成典型的“三朝五门”格局。(一)中国宫殿建筑的起源与演化;(二)成熟的宫殿型制与成就:1、唐代宫殿--大明宫;(1)在城中的位置;太极宫、大明宫;(2)建筑布局;(3)大明宫;龙首原前朝:三朝纵列: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后寝内廷部分:太液池:宫苑结合的起居游宴区;麟德殿(4)含元殿;宫阙型制:改变隋唐以前的一字形宫阙关系,为半围合的曲尺形,后世沿用之。翔鸾阁、栖凤阁13开间殿堂;“龙尾道”明清北京故宫午门(5)麟德殿;2、过渡阶段;(1)宋代宫殿;前朝后寝;工字形殿--唐代称轴心舍;御街千步廊;(2)元代宫殿;元大都宫殿;(3)明初;中都临壕;南京故宫;(2)元代宫殿;•元大都宫殿;•大明殿•工字形殿•御街千步廊•游牧民族建筑特色(3)明初;•中都临壕;南京故宫;3、明清北京故宫;(1)宫殿建筑设计艺术--象征手法的运用一、总体布局--象天立宫;紫禁城外朝、内廷两部分;中轴对称,四面辟门左祖右社外朝、内廷1、规模渐小;2、宫殿前朝部分加强纵向的建筑与空间层次;3、后寝居住部分演变为规整对称严肃的庭院组合。(2)宫殿建筑的型制;工字形须弥座台基;中轴线一组建筑--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中和、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钦安殿--神武门等。次轴线上的建筑:宁寿宫--慈宁宫--细部的装饰与构造;•室内装饰•格扇室内装饰格扇陈设上;嘉量--日晷--仙鹤--神龟----天下的标准数字上;开间数--斗拱出跳--仙人走兽--门钉--文字上;门的名称:阳、左:龙光门、日精门、晕和门;阴、右:凤彩门、月华门、隆福门;十二宫--十二星辰:六、色彩上:彩画:合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屋顶:(3)院的运用与空间的变化中轴线上前后有8个庭院:小结: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型制的衍变:1、原始阶段--前堂后室;2、商周时期--四阿重屋、“茅茨土阶”;3、春秋战国--高台榭、美宫室;4、西汉--宫殿分区、前朝后寝,主殿用于大朝,两侧常朝;5、东汉--南北二宫,以阁道相通;6、魏晋、南北朝--东西堂制;7、隋代--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8、唐代--三朝五门,强化中轴线;9、宋代--御街千步廊制度;10、元代--千步廊金水桥,工字形殿宇;11、明代、清代--千步廊金水桥,三朝二宫;知识点:1、试述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型制的衍变;2、以北京故宫为例,解释何为“三朝五门”格局;3、简述唐代大明宫的建筑设计与规划特色;4、画图说明唐代大明宫含元殿的型制特点;5、御街千步廊6、试述明清北京故宫的规划布局特点;7、试述明清北京故宫在宫殿建筑设计上象征手法的运用;
本文标题:中国宫殿演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352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