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铁路工程技术总结(竣工资料用)
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7标工程技术总结中铁十一局集团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7标项目经理部一分部二0一六年六月第1页,共131页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7标工程技术总结目录一、工程概况............................................3二、设计标准............................................3三、工程特点............................................4四、工程过程重大事件时间节点.............................5五、主要施工方案、方法...................................6第一节路基工程施工总结..............................61、强夯工艺性试验技术总结..........................62、水泥挤密桩工艺试验技术总结.....................133、基床以下路堤工艺性试验技术总结.................234、基床底路基工艺性试验技术总结...................325、基床表层工艺性试验技术总结.....................396、路桥过渡段工艺性试验技术总结...................53第二节、桥梁工程技术总结.............................611、桥梁基桩施工技术总结...........................612、墩台工程施工技术总结...........................65第三节、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总结.........................72第四节、综合接地系统技术总结........................97第五节、专业间工程接口的施工技术总结................101第六节、环水保工程技术总结..........................108六、项目编制及相关单位.................................124第2页,共131页七、施工中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情况.............127八、变更设计..........................................128九、病害整治..........................................128第3页,共131页工程技术总结一、工程概况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工程瓦塘至汤阴东(含)段工程位于山西省的吕梁市、临汾市和河南省的安阳市境内,北起兴县瓦塘镇,向南经临县、柳林、石楼、折向东至洪洞北站,沿河向东北方向到达古县后,以太岳山隧道越岭后到达安泽站,出安泽后向东经长子南、长治县南、壶关、到达下社,之后折向东南,翻越太行山,经安阳、鹤壁、到达汤阴东站,正线长度640.554km。配套建设与苛瓦、南同蒲、太焦线、安李支线、汤鹤线、汤台线的联络线、疏解线,联络线、疏解线长度85.16km;其中太焦线、淮海机电厂专用线、汤鹤线、汤阴至汤阴东改建共12.638km。新建铁路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自山西省吕梁市兴县瓦塘镇至河南汤阴东段土建工程ZNTJ-7标段由中铁十一局集团承建,管段从南吕梁山隧道出口段至洪洞北车站,起迄里程DK310+800~DK359+834,正线全长48.8km。本标段含南吕梁山隧道出口至范家山隧道进口的所有铺架工程。主要工程数量为路基线路长16.8km,区间及站场土石方4723825立方米,桥梁27座共18280延米,隧道3座共13720米,铺轨301.875铺轨公里、车站3座。其中中铁十一局一公司承建的段落为DK322+866~DK348+291线下工程,线路全长25.4公里,管段内桥梁15座,隧道一座,涵洞51座。二、设计标准1、正线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国铁Ⅰ级;第4页,共131页正线数目:双线;最大坡度:瓦塘~汤阴东6/13‰;速度目标值:120km/h;最小曲线半径:一般1200米,困难800m;牵引种类:电力;机车类型:客车SS9,货车SS4系列、HXD系列;牵引质量:500t,部分10000t;到发线有效长度:1050m,部分1700m;闭塞类型:自动闭塞。三、工程特点管段线下工程的主要特点是:正线25.4公里,线路长,全线路、桥、隧占线路比例基本相当;路基11.7公里,占线路全长的46%,土石方及地基处理工程量大;桥梁11946延长米,占线路总长的47%,桥梁上部结构复杂,汾河特大桥1联(46.1+2×76+46.1)m刚构连续梁和1联(40+64+40)m连续梁,其余均为简支箱梁;隧道1776m,约占线路总长的7%,为南顶隧道一座,管段施工工期紧,最突出特点具体如下:1、线路长,桥涵及隧道等结构物多,工程量大本标段正线线路全长25.4km。路基线路长16.8km,占线路全场的46%,路基及站场土石方212万方,地基处理工程量大;桥梁总长11946延长米,约占线路总长的47%;隧道1776m,约占线路总长的7%。2、特大桥多,跨七一渠、汾河、连续梁施工难度大第5页,共131页桥梁跨河道、高速公路、既有线等设置的特殊结构梁主要以刚构、连续梁等形式通过,施工难度大,施工干扰大,施工工效低,工期紧。本标段特大桥共5座长9153.3米,其中跨七一渠、汾河特大桥采用1联(46.1+2×76+46.1)m刚构连续梁和1联(40+64+40)m连续梁跨度大,施工难度高。3、施工单元多,临时工程数量和资源需求量大本标段线路较长,结构物众多,现场需设置砼拌和站、预制场、钢筋场等大型临时设施,大型临时设施数量大;挂篮等钢构件以及隧道施工设备多,施工过程中队伍部署、要素配置和组织、工序衔接和配合、施工调度和管理都必须运用网络计划技术科学统筹、精细规划、强力落实。4、环保、水保要求高沿线工点穿越多处人口稠密区和水土流失敏感区,临时工程、路基、隧道、桥梁等工程的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全线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要求高。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本标段路基统筹规划取弃土方案,并防止水土流失;路基填筑施工时采取防护措施,采取3:7灰土和级配碎石集中厂拌法施工,以避免和减少环境污染;桥梁工程施工中的钻孔桩数量较大,需防止泥浆污染环境;工程施工过程中注意控制噪音污染。四、工程过程重大事件时间节点2010年8月1日工程正式开始施工、2012年10月1日全线最长桥梁汾河特大桥线下工程全部成、2014年10月10日完成交验工作、第6页,共131页2014年12月28日通车、2015年1月31日工程正式移交太原铁路局侯马北工务段。五、主要施工方案、方法第一节路基工程施工总结1、强夯工艺性试验技术总结1.1引言强夯是通过夯锤冲击能量使土体结构变形,消除土体之间空隙,达到对地基土加固或处理地基土湿陷性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我标段路基施工穿越黄土丘岭及低山区,路基长度12km,大部分段落为湿陷性黄土区,黄土湿陷性为Ⅲ级或Ⅳ级。采用强夯主要目的是提高路基基底土承载力以满足重载铁路要求,消除地基黄土湿陷性对路基造成的不良影响,确保重载铁路路基的稳定性。1.2强夯施工机理强夯是通过夯锤的冲击能量对基底土体进行加固和湿陷性处理。通过试验主要总结不同夯击能对地基加固和消除湿陷性的效果,并研究夯击次数和夯击沉降量与地基处理效果之间的关系。对2500KN·m、3000KN·m、3500KN·m三种不同的夯机能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1.3施工工艺试验本次工艺试验选定在龙马车站强夯试验段进行,试验段位于DK327+300路基右侧坡脚处,长60m,宽21m。地势相对平坦,四周有沟壑和农耕道(一般为深4~5米的路堑)与张家庄和1#拌合站隔第7页,共131页离。在长63米宽21米的试验场地内,地层为浅黄色新黄土,厚度为0~20m,为Ⅳ级自重湿陷性,湿陷系数0.015~0.147。1.3.1主要施工方法及资源配置主要施工方法:根据设计要求点夯夯击能量为2000~4000KN·m,试验选择夯击能为2500KN·m、3000KN·m、3500KN·m三种,夯击遍数以最后两击平均下沉量不大于50mm计。现场共划分12个实验区,编号分别为“试验一区”~“试验十二区”。其中3500KN·m的8击、10击、12击、14击分别对应“试验一区”~“试验四区”,3000KN·m的8击、10击、12击、14击分别对应“试验五区”~“试验八区”,2500KN·m的8击、10击、12击、14击分别对应“试验九区”~“试验十二区”。每个实验区的面积为10.5m×10.5m=110.25m2,强夯工艺性试验区总面积为1323m2。资源配置:TY160E推土机1台、W1001强夯设备1套、ZL30装载机1台、全站仪1台、水准仪1台、50m钢尺1把、施工人员5人。1.3.2试验段平面布置图水泥土挤密桩工艺性试验布桩如下图所示:试验一区试验三区试验五区试验七区试验九区试验十一区试验二区试验四区试验六区试验八区试验十区试验十二区1050105010501050105010501050105021006300八击十二击八击十二击八击十二击十四击十击十四击十击十四击十击对比试验场地布置图布置示意图第8页,共131页1.3.3主要施工过程2010年9月28日进行现场技术交底,平整场地,并开始强夯试验。锤重22.8t,锤径2.6m,点距3.5m,提锤高度按Q=mgh计算,g取10。2010年10月12日完成12个区段强夯工艺试验施工。2010年10月21日开始进行工艺试验段检测取样。2010年10月22日完成工艺试验段检测取样。2010年10月24日取样检测完成,出具试验报告,试验段试验完成。1.4现场施工工艺总结1.4.1工艺流程强夯施工工艺流程图平整场地起重机就位、夯锤对准夯点位置测量夯前锤顶标高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自由落下,测量夯锤顶标高重复上述步骤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换夯点,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机械整平夯坑,测量场地标高按上述步骤完成全部夯点的夯击标定夯点位置,测量夯前标高第9页,共131页1.4.2施工要点1.4.2.1场地平整试验区域原地面清表0.3m厚,用推土机再将场地推平,清除强夯区内的杂草、树根、农作物残根、腐植土、垃圾等杂物和填平坑洞。试验区周边挖宽、深为30cm×30cm的排水沟以确保场地排水通畅,防止积水。1.4.2.2测量放线利用控制点I4050,I4049的坐标和高程作为实验区的夯击点和高程控制点,并在实验区上方30米的位置引一高程控制点。由测量班测放实验区边线,在边线外侧沿线路纵、横方向分别测放间距3.5米的护桩,测量实验区平面高程。根据护桩位置扯线、撒石灰,确定第一遍夯点位置,并测量夯点标高。夯机就位后,测量夯锤起吊前锤顶标高。1.4.2.3夯机就位门架底座和夯机在线路纵向上沿夯点石灰线就位,夯机触地部位和门架底座应保持水平。吊钩对正夯点中心,夯锤就位后,锤中心偏差应小于50cm。夯机时,夯击点中心位移偏差应小于15cm。1.4.2.4点夯按照试验要求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第10页,共131页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我部强夯试验工艺采用“点夯三遍,满夯两遍”的方法,第一遍夯点布置如图一所示,夯点为正方形布置,间距为7m×7m。第二遍点夯布置如图二所示,夯点为正方形布置,间距为7m×7m。第三遍点夯布置如图三所示,夯点为梅花形布置,间距为3.5m×3.5m。夯点次序采用隔行跳打的方法,呈正方形或梅花形,按顺序先夯击①点。夯击时落锤平稳,夯位准确,当错位或坑底倾斜过大,采用砂土将坑底整平后进行下一次夯击。第一遍夯击①点,①点位置点夯完成后,夯坑较深,不便于继续夯打间隔的点位,因此用推土机将点夯场地推平,测量场地高程,计算第一遍
本文标题:铁路工程技术总结(竣工资料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378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