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核心制度解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护理部魏兰六大核心制度输血制度给药制度危重症病人抢救制交接班制度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查对制度规范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患者安全查对制度查对制度的目的:是要求护士在完成每项护理操作中必须按所规定的路径来进行工作,这样才能有效的预防潜在危机,阻断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保证在护理工作中的安全有效性,真正确保病人的治疗、护理和各种检查的安全性,从根本上提高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查对制度查对制度的内容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一注意:注意用药后的反应。2医嘱输入电脑后必须查对,护士每天总查对医嘱一次,每周护士长参加总查对一次并记录签名。查对制度3抢救病人时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护士需复述一遍,经医生查对无误后执行,并做好补充记录。护士对可疑医嘱必须查清后方可执行,除手术或抢救外,护士一律不执行口头医嘱。5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有效期和批号,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查对制度6给药、输液、输血前要询问有无过敏史,多种药物使用时,要注意配伍禁忌。无菌操作前,必须查对用物灭菌日期物品质量!手术病人:术前床号、姓名、年龄、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式及术前用药。电子医嘱查对双人核对电脑医嘱,各种执行单,并分类处置。特殊情况下医嘱有疑问医嘱药品物品手术患者特殊用药输血化疗处置中查对核对病人腕带、床头卡、姓名,确定正确地识别病人。清理收拾药品,物品消毒、器械归位,记录再次查对病人信息,妥善安置病人,告知注意事项实施执行单时必须再次两人查对执行单所有信息处置后查对再次查对所有药品、物品、器械,确定无误。取血前评估病人体温、查看输血同意书签字情况,无误后方可取血。查看化疗同意书签字情况,查看药物说明书,了解药理作用及注意事项。认真按照操作规程完成各种操作,合理安排用药顺序,保证病人安全查对制度的护理指引处置前查对双人核对执行单的内容,注意执行时间、用法等到床前查对病人,评估病人,告知相关知识,询问过敏史。配药时查对床号、姓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查看药品有效期及包装质量。一次性耗材的质量、型号、有效期;灭菌物品的灭菌日期、有效期及质量。腕带、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式、术前用药,告知注意事项、手术配合等内容。办公班护士认真查对,审核后打印执行单(白、连、中、夜)口头医嘱(抢救病人、急诊手术)与查对制度有关的知识解读依据二:自治区人民医院护理安全目标及主要措施依据一: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患者安全目标)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第三章患者安全目标)一、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目的】确保正确的治疗、操作、检查实施于正确的患者20一、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落实点】对患者施行唯一标识(医保卡、新农合卡、身份证)管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同时使用2种方法核对患者实施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亲自对患者或家属告知完善关键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健全交接制度(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流程)使用“腕带”作为辨识患者的有效手段(手术患者、重症患者、意识神志不清患者)职能部门要落实其督导职能,并有记录。查对制度自治区人民医院护理安全目标及主要措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查对制度1.在病人入院时,佩戴“腕带”,详细填写腕带中的信息,包括姓名、科室、性别、住院号、床号、年龄、过敏史、族别,特殊科室根据科室特点及病人情况如心理卫生科增加科室电话号码等信息。2规范使用新式床头卡,将患者重要相关信息全部在床头卡中标识,包括护理等级、饮食、输血病人标示血型、过敏标识、手术当日病人需标示手术、置管护理、造口护理等各种项目,一目了然。患者信息准确、清晰、规范,方便医护人员更好的识别患者身份及相关信息。查对制度3.在给药、输血或血制品、为临床测试采取血液样本和其他样本或提供任何其他治疗和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如姓名、住院号、生日、身份证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并核对处置单信息与腕带、床头卡信息是否一致。查对制度(1)对清醒的病人进行查对时,由病人自己报姓名,护理人员查对处置单、诊疗卡、腕带、床头卡等信息识别患者身份。(2)对昏迷的病人进行查对时,由陪护报病人姓名,护理人员查对处置单、诊疗卡、腕带、床头卡等信息识别患者身份。(3)患儿输液或各种处置等,由家长报患儿姓名、年龄等信息。查对制度4.输血病人,认真核对输血单信息,并履行谁执行谁签名制度。输血前、输血时必须两人核对签字,完后24小时内护士长/护士长助理核实并签字。配血一次一人一管,输血一次一人一份。5.护理部组织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落实督导,召开会议并有记录。2019/8/29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两项等项目核对患者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有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流程★严格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与工作流程。★输血制度输血查对制度的阐述内容输血查对工作指引输血查对制度的阐述1、采血样时应核对标签,姓名与配血单是否相符,无误后将血标本送至血库。2、遵医嘱给病人进行输血。3、输血时查对血型报告单,献血员及病人的姓名,住院号,输血号,交叉配血的结果,采血的日期,血的质量,无误后,护士,血库人员,签字后离开,供血者的血样一定保持的病人输血完毕后24小时。输血查对制度的阐述4、输血前核对病人的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询问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5、输血前必须由两名护士核对病人的血型,住院号,姓名,剂量,储血日期,无误签字后方可输入。一人工作时要重复查对确认无误后方可输入。6、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的反应,如有不适立即停止输血,并保留余血检查。输血查对制度的阐述7、观察输血反应,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抢救。8、输血完毕,送输血科冷冻保存,短期内保留血袋,以备必要时检查。输血查对工作指引1、确认有效的医嘱首先确认《临床输血申请书》,再确认《输血治疗同意书》,双人核对输血申请单,病历。一人工作时要与值班医生双人查对输血申请单,病历。2、采集血标本根据打印的医嘱单两人床旁核对床头卡,腕带,核对的内容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血型,诊断等,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讲解采血标本是输血前必备的检查程序,输血的目的及作用,询问有无过敏史。首次输血要采集血型标本,交叉配血标本,不是首次输血只需采集交叉配血标本即可。输血查对工作指引3、送血将采集的血标本送往输血科,并与输血科工作人员核对输血单,血标本的试管。4、取血前对患者的评估输血科电话通知取血后,应先评估患者的情况,监测体温。体温超过38度,通知主管医生,询问是否继续输血,遵医嘱采取降温措施直至体温降至正常才可去输血科取血。5、取血取血护士与输血科的工作人员双方共同查对交叉配血的报告单,血袋标签:储血号,血型,交叉配血的结果,住院号,姓名,剂量,有效日期,血的质量,血袋的完好情况,无误后方可签字后取走。输血查对工作指引6、输血前的查对三查:血的有效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血袋封口是否严密有无破损。十对:受血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袋编号,血液成分,血量是否相符,采血日期、失效期,医嘱执行单。输血查对工作指引7、准备静脉通路,正确输血双人床旁核对床头卡,腕带,核对的内容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血型,诊断,医嘱卡,再次核对交叉配血的报告单,血袋标签:储血号,血型,交叉配血的结果,住院号,姓名,剂量,有效日期,血的质量,血袋的完好情况。建立静脉通道,先输入生理盐水,确保静脉通道良好后输血。输血过程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调节好滴速,前15分钟8~10滴/分速度输入,无不良反应后将滴速调至正常,告知患者出现不适状况及时通知护士,并将呼叫器放置患者身旁。输血查对工作指引8.输血过程中的观察责任护士每15分钟巡视病房一次,观察输血的速度,静脉通道的情况,输血过程中病人的反应,如果出现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遵医嘱给以相应的急救措施。9.输血完毕输血过程中出现输血反应的应填写输血反应单与血袋一起送血库保存,输血过程顺利,输血完毕后将血袋保留24小时后送血库保存,书写护理记录,包括输血的起止时间,血型,血量,及输血过程的观察情况。输血护理记录的书写1.常规输血时,在患者输血开始时进行一次护理记录。内容包括:输血时间、血型、输血量、滴速及双人核对签名。2.常规输血结束时进行一次护理记录。内容包括:输血结束时间及患者有无不良反应。3.在输血过程中,患者如有病情变化,应随时记录。因为不愿意去做,故意出错!三查七对没有错错的是人!不接受自己出错必会出错!傲慢的态度导致一错再错!人总是活在别人面前一个人的时候更可怕!结构决定一切….!
本文标题:核心制度解读2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37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