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我国电力供需状况今年将出现转折
《聊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草案简介一、上版总规概况与实施(一)《聊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回顾1.城市性质中国江北水城;以发展商贸、旅游为主的历史文化名城。2.规划期限与范围规划期限:2001-2020年;规划范围:城市规划区为东昌府区;3.规划规模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75万人,建设用地80平方公里。4.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一心两带四区。一个中心即聊城市。两个经济带:冠县—聊城—茌平经济带;临清—聊城—阳谷经济带。四个经济区:聊城—茌平加工工业区;临清—高唐棉花、纺织印染工业区;冠县—莘县食用油、饲料和林木产业区;阳谷—东阿蔬菜生产、建材工业区。5.中心城区结构与布局规划结构为:一城五区一城:即整个聊城市城区;五区:中心区、开发区、嘉明工贸区、行政文化新区、西部能源仓储区。(二)聊城市2001版总体规划实施回顾(1)到2013年,聊城的城市规模突破上版规划目标;(2)城市空间格局基本形成,但工业布局突破上版总规,“四面围城”。(3)一方面古城景观风貌重构期;另一方面,城市景观引导范围需扩大。(4)东昌府区行政区划调整后,城市规划区需要扩大。(5)总规评估报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总体城市建设较好,仅有10%的市民认为城市建设差。市民的主要关注点在“交通问题、缺乏特色、公共服务设施缺乏”上。二、项目编制动因与编制历程(一)编制动因2012年11月,国家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2013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提出围绕济南的“一个核心、两个圈层”,即70公里半径的紧密圈层和150公里的辐射圈层紧密协作区。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建设发展规划》出台,提出构建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聊城首当其中。以上各个规划均对聊城提出要求与任务,需要总体规划落实。上版城市总体规划《聊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确定的2020年城市规模(80平方公里)的目标提前实现。大量建设项目正在实施中,城市规模短期还将进一步扩张,急需总规指引。“聊茌东一体化”即建设聊茌东都市区的设想,得到山东省层面的肯定与支持,成为未来一段时间聊城市城市空间的重要发力点。需要总体规划对功能协调与设施布局等提出相应的落位。德商高速公路和青兰高速公路等一批市域重点交通设施的建设,将极大地改变聊城的交通区位,影响未来一段时间聊城的产业发展与城镇布局,均需要总体规划予以研究和分析。(二)编制历程2013年7月,聊城总规正式开展工作。2013年8月7日,项目组至聊城开展第一阶段现状调研工作,同市规划局、发改局、农委、经信、国土、建设、交通等主要相关部门进行座谈,了解聊城当前发展态势,并收集部分基础资料。2013年8月20日,项目组开展第二阶段调研工作,在11天的现场调研期间,项目组规划、工程、交通、产业、生态等多专业人员进行了补充座谈、区县和重点乡镇现场调研,并对中心城区现状用地进行了详细调研。2013年9月至2013年12月,项目组在综合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阶段性的初步成果。2014年5月12日,项目组在济南,向山东省建设厅规划处作了聊城总规的工作汇报,听取了省建设厅规划处的意见和建议。2014年9月,项目组向聊城市领导、相关部门,作了总体规划纲要成果汇报,进一步征求了意见和建议,形成了本次阶段成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要求,现将阶段成果对社会公众公告,征求公众意见。三、总则(一)规划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4.《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年11月1日)5.《城市黄线管理办法》(2006年3月1日)6.《城市蓝线管理办法》(2006年3月1日)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8.《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9.《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2012年12月1日)10.《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2005年)11.《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12.《济南都市圈规划(2006-2020年)》13.《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2013-2020年)》14.《聊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二)规划期限近期:2013-2020年远期:2021-2030年远景:2030年以后(三)规划层次依据相关政策、法规,城市总体规划内容,分为市域、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层次:1.市域层面聊城市域范围,辖东昌府区、临清市、高唐县、茌平县、阳谷县、东阿县、冠县和莘县等6县、1区、1市,总面积8715平方公里。在聊城市域层面,分析研究聊城目前经济发展特征与趋势、城镇化发展特征与问题、重大基础设施选线影响、国家战略与山东省政策对聊城的发展影响等因素,确定全市域的总体发展目标,在对市域建设条件进行分析基础上,提出市域产业发展战略与重大产业布局、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市域城镇职能结构、市域城镇等级与规模结构、市域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等内容。2.城市规划区层面依据城乡规划法,结合目前聊城市的发展实际,确定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区范围为东昌府区全境,面积1443平方公里。在城市规划区范围,确定各个片区的功能发展重点、重大城市基础设施布局和交通设施选址,并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个城镇、乡驻地的建设用地规模提出规划布局方案。同时,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农村居民点迁并政策、城乡统筹等方面,也提出明确的策略和布局指引。3.中心城区层面根据城乡规划法以及聊城市城区城市建设现状,结合行政界限和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线形,划定聊城市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北至聊城市北外环、西至德商高速公路,东至一干渠,南至规划南外环路,总面积约390平方公里。在这个规划范围内,根据市域层面的城镇化研究,综合确定中心城区的规划人口规模和城镇化水平,并根据城市区域发展使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趋势等综合确定城市的目标定位和主要职能,在对城市现状城市建设用地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市的分类用地布局做出安排,并对交通、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绿地、景观、市政基础设施、城市开发强度等分项内容提出相应的规划布局。(四)城市发展目标以“东融西借、跨越赶超,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为指导思想,紧紧抓住“一区一圈一带”的战略机遇,实现聊城市的转型发展与跨越发展。1.中国江北水城,国际运河古都充分发挥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进一步凸显水城特色和运河文化,将聊城打造成为中国北方最具湖城历史格局和水网特色的城市;依托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带,提升聊城的国际影响力,力争成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大运河文化遗产节点城市。加快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养老度假等相关产业发展,塑造多元城市风貌,建设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和宜居名城。2.三化协调示范,生态发展典范通过生态型绿色化的新型产业体系构建,全面推动聊城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实现聊城从传统农业地区、重化产业基地向国家重要生态城市的转型。积极推动新型现代化农业发展,大力升级双高型的传统工业,重点集聚高端制造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三化融合、生态发展、产城协同”的新型产业高地。3.区域交通枢纽,三省交界中心立足东融西借的总体战略,加快战略交通通道建设,构建联系山东半岛、中原经济区、京津冀与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大力强化城市公共服务与生产服务功能,积极分担济南作为省域中心城市的区域性功能,力争成为辐射冀鲁豫交界地区的中心城市。4.发展指标体系经济发展方面。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600亿元,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203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900亿元,人均GDP达到25000美元。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10:50:40;203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5:45:50。规划期末,形成以新型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原材料产业等为主导的经济体系,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和资源优化配置的集约式增长。社会服务方面。社会公共服务得到加强,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城市医疗保障体系,每万人拥有医生数分别达到相关标准,提升城市文化设施,每十万人图书馆数量和影剧院数量分别达到相关指标,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3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70%以上。城乡统筹方面。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51%,城乡居民收入比例控制在2.3:1,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比例达到55%以上;到2030年,城镇化率力争达到68%,城乡居民收入比例控制在2:1以内,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比例达到65%以上。生态安全方面。城乡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和提升,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全面实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城镇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水网密度和水环境质量达标率达到0.7公里/平方公里和100%;203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0%,城镇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水网密度和水环境质量达标率达到0.8公里/平方公里和100%。资源环境方面。生产和消费模式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变。到202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降至9吨以下,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40%,万元GDP综合能耗达到0.85吨标煤,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达到2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到203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降至9吨以下,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万元GDP综合能耗达到0.85吨标煤,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达到2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四、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一)城镇化水平预测根据聊城市确定的城镇化发展目标,规划2030年聊城市城镇化水平达到68%,城镇人口468万人,其中中心城区180万人。(二)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主中心:区域生产组织与公共服务中心,聊城中心城区;副中心:市域生产组织与公共服务副中心,临清城区;专业化中心:市域重要的专业化功能中心或产业基地,茌平县城、东阿县城、莘县县城、阳谷县城;县域中心:县域生产组织与公共服务中心,冠县县城、高唐县城;重点镇:县域生产组织与公共服务副中心,16个。(三)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中心城区:我国北方以水城风景和运河休闲旅游为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原经济区商贸物流中心,山东省“西联”门户城市,山东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茌平县:聊城都市区的重要城市,聊城先进制造业基地。东阿县:聊城都市区的重要城市,我国重要的保健医药产业基地。临清市:聊城西北部次中心城市,以运河文化为特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聊城特色产业基地。高唐县:聊城东北部次中心城市,中国书画艺术名城,重要的运输设备制造基地。阳谷县:聊城南部次中心城市,山东省重要的高端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商品集散基地,运河文化古城。莘县:聊城西南部次中心城市,山东重要的农产品物流及加工基地。冠县:聊城西部次中心城市,聊城重要的农产品物流及加工基地。针对重点镇和一般镇,提出分类型指导的职能定位,包括现代农业型、工业制造型、文化旅游型、农业商贸型、工业商贸型、公共服务型五大类。其中,现代农业型是指以农业现代化为导向,重点发展农业规模种养殖、初级加工以及精深加工、农产品物流等功能。工业制造型是指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根据本地发展资源条件和特色,重点培育制造业功能。文化旅游型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潜力为导向,重点发展休闲游憩、文化创意、旅游服务等产业。农业商贸型在现代农业型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商务、贸易等第三产业发展。工业商贸型在工业制造型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商务、贸易等第三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型则是集中在一般镇级别,以提供基础公共服务覆盖为主要发展导向。(四)市域城镇等级与规模结构规划2030年全市城镇人口规模结构继续保持中心化的发展趋势,中心城区和县城规模等级加快上升,重点镇规模等级平稳上升,一般建制镇规模等级下降。150-200万:聊城中心城区;30-50万:临清城区、阳谷县城、茌平县城;20-30万:高唐县城、东阿县城、冠县县城、莘县县城;1
本文标题:我国电力供需状况今年将出现转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3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