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人音版音乐八下第六单元婆娑舞曲word教案人音版初中音乐教学资源
第六单元婆娑舞姿一、教学目标一)感受和体验舞剧选曲的风格特点,喜爱舞剧、舞剧选曲这种艺术形式。二)学会演唱舞剧选曲《红色娘子军连歌》,体会歌曲的坚定、热烈的情绪,进而体会革命战争时期人民和红军的革命热情。并能够分别用柔和、抒情的,以及刚劲、有力的歌声演唱歌曲。三)聆听舞剧《天鹅湖》选曲《场景音乐》和《西班牙舞曲》,能够辨别这两首乐曲的不同情绪、风格,并能够随着音乐唱出这两首乐曲的主题片段。四)聆听民族舞剧《丝路花雨》选曲《飞天仙子》,感受民族舞剧选曲的风格特点,能够从几首舞剧音乐中辨认出民族舞剧音乐。五)学习舞剧、芭蕾舞剧有关知识;了解柴科夫斯基的生平和代表性作品。二、教材分析一)《红色娘子军连歌》.作者简介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由中央芭蕾舞团根据梁信的同名剧本集体改编。吴祖强、杜鸣心、王燕樵、施万春、戴宏威等作曲。吴祖强(1927年—)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江苏常州人,出生于北京。1947年入南京国立音乐院理论作曲系学习,1950年随校入中央音乐学院学习,1952年毕业留校任教。1953年入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学习理论作曲,1958年毕业回国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后任副院长、院长。1985年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2000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主要作品有: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与王燕樵、刘德海合作);琵琶与管弦乐队音诗《春江花月夜》;芭蕾舞剧《鱼美人》(与杜鸣心合作);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与杜鸣心等合作);弦乐合奏改编曲《二泉映月》等。杜鸣心(1928—)作曲家。湖北潜江人。1939年到重庆育才学校学习音乐,在贺绿汀、任光、范继森等指导下学习钢琴、小提琴和其它音乐基础知识。1949年赴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回国后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创作上偏重于器乐体裁。主要作品有:舞剧《鱼美人》、《红色娘子军》(均与吴祖强合作)的音乐,交响诗《飘扬吧,军旗》、交响音画《祖国的南海》和《青年交响乐》等。此外,还写过一些电影音乐和铜管乐。王燕樵(1937年—)作曲家。生于北京。1952年考入中国青年艺术学院乐队,1957年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960年到新疆艺术学院工作,1963年回中央音乐学院继续学习,1966年毕业,1968年入中央乐团创作组,1980年赴日本研究学习。主要作品有: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与吴祖强、刘德海合作)、钢琴协奏曲《战台风》(与刘诗昆合作),还有电影音乐《大河奔流》、《婚礼》、《春雨潇潇》、《红色背篓》等。施万春(1936—)作曲家。河北青县人。1955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1961年毕业留校任教。1973年调中央乐团创作组。1984年执教于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要作品有:管弦乐曲《节日序曲》、《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弦乐四重奏》、交响音画《瀑布》、二胡与乐队《叙事曲》、筝与乐队《随想曲》、舞剧《红色娘子军》(合作),电影音乐《青松岭》、《丫丫》、《苦恋》、《黄河之滨》、《良家妇女》、《孙中山》、《开国大典》,电视片《黄河》和艺术歌曲《亥年残秋偶作》、《梅岭三章》、《送上我心头的思念》和《咏鹅》等。.舞剧《红色娘子军》简介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故事取材于同名故事影片,后改编为芭蕾舞剧,1964年在北京首演。剧情梗概:十年内战期间,在海南岛有一支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红色娘子军连。吴清华原是恶霸地主南霸天家的女奴,因不堪欺凌与压迫逃出了南府,但被南霸天一伙追上打得昏死过去。南霸天以为吴清华已死,带领狗腿子离去。党代表洪常青带领通讯员小庞化妆侦察,途经椰林寨时救起了吴清华,并问明身世,指明投奔方向。吴清华加入娘子军以后,为了歼灭南霸天,洪常青化妆成华侨巨商带她深入南府,由于吴清华擅自开枪,过早地暴露了战斗信号,致使南霸天逃脱。吴清华在党的教育下觉悟不断提高,在解放椰林寨的战斗中,击毙了南霸天。吴清华成为优秀指挥员。舞剧《红色娘子军》的音乐吸收了海南民歌的音调素材,并融会了其他的民族音调,运用主题贯穿和交响化的戏剧性手法发展创新,塑造了性格鲜明的音乐形象。全剧共六场:序幕满腔仇恨,冲出虎口;第一场常青指路,奔向红区;第二场清华控诉,参加红军;第三场里应外合,夜袭匪巢;第四场党育英雄,军民一家;第五场山口阻击,英勇杀敌;过场排山倒海,乘胜追击;第六场踏着先烈的血迹,前进!前进!3.《红色娘子军连歌》简介(1)作者简介黄准(1926—)女作曲家。浙江黄岩人。1938年入延安鲁迅文学艺术学院戏剧系,后转音乐系,学习作曲和声乐。1943年至1946年先后在大连鲁迅文工团、鲁艺文工团一团任独唱演员兼作曲。1947年任东北电影制片厂作曲。她曾为解放区第一部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配乐。1951年始任上海电影制片厂专职作曲。作有电影音乐《民主青年进行曲》、《淮上人家》、《新儿女英雄传》、《秋翁遇仙记》、《燎原》、《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牧马人》等40多部。电视剧音乐《磋砣岁月》、《绿荫》等。电视片插曲《小猫钓鱼》主题歌《劳动最光荣》、儿童歌曲《在老师身边》,以及《青春闪光》、《红色娘子军连歌》、《蚕花姑娘心向党》、《一支难忘的歌》等。(2)歌曲分析《红色娘子军连歌》是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一首主题歌曲。这首歌曲的旋律也是贯穿于全剧的主要主题旋律。该曲原来是同名电影的一首插曲,由梁信作词、黄准作曲。由于该曲鲜明的音乐形象和在群众中的广泛影响,又被应用于舞剧音乐。因此,《红色娘子军连歌》也可以认为它是影片《红色娘子军》的主题歌。歌曲的旋律铿锵有力,节奏鲜明,具有进行曲风格,表现了红色娘子军战士的英雄气概和勇敢坚强的性格。歌曲的主调为d羽调,两段歌词均从d羽调开始,而结束在G徵调(是为转调乐段),而结束句又回到原来的主调(d羽调)。歌曲为三个乐句构成的乐段。分节歌形式。两段歌词后有一个结尾句,结尾句是基本上第一句的变化重复,仅在末尾放宽节奏。(二)《场景音乐》和《西班牙舞曲》(芭蕾舞剧《天鹅湖》选曲).作者简介柴科夫斯基(1840—1893)俄国作曲家。从小受父母的影响,喜爱音乐。乌拉尔地区丰富的俄罗斯民歌给他留下深刻印象。4岁开始弹钢琴,10岁到彼得堡法律学校上学。1859年毕业后在司法部任职,然而他不喜欢这个职业。1862年他进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865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866年应邀到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授。1877年至1890年他辞去教职,专门从事创作,他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音乐创作活动之中,这是柴科夫斯基一生中创作最旺盛的时代。柴科夫斯基一生是辛勤创作的一生,差不多对音乐艺术的一切体裁和形式,都进行过探索。他一生创作了10部歌剧、6部交响乐、3部舞剧、4首交响组曲、12首大型的交响管弦乐作品、3首钢琴协奏曲、1首小提琴协奏曲、5首重奏曲,以及大量的钢琴曲、浪漫曲、合唱曲等。其中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第四、第五、第六交响曲,《一八一二年序曲》,钢琴曲《四季》,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等已成为世界音乐经典,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柴科夫斯基的生平在本教材七年级上学期(第13册)第五单元“金色乐章”欣赏《如歌的行板》时曾作过介绍。.舞剧《天鹅湖》简介舞剧《天鹅湖》是柴科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舞剧的经典作品。《天鹅湖》为四幕芭蕾舞剧。舞剧脚本取材于俄罗斯民间故事《天鹅公主》和德国作家姆宙斯的童话《天鹅湖》。由贝吉切夫和赫尔茨撰写脚本。创作完成于1876年,1877年2月22日在莫斯科大剧院首演。剧情梗概:美丽的公主奥杰塔及其女友们在天鹅湖畔采摘鲜花,被恶魔罗特巴尔德施用魔法变成一群白天鹅,她们只在夜晚才能恢复人形。一日王子齐格弗里德打猎在天鹅湖边与奥杰塔相遇,他们互相倾慕,奥杰塔向王子述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并告诉他只有真诚的爱情才能破除魔法。王子决定在次日挑选新娘的舞会上宣布奥杰塔为新娘。恶魔命其女儿黑天鹅化妆成奥杰塔参加舞会,欺骗王子,王子发觉受骗后,立即奔向天鹅湖畔,追杀恶魔,一声巨响,恶魔殒灭。奥杰塔和她的女友们恢复了人形,公主和王子重逢,终于获得了幸福。该舞剧音乐后由作者编成同名管弦乐组曲《天鹅湖组曲》,由6首乐曲组成。该组曲后由他人扩充为13首乐曲。.《场景音乐》音乐分析本课选用《场景音乐》是舞剧第二幕的开头场面的音乐(舞剧音乐的第10分曲,全剧共29个分曲)。这段音乐是贯穿整个舞剧音乐的主题——天鹅主题(见例一),以这个基本主题为主导动机,发展成整个芭蕾舞剧音乐。例一:这个音乐主题在舞剧的多处出现,在舞剧的第一幕的终场(舞剧的第9分曲)、第二幕的开头场面(舞剧的第10分曲)、第二幕的终场(舞剧的第14分曲)和第四幕的终场(舞剧的第19分曲)中都以这个主题为基础发展而成。这个天鹅主题在第一幕和第二幕中,是一个情绪悲凉的小调式主题音乐,表现了奥杰塔和她同伴们的悲惨命运。而在第四幕的终场音乐中,这个悲剧式的主题改编了速度、节拍,由小调变大调,成为一曲辉煌宏伟的颂歌,表现忠贞的爱情终于战胜了邪恶的力量。这一场景是:第二幕开始,夜色苍茫,一群天鹅在密林环绕的天鹅湖水面静静地浮游,领头的一只头戴花冠的天鹅就是奥杰塔公主。天鹅主题音乐是一段充满温柔和悲伤的优美旋律,既表现了纯洁、善良、美丽的天鹅——奥杰塔的音乐形象,又象征着奥杰塔和她的女伴们的悲惨的命运,同时还体现出王子和奥杰塔对爱情和幸福的热烈追求。乐曲开始,由双簧管以动人的音色奏出温柔而略含忧伤的天鹅主题,描绘了天鹅纯洁、端庄而略带哀婉的形象。在呈示这一主题的同时,竖琴在弦乐陪衬下,奏出了徐缓舒展的琶音,使人仿佛看到静静浮游的天鹅在湖面上漾起了层层涟漪;竖琴的伴奏,使天鹅主题更为柔美、清纯。这一主题反复一遍后继续发展,双簧管奏出渐渐上行的旋律(见例二)使乐曲情绪逐渐激动,仿佛在诉说着奥杰塔的不幸遭遇:例二:接着,在乐队伴奏下,圆号用柔润的音色再现天鹅主题(例一),小提琴和中提琴重复了双簧管奏出的如泣如歌的旋律(例二)。随后,整个乐队奏出悲愤的乐声,表现了对奥杰塔命运的同情。天鹅主题(例一)再次由整个乐队奏出,大提琴等低音乐器将这一主题再一次轻轻地重复,仿佛在为奥杰塔的悲惨命运黯然神伤。.《西班牙舞曲》音乐分析《西班牙舞曲》是《天鹅湖》第三幕中的一段音乐。在王后为王子齐格弗里德安排的挑选新娘的舞会上,妖魔罗特巴尔德及其女儿和随从闯了进来,他们扮作外国客人,在妖魔黑斗逢的挥舞下表演了各种民族风格的舞蹈,包括匈牙利、西班牙、那不勒斯和波兰的舞蹈,第一段舞蹈的音乐各有其民族特点。《西班牙舞曲》是上述舞蹈中的一段,它运用了典型的西班牙舞曲的节奏,节拍为三拍子,节奏强烈,气氛热烈,常用于男女对舞和独舞,还采用西班牙舞曲中常见的响板,具有鲜明的西班牙民族音乐特点。该舞曲具有典型的波莱罗舞曲的特征。有关波莱罗舞曲,本套教材在九年级下学期(第18册)第四单元将学习介绍。《西班牙舞曲》共分为五段。第一段:第二段:节奏比第一段更加强烈,情绪更加炽热,以连续的快速节奏中的附点音符和间歇的大跳为特点。第三段:是第一段的重复。第四段:转为升F大调,旋律富于歌唱性,与前后形成对比。第五段:升F大调,情绪更加活泼,出现一连串的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其热烈气氛达到全曲的高潮。(三)飞天仙子》(舞剧《丝路花雨》选曲).作者简介《丝路花雨》由韩中才、呼延、焦凯作曲。甘肃省歌舞团编剧。刘少雄、张强、朱江、许琪、晏建中编导。.舞剧《丝路花雨》简介六场民族舞剧《丝路花雨》1979年首演于甘肃兰州。剧情梗概:在盛唐时期,丝绸之路上,各国商旅络绎不绝。突然狂风四起,老画工神笔张带着女儿英娘救起了昏倒在沙漠的波斯商人伊努思。但在途中,英娘被强盗劫去。数年后,在敦煌市场中,伊努思仗义疏财,为沦为歌舞伎的英娘赎身,父女得以团聚。在莫高窟中,神笔张按照女儿的舞姿画出敦煌壁画的代表作——反弹琵琶伎乐天。英娘与波斯人们朝夕相处,互授技艺。为免遭市曹毒手,英娘随伊努思出走波斯。后来,伊努思奉命使唐,英娘随之踏上归国的旅途,市曹为泄私愤,唆使强人窦虎于阳关外烽火台下拦劫,神笔张点火报警
本文标题:人音版音乐八下第六单元婆娑舞曲word教案人音版初中音乐教学资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420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