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220kV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目录一、工程概况..............................................................1二、编制依据..............................................................1三、防治控制主要工作责任..................................................1四、基本措施..............................................................21、定位、复测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22、基础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23、杆塔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34、架线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45、防护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5五、质量通病防治实施......................................................5官滩变-安澜变220kV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官滩变-安澜变220kV线路工程,采用架空线架设,设计风速27.0m/s,覆冰导线5mm,地线10mm。工程新建线路全长17.564km,其中双回路角钢塔架设段约0.544km,220/110kV混压四回路角钢塔架设段约17.019km。本工程220kV导线采用2×JL1/LHA1-210/220型铝合金芯高导电率铝绞线,地线两根采用OPGW-150。110kV导线采用2×JL/G1A-300/25兼1×JL/G1A-400/35,本期110kV部分不架线。角钢塔共计57基,双回路终端塔2基,混压四回路直线塔40基,混压四回路转角塔9基,混压四回路分支塔6基。为规范开展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对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提高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效果,进一步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特制定本工程的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二、编制依据1.《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2.《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3.《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定》(Q/GDW248-2008)4.《110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程》DL/T5168-20025.本工程相关文件及业主单位防治任务书三、防治控制主要工作责任1.认真编写《官滩变-安澜变220kV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经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2.做好原材料、半成品的第三方试验检测工作,未经复试或复试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等不得用于工程施工。试验检测应执行见证取样制度,必须送达经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认证的第三方试验室进行检测或经监理单位审核认可并报质监机构备案的第三方试验室进行检测。采用新材料时,除应有产品合格证、有效的新材料鉴定证书外,还应进行必要检测。3.记录、收集和整理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施、技术交底和隐蔽验收等相关资料。4.根据经批准的《官滩变-安澜变220kV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确保措施落实到位。5.根据《官滩变-安澜变220kV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定期有计划的展开官滩变-安澜变220kV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2检查,并保留相关记录,见附表1-14。6.工程完工后,认真填写《官滩变-安澜变220kV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见附表15。四、基本措施1、定位、复测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1.1杆(塔)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平、断面要求。复核重要跨越物间的安全距离,对新增加的跨越物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校核。1.2线路方向桩、转角桩、杆塔中心桩应有可靠的保护措施,防止丢失和移动。2、基础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2.1基础分坑、成孔的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2.1.1遇特殊地质条件(如:流沙、泥水、稻田、河塘等),开挖前应将杆塔中心桩引出。辅助桩应采取可靠保护措施,基础浇制完成后,必须恢复塔位中心桩(河塘除外)。2.1.2基孔开钻时应设专人检查基础孔的深度和垂直度,及时测量,防止出现孔深不足或孔偏现象。2.1.3基孔成孔后要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清孔,确保沉渣满足规范要求。2.2基础位移、扭转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2.2.1基坑开钻前要对基础中心桩进行二次复核,并设置稳固的辅助桩位,确认桩位及各个基础腿的方位准确。2.2.2钢筋笼设置时应复合其位置的准确性和保护层厚度符合规范要求。2.2.3桩顶支模后、浇制前和浇制中要多次核对基础模板、地脚螺栓的方位,保证其准确性。2.3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2.3.1混凝土施工前应取得有资质的试验室出具的设计配合比(附有试配强度报告)。进入冬期施工或更换添加剂时,应根据规范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2.3.2基础试块养护条件应与基础养护条件基本相同。记录试块养护期的日平均温度,当等效养护龄期逐日温度累计达到600℃·d时送检。2.3.3桩顶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平整度。桩顶模板应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防止出现桩基断面几何变形;模板接缝处应采取粘贴胶带等措施,防止出现跑浆、漏浆现象。官滩变-安澜变220kV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32.3.4浇制中设专人控制混凝土的搅拌和振捣,现场质检人员要随时检查混凝土的搅拌和振捣过程,防止出现振捣不均匀或振捣过度造成的离析。2.3.5地脚螺栓放置后进行混凝土灌注,应多方位均匀下料,防止地脚螺栓受力不均与基础立柱不同心。2.3.6混凝土初凝前,采用多点控制的方法对基面高差进行测量,杜绝二次抹面。2.4接地沟埋设深度不够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2.4.1接地网地沟开挖时要充分考虑敷设接地体时出现弯曲的情况,留出深度富裕量。2.4.2接地体敷设时要边压平边回填,保证埋深。2.4.3杆塔引下线应竖直埋入土中,直至设计埋深。2.5基面整理不规范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2.5.1基础施工完成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2.5.2清理现场时应恢复现场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及地质滑坡。3、杆塔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3.1铁塔构件变形、镀锌层磨损等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3.1.1对塔材的运输和装卸,应采取防止变形及磨损的措施。3.1.2塔材进场检验前,各相关单位应对供应商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查,必要时对塔材材质和锌层厚度进行复检。3.1.3对于悬浮抱杆下拉线的设置宜采用吊装带,当采用钢丝绳时必须对被绑扎的部位进行保护。3.1.4塔材起吊时,要合理选定吊点的位置,对于过宽塔片、过长交叉材必须采取补强措施,对绑扎吊点处要设置圆木并绑扎衬垫材料保护。3.1.5地面转向滑车严禁直接利用塔腿、基础立柱代替地锚使用。应设专用卡具,或采用在塔腿内侧跟部设置的滑车锚固铁件或锚固孔。3.1.6铁塔组装过程中发生构件连接困难时,要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严禁强行组装造成构件变形。3.2螺栓不匹配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3.2.1应按设计图纸及验收规范,核对螺栓等级、规格和数量,匹配使用。3.2.2杆塔组立现场,应采用有标识的容器将螺栓进行分类,防止因螺栓混放造成错用。官滩变-安澜变220kV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43.2.3对因特殊原因临时代用的螺栓做好记录并及时更换。3.3螺栓紧固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3.3.1设计单位应提供螺栓紧固力矩的范围。螺栓紧固时其最大力矩不宜大于紧固力矩最小值的120%。3.3.2防止紧固工具、螺母擦伤塔材锌层。紧固螺栓宜使用套筒工具,应检查螺帽底部光洁度,采取防止螺杆转动的措施。3.3.3交叉铁所用垫块要与间隙相匹配,使用垫片时不得超过2个;脚钉备母外侧螺丝不得露扣,确保脚钉紧固。3.3.4螺栓紧固时应严格责任制,实行质量跟踪制度。4、架线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4.1导线磨损防治的技术措施4.1.1装卸、运输导线过程中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导线磨损和碰伤。4.1.2按跨越架(物)条件计算放线张力,减少导线与跨越架(物)摩擦,防止损伤导线。4.1.3放线时应保证线轴出线与张力机进线导向轮在一条直线上,导线不得与线轴边沿摩擦。换线轴时,应防止导线与张力机、线轴架的硬、锐部件接触。4.1.4余线回盘时,若连接网套被盘进线轴,应在连接网套和其他导线间垫一层隔离物。张力机前、后的压接和更换线轴时地面必须采取保护措施,禁止导线直接与地面接触。4.1.5卡线器不得在导线上滑动,卡线器后侧导线应套橡胶管保护。4.2子导线超差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4.2.1放线滑车使用前要检查保养,保证转动灵活,消除其对子导线弧垂的影响。4.2.2耐张塔平衡挂线时,划印及断线位置应标示清楚、准确。4.2.3避免在较恶劣的天气紧线。4.3压接管弯曲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4.3.1压接管压接后应检查弯曲度,不得超过2%L。有明显弯曲时应校直,校直后如有裂纹应割断重接。4.3.2经过滑车的接续管应使用与接续管相匹配的护套进行保护。当接续管通过滑车时,应提前通知牵引机减速。4.4附件安装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官滩变-安澜变220kV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54.4.1开口销不得漏装,不得出现半边开口和开口角度小于60°的现象。4.4.2合成绝缘子串附件安装时,应使用专用工具,禁止踩踏合成绝缘子。4.4.3铝包带的缠绕应紧密,并与导线外层铝股绞制方向一致。两端露出线夹长度不超出10mm,其端头回绕于线夹内压住。4.4.4预绞丝安装前应进行划印,每条的中心与线夹中心应重合,对导线包裹应紧固。4.4.5绝缘架空地线放电间隙的安装,应使用专用模具,控制误差不超出±2mm。4.4.6地线与变电站架构连接处,应加装绝缘子,并在连接线上设置便于站内接地电阻检测的断开点。5、防护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5.1线路杆号牌、标示牌、警示牌安装要牢固、规范。其朝向应面向小号侧,或面向道路或人员活动方向。5.2杆塔基础应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护坡和排水沟,靠近季节性河流和容易冲刷的杆塔基础要有相应的保护措施。5.3多回路铁塔色标漆涂刷要清晰简洁、干净。要采取措施防止瓷瓶、铁塔污染。五、质量通病防治实施1、按分部工程分间段实施2、每个分部工程在实施高峰间组织专检不少于两次3、检查记录详见下表官滩变-安澜变220kV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6附表1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检查记录表编号:工程名称分部工程基础工程检查桩号序号防治措施防治情况备注1定位、复测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1.1杆(塔)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平、断面要求。复核重要跨越物间的安全距离,对新增加的跨越物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校核。1.2线路方向桩、转角桩、杆塔中心桩应有可靠的保护措施,防止丢失和移动。1.3线路途经山区时,应校核边导线在风偏状态下对山体的距离。检查人检查日期年月日官滩变-安澜变220kV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7附表2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检查记录表编号:工程名称分部工程基础工程检查桩号序号防治措施防治情况备注2.1基础分坑、开挖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2.1.1遇特殊地质条件(如:流沙、泥水、稻田、河塘等),开挖前应将杆塔中心桩引出。辅助桩应采取可靠保护措施,基础浇制完成后,必须恢复塔位中心桩。2.1.2基坑开挖应设专人检查基孔的深度和垂直度,及时测量,防止出现孔深不足或孔偏现象。2.1.3基坑开挖完成后要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清孔),确保沉渣厚度满足规范要求。检查人检查日期年月日官滩变-安澜变220kV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8附表3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检查记录表编号:工程名称分部工程基础工程检查桩号序号防治措施防治情况备注2.2基础位移、扭转
本文标题:220kV输电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427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