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水权制度与水权交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中国西北黑河流域中游
水权制度与水权交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中国西北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张掖市为例作者:柯茜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王亚华.胡鞍钢水权制度的重大创新--利用制度变迁理论对东阳-义乌水权交易的考察-水利发展研究2001,1(1)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东阳-义乌水权交易事件及中国的水权制度改革.经过十几年的制度演变,中国目前已经形成了基于行政手段的共有水权制度,东阳-义乌水权交易首次形成水权市场,是行政手段配置水权走向市场配置水权的开始,因此是我国水权制度变迁进程中的一次重大创新.通过考察义乌为什么没有向上级要水和水权交易为什么率先发生在浙江省两个问题,揭示了水权制度变迁发生的内在动因:一是行政配水的成本越来越高,二是引入市场的收益越来越高.水市场形成的前提是明晰产权,认为中国水权制度变迁的方向是不断提高水权的排他性,因地制宜地探索适当的产权结构和制度安排.2.期刊论文姜楠.梁爽.谷树忠.JiangNan.LiangShuang.GuShu-zhong水权交易中的比较优势及我国水权交易制约因素分析-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5,16(1)从古典比较优势理论入手,阐述我国水权交易引入比较优势论的可行性与重要意义,结合我国水权交易的首次实践,探讨了比较优势原理的实际应用,力图为我国的水权交易提供比较优势的理论支撑.进而对我国现存制约水权交易的因素从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予以分析,提出我国水权改革的对策与展望,以期为我国通过市场配置水资源提供交易框架的改进参考.3.学位论文陈锋水权交易的经济分析2002该文用经济学方法特别是法与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水权交易,运用现代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博弈论等,从制度影响人的行为的角度,分析制度对水资源配置的影响.论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简要回顾和评述国内外学者关于水权制度及水权交易的相关理论观点.第二部分,中国水权交易的背景分析.中国水资源分布总体上呈南多北少、西多东少,且总体缺水、污染严重.在传统公共水权条件下,政策原因、制度原因和市场原因三方面因素导致水资源配置扭曲.第三部分,水权交易的制度前提分析.从国外水权制度及水权交易运作经验看,水权交易是市场手段在水资源配置领域应用的产物,其有效运作的制度前提是水权的清晰界定.第四部分,设计了一个水权交易的基本框架.第五部分,分析了水权交易的外部效应,着重分析了水权交易导致水资源时空分布改变后,对环境、农业用水等方面的影响.第六部分,在分析了中国水权交易制度环境的基础上,得出在中国进行水权交易的有利条件与制度障碍.4.会议论文林厉军私法抑或公法--比较法下我国水权制度及其成因探析2006随着水资源在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环保方面重要作用的日益凸显,随着人类对水资源需求量日益增加与水资源总量相对有限的矛盾的日益加剧,人们越来越重视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水权制度因其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上的重要作用,尤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通过对中美两国水权概念、水权取得、水权交易、水权管理的比较分析和研究,从中抽象出我国水权制度中共性的和一般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的成因进行探析。5.学位论文张洪波基于水权交易的流域水量联合调度系统研究2006随着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用水迅速增加,水污染加剧,再加上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技术落后和水资源的浪费严重,使黄河流域用水出现紧张局面。为了解决用水紧张问题,黄河流域采用水资源统一调度,并尝试开展水权交易,来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和配置效率,缓解当前的用水紧张局面。在分析了国内外的水权理论和实践,尤其是国内当前关于建立流域水权制度的成果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基于水权交易的水量联合调度系统。系统有机的将黄河干流的水量联合调度同黄河流域水权交易结合起来,通过系统可以对水权交易进行决策,并制定水权交易后的水量联合调度方式。在采用前人关于建立黄河流域的初始水权分配制度和水权交易制度的成果基础上,提出了黄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的实施机制和水权交易的实施机制,然后着重研究了基于水权交易的黄河干流水量联合调度系统的建立。在初始水权分配的实施机制部分,制定了实施原则、目的、机构设置、实施过程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在水权交易的实施机制部分,制定了水权交易的管理机构设置和功能、水权交易的形成和实施机制、基于水权交易的水量调度制度等;在建立基于水权交易的黄河干流水量联合调度系统部分,提出了适合水量统一调度的水权交易分类、水权交易量的制定原则和计算方法、基于水权交易的水库调度方式等。6.会议论文张新月透视我国首例水权交易事件2007浙江省在2005年进行的全国首例水权交易,是对我国当前水资源分配体制的巨大创新,然而该交易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亟待引起关注。要厘清整个事件,有必要了解我国水权制度的现状,明确水权的概念,借鉴相关国家的经验,并需要就未来我国如何完善该制度进行一定的思考。7.学位论文朱宁论水权制度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的运用2006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的不平衡,导致一些地区水量偏大而另一些地区则出现干旱少水的现象。特别是在各个不同流域之间,这种差距比较明显,这就使得跨流域调水成为缓解这一局面的途径。南水北调工程是当前我国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其间涉及到的水权问题是关系到调水的运行与管理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归纳总结国外跨流域调水的法律经验和国内水权理论的基础上,试图构建我国南水北调中的水权制度。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指出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第二部分阐述了我国的水权制度和水权交易的实践,为本文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现状及其存在的水权法律问题,指出南水北调工程中水权理论运用的重要性;并总结了国外跨流域调水的相关法律经验;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阐述部分,提出了我国南水北调中水权制度的构建,包括从水权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的界定、水权配置、水权交易、水权管理、水权体系的完善等方面来提出此制度的构建。8.期刊论文赵海林.赵敏.毛春梅.朱红文中外水权制度比较研究与我国水权制度改革-水利经济2003,21(4)简介水权理论,比较澳大利亚、美国、智利和中国的水权制度,提出我国水权制度改革的构思,认为水权交易制度可以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并指出我国水权制度改革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9.学位论文姚傑宝流域水权制度研究2006本文从实践角度对流域水权制度建设、流域水权配置与交易进行了研究与探索,从理论角度对防治水污染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水资源所有权与使用权制度、水权配置制度、水权交易制度与水市场、法律准则和机构体系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首次提出并系统研究了流域水权制度,对建立流域水权制度的目标与原则、流域水权制度体系与制度安排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习俗在水权分配中的作用。首次对我国以用水目的为标准确定的初始水权配置优先位序予以重新界定,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原理,初步研究确定了流域初始水权配置优先位序的规则。为实现水权初始配置的公平、环境与效率等目标,提出了采用两步合成法的初始水权配置方案。提出的流域水权配置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为:纵向分级、横向分类。系统研究了流域水权交易与流域水市场,对临时水权交易下的竞价价格的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在流域水市场中的调控、水权交易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及其解决,尤其是对场内水权交易市场与市场组织方式、流域水权交易所的设立和会员制形式的治理结构等,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对水环境资源产权制度创新防治水污染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分析我国水污染的严重性和成因,着重研究了可以有效地防治水污染的模式,即建立排他性的水环境资源的使用权制度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并通过模型对该模式进行了博弈分析。最后,本文针对黄河流域进行了案例分析。10.期刊论文郝苏波.张军连.张莉琴.HAOSubo.ZHANGJunlian.ZHANGLiqin甘肃省洪水河灌区水权制度的执行效果和影响因素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6,(4)本文实证研究了洪水河灌区水权制度的执行效果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洪水河灌区的水权制度虽然已经推行,但执行效果并不理想,水权交易并没有实现,农户超额用水现象比较突出.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ad545b90-c7d0-46e7-9455-9e0500d5a077下载时间:2010年10月4日
本文标题:水权制度与水权交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中国西北黑河流域中游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43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