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第8章-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交通工程学-东南大学版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概述交通管理的目的、分类及策略道路交通法规、标志、标线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道路交通行车管理道路交通运行组织道路交通信号控制高速道路的交通控制概述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如何解决?造路!?交通容量交通需求经济发展交通拥挤造路刺激交通增长交通拥挤造路刺激交通增长?仅靠造路能解决交通问题吗?一个城市需要多少道路?一个人需要多少金钱?当斯定律(DownsLaw):通过造路不能降低交通负荷,只可能刺激被抑制的交通需求量的产生。解决交通拥挤的方法:平衡交通需求与供给VC道路交通建设------提高交通网络交通容量交通需求管理(TrafficDemandManagement,TDM)------减少交通出行量交通系统管理(TrafficSystemManagement,TSM)------均匀交通分布,提高交通设施利用效率CapacityTDMDemand时空交通量时空交通量CapacityTSMDemand时空交通量TSMCapacityDemand西方国家城市交通系统发展历程建设阶段管理阶段开发阶段发达阶段1950年1960年1970年1980年1990年2000年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手段转变:以建设为主建设、管理并重以管理为主以前现在将来交通管理的目的维护交通运行秩序优化道路时空利用提高网络运输效率缓解交通紧张局面§8-1交通管理的目的、分类及策略行政管理制定、执行交通法规驾驶员的管理(培训、发证、考核、审验)车辆的管理(牌证、转户、报废、年检)道路管理(通行秩序、路边施工、违章占道清除)交通事故处理(现场勘测、事故认定、处罚)技术管理交通需求管理针对交通源的政策性管理,通过政策影响交通结构、重建交通量的时空分布,缓解交通状况交通系统管理针对交通流的技术性管理,通过控制提高服务水平、提高系统的运营效率§8-1交通管理的目的、分类及策略交通需求管理策略优先发展策略公交专用道、多乘员车辆优先服务限制发展策略限制运输效率低、污染大、能耗高的车辆禁止出行策略禁止进入某些区域,交叉口、路段禁行经济杠杆策略通过中心区高额停车收费、拥挤收费等来平滑交通量,调节出行方式、出行时间§8-1交通管理的目的、分类及策略交通系统管理策略节点交通管理策略交叉口控制方式-无控制、信号控制、环形、立体交叉口管理方式-进口拓宽、渠化、信号配时优化交叉口转向限制方式-禁止左转干线交通管理策略单行线、公交专用线、货运禁行线、自行车专用线、自行车禁行线、“绿波”线区域交通管理策略区域信号控制系统智能化区域管理系统§8-1交通管理的目的、分类及策略交通法规道路交通法规是国家在道路交通管理方面制定的文件、章程、条例、法律、规则、规定和技术标准的总称内容:各种车辆和驾乘人员的管理道路交通秩序的管理对交通违章和肇事人员的处理重要交通设施的维护与管理§8-2道路交通法规、标志、标线道路交通标志标志的三要素-颜色、形状、符号种类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道路施工安全标志辅助标志道路交通标志的尺寸和视认距离§8-2道路交通法规、标志、标线警告标志黄底、黑边、黑图案,等边三角形,顶角朝上30种,42图式禁令标志白底、红圈、红杠、黑图案,圆形或顶角向下三角形;36种,42图式指示标志蓝底、白图案,圆形、长方形和正方形17种,29图式指路标志一般道路为蓝底,白图案,高速公路为绿底、白图案,一般为长方形和正方形;59图式旅游区标志棕色底、白色字符,方形为主道路施工安全标志辅助标志与主标志配合使用,起辅助说明作用白底,黑字,黑边框,长方形欧洲、美国、中国交通标志比较警告标志欧洲、美国、中国交通标志比较禁令标志§8-2道路交通法规、标志、标线交通标线分类指示标线、禁止标线、警告标线交通标线的标划白色虚线、白色实线、黄色虚线、黄色实线、双白虚线、双黄实线、黄色虚实线、双白实线§8-3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管理目的减少冲突点控制相对速度,减小合流角度重交通流和公共交通优先分离冲突点和减小冲突区选取最佳周期,提高绿灯利用率§8-3平面交叉口交通管理通行能力信号交叉口环形交叉口无控制交叉口延误交通量车辆平均延误信号交叉口环形交叉口无控制交叉口全无控制交叉口交通管理不设控制标志、标线的交叉口依靠视距判断冲突点的避让视距三角形是此类交叉口设计的基本依据在视距三角形内不得有高于1.2米的物体200.0040.28sVLVtLi优先控制交叉口交通管理优先控制交叉口是全无控制交叉向信号控制的过渡形式包括停车标志控制单向停车控制,次路进口处有停车标志,路面有‘停’多向交通控制,各路车辆都要先停车再通过让路标志控制进入路口的次路车辆要慢速瞭望,寻找‘空隙’通过平面交叉口控制方式选择平面交叉口的设置必须满足道路功能、适应交通流量及交通安全三方面的要求按照道路类型选择主—主信号灯控制主—次信号灯或停车标志主—支停车标志……按照交通流和交通事故选择交叉口流量8000辆/天,碰撞事故5次/年§8-4道路交通行车管理单向交通管理变向交通管理专用车道管理禁行交通管理种类固定式单向交通定时式单向交通可逆性单向交通车种性单向交通单向交通管理优点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了道路交通事故提高了道路行车速度缺点增加了车辆绕道行驶距离,给驾驶员增加工作量给公共车辆乘客带来不便,增加步行距离容易导致迷路,特别对不熟悉情况的外地驾驶员增加了为单向管制所需的道路公用设施单向交通管理变向车道是指在不同的时间内变换某些车道的行车方向或行车种类,又称“潮汐交通”按其作用可分为两类:方向性变向交通非方向性变向交通变向交通管理公共交通车辆专用车道自行车专用道专用车道管理时段禁行错日禁行车种禁行转弯禁行重量(高度、超速等)禁行禁行交通管理§8-5道路交通运行组织TDM、TSM中诸多管理措施的综合运用交通运行组织方案的制定原则交通分离交通量控制和调节按交通性质疏导§8-5道路交通运行组织交通运行组织方案的编制现有道路状况和交通管理分析评价目标拟定路网道路功能划分拟定宏观路网交通组织拟定微观交通管理措施交通管理设施的设置计划方案的评价实施方案的经费投资概算方案实施说明§8-6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目的在时间上隔离不同方向的车流,控制车流运行秩序,并获得最大的交通安全;使在平面交叉的道路网络上人和物的运输达到最高效率,其效率往往用通行能力、延误及停车次数三项指标来衡量;为道路使用者提供必要的情报,帮助他们有效地使用交通设施。§8-6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按管理范围分为单点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干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区域交通信号系统控制控制原理按事先设计好的控制程序,在每个方向上通过红、绿、黄三色灯循环显示,指挥交通流,在时间上实施隔离单点信号控制-固定周期信号相位方案即信号灯轮流给某些方向的车辆或行人分配通行权的一种顺序安排多为二相位,当左转交通量比较大时,可采用三相位单点信号控制-固定周期信号灯基本控制参数周期长度各个行车方向完成一组色灯变换所需的总时间,它等于红灯时间+绿灯时间+黄灯时间单点信号控制-固定周期nLHVVe6.05.0eVPT133313330信号灯基本控制参数绿灯时间按相交车流的等效交通量分配给各相位对绿灯时间能否满足车辆放行要求进行检验绿信比一个相位内某一方向有效通行时间与周期长度之比单点信号控制-固定周期02.13.7Gx例8-1单点信号控制-固定周期控制原理在进口均设有车辆到达检测器,一相位起始绿灯,设有一个“初始绿灯时间”,到初始绿灯时间结束时,若在一个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内没有后续车辆到达,则变换相位;否则,绿灯延长一个预设的“单位绿灯延长时间”,只要不断有车到达,绿灯时间可继续延长,直到预设的“最长绿灯时间”时变换相位控制参数初始绿灯时间单位绿灯延长时间最长绿灯时间单点信号控制-感应式将一条干道上一批相邻的交通信号联动起来,加以协调控制,以便提高整个干道的通行能力也可分为定时式和感应式干道信号控制的基本参数周期长度:各个交叉口一致绿信比:不一定统一相位差:绝对差、相对差干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车流沿某条主干道行进过程中,连续遇到一个接一个的绿灯信号,畅通无阻地通过沿途所有交叉口关键在于相位差,一般只有在单向交通干线上才能实现干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绿波交通modtT实测各相邻交叉口间车辆平均行驶时间是:T1=160s,T2=158s,T3=254s,T4=201s,……A为系统参照交叉口,周期长度为120s——理想的“绿波带”B交叉口的绝对相位差=T1-120s=40sC交叉口的绝对相位差=T1+T2-240s=78sD交叉口的绝对相位差=T1+T2+T3-480s=92sE交叉口的绝对相位差=T1+T2+T3+T4-720s=53s,……难以实现绿波,当各交叉口间距相等,且车辆行驶时间是周期时长一半的倍数时,可获理想效果双向交通干道定时式信号控制的方式同步式协调系统交互式协调控制连续通告式协调控制干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双向干道脱机定时式TRANSIT(TrafficNetworkStudyTool)联机感应式SCATS(SydneyCoordinatedAdaptiveTrafficSystem)SCOOT(Split-Cycle-OffsetOptimizationTechnique)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8-7高速道路的交通控制
本文标题:第8章-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交通工程学-东南大学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509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