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滑轮》说课稿定远第一初中王业振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要讲的这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十二章第二节《滑轮》,本节课我从下面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构思。一.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是学习了二力平衡,功和功率,杠杆这些知识基础上进行的,是对简单机械的深化。这也为机械效率学习奠定基础,是本章核心内容。2.教学目标,根据《考试大纲》要求,考虑到学生认知规律(1)知识与技能识别定滑轮,动滑轮,知道简单机械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组装,测量。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特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尊重客观事实,为下一节额外功,机械效率做铺垫3.教学重点引导完成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实验教学难点安装滑轮组实验,根据测量数据分析拉力,物重的关系,这在,《教学大纲》上明确以理解B级要求二.教法和学法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进来,不至于当看客,特采用学生实验,讨论,概括,教师设置问题,启发,总结的办法。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动作用的原则三.教学过程1.学生观察书本上插图,瘦子被重物拉上去,导入新课,增强趣味性,激发好奇心。2.让学生分组模仿书本插图12.2-3组装滑轮,进行试验回答问题(1)滑轮轴心是否移动?这个问题为了区别定滑轮和动滑轮做准备(2)物体重和拉力大小比较?(3)拉力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比较?(4)物体移动距离和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比较?让学生粗略得出结论这样设计既提高了学生积极性,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能力,通过对比,将重点内容做基本处理。再将重点内容深化,提出问题实验数据中,实际定滑轮的FG,动滑轮的F1/2G.这是为什么?让学生思考讨论,尊重了事实,为机械效率埋下伏笔。3.练习巩固用滑轮按图甲、乙、丙所示三种不同方式,拉着同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分别是F1、F2、F3,则()。A.F1F2F3B.F2F3F1C.F2F1F3D.F3F1F2设计这个练习突出重点,甲图考查定滑轮特点,乙图考查动滑轮特点,丙图考查动滑轮非常规使用,可以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辅助解决。4.重点内容再次强化,层层深入,分层教学。提出问题:省费力是杠杆一节名词,转动点又像是说支点,滑轮又在杠杆后面一节,难道滑轮和杠杆有联系?播放《教师教学用书》附带光盘上的动画杠杆实质加深理解,激发兴趣5.生活中的滑轮,学生举例,贴近生活近距离了解滑轮6.过渡团结就是力量,将滑轮组引入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学生组装12.2-4,这样安排避免了学生五花八门的组装弱化了难点,突破难点。记录数据得出结论。根据以前的经验,学生对绳子的股数判断有点障碍,教师对绳子的股数判定做总结,只看动滑轮或动奇定偶。7.练习巩固滑轮组工人师傅利用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组装一套拉力向上的滑轮组,提升540N的沙子运到六楼,不计摩擦和绳子,滑轮重,求拉力?若不计摩擦和绳子重,动滑轮重60N,则拉力?这个练习的设计目的既是对滑轮组特点的巩固,又是生活中实际应用滑轮组的一个实例四.作业斜面和轮轴回家自行阅读,也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上这些是我对《滑轮》这节课的初步构思,教无定法,课堂上要根据在课堂上新生成的资源加以利用。具体看学生们掌握情况合理安排时间,安排进度,安排练习。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上面设计肯定有很多不足之处,请老师指正。谢谢!
本文标题:滑轮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535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