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2020年中考语文备考——记叙文阅读
2020年中考语文备考——记叙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一)记叙文阅读(二)说明文阅读(选)(二)议论文阅读(选)两篇阅读文章,共7个小题,28分现代文阅读: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经常年份阅读(一)阅读(二)2012记叙文《桥在水上》说明文《高山上…》2013记叙文《放学》说明文《“不假思索”…》2014记叙文《看自行车…》议论文《阅历与读书》2015记叙文《滴水之恩》议论文《为什么不读经典》2016记叙文《母亲养蜗牛》说明文《人体器官有可能自愈吗》2017记叙文《唯有垂杨管别离》说明文《宣纸的前世今生》2018记叙文《父亲的长笛》议论文《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2019记叙文《给母亲梳头发》议论文《一起做“读书种子”》2020记叙文《》?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解题思路考点:1.概括故事情节;2.概括文章主题;3.分析人物形象;4.赏析精美语言;5.段落作用;6.解读标题;7.次要人物作用;8.环境描写的作用;9.分析表现手法;概括事件人物(主人公)+事件+核心经过+结果注:时间,地点可以略去;起因可以有;事件和核心事件经过要概括出来;结果一定要有。.例如:2012《桥在水上》•8.请简要概括故事情节。(3分)•参考答案:•两个孩子给桥上乞讨的男子送早餐,和他拥抱、玩耍;孩子的行为让男子有了活下去的信心。•(意思对即可。孩子的行为,2分;孩子行为产生的影响,1分。共3分)•例如:2014《看自行车的女人》•7.本文写了“看自行车的女人”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4分)•答案:•①她被胖女人冤枉,被抢走了装钱的书包。•②她知道我没零钱时,免收我的存车费。•③她不要我补给她的存车费,还帮我抬车、捆纸箱。•④她等候忘了取车的摄影师,并帮他保管拎兜。(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4分)例如【2015河南】《滴水之恩》7.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我”和“他”之间的故事。(4分)答案:几个月前,他流落到马山,“我”给他买水买糕,劝他回家。(1分)“我”在步行返回的山路上,恰好拦到他的车。他没认出“我”,给“我”讲了几个月前在马山发生的事,认为那次受到的帮助改变了他。到马山后“我”才知道他是专程送“我”的。(3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例如:2016《母亲养蜗牛》•8.“母亲养蜗牛”的故事可谓波澜起伏。请将相关情节填写在下面横线处。(4分)•(1)①蜗牛尚小,母亲精心照料,儿子却说要吃蜗牛。波澜顿起。•(2)蜗牛逐渐长大,母亲刚将蜗牛移入新居,儿子却说现在就要吃蜗牛。波澜再起。•(3)②蜗牛长大了,儿子已放弃持蜗牛的念头,母亲却突然端出一盆“蜗牛汤”。波澜又起。【2017河南】《唯有垂杨管别离》•7.面对厄运,岳老师带着小病号留下了哪些“抗争的痕迹”?请简要概括。(4分)•答:①岳老师在病房里给从未踏足过学校的小病号上课。②岳老师在小病号愤怒发问后,不仅教他更多,还给他喂饭,让他喝水,陪他采花。③岳老师听说小病号要转院,为小病号编写教材④岳老师听到小病号离别时背出了诗,大哭起来。(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4分)•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2018河南】《父亲的长笛》7.请以长笛为线索,从父亲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4分)【答案】①父亲爱吹长笛,经常吹给女儿听;②父亲因女儿讨厌、制止他吹长笛,所以不在家里吹长笛了;③父亲因女儿扔了他的长笛,从此不再提长笛的事儿;④父亲因女儿给他买来新的长笛,又吹起了长笛。(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4分)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2018河南】《父亲的长笛》7.请以长笛为线索,从父亲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4分)2019河南《给母亲梳头发》7.本文主要回顾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情?请从母亲的角度简要概括。1)母亲总喜欢在清晨梳理头发2)母亲把全部精力放在家事上3)母亲关心子女的读书情况4)母亲手术后接受我的照料(4分)2019河南《给母亲梳头发》7.本文主要回顾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情?请从母亲的角度简要概括。答题技巧•归纳内容要点的途径:•1.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2.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3.提取精要,独立归纳关于题目1.题目的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双关义、比喻义•2.题目的作用(常包括含义):•(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揭示主题(中心):•(3)是贯穿全文的(提示)线索:•(4)以…(修辞、句式等形式)吸引读者阅读兴趣•(5)交代人物身份(或人物关系)(或揭示人物性格特点)交代背景、地点等•(6)造成悬念•(7)典雅优美(诗画意境)•(8)一语双关例如:2012《桥在水上》•9.结合全文,说说题目“桥在水上”的作用。(3分)•参考答案:•①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指架在水面上的桥,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③指架在善良的人们与落难者之间的桥,点明主题。•④富有诗意,为全文营造美好的氛围。•(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3分)2017标题的妙处•10.本文以“唯有垂柳管别离”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4分)•答:①暗示文章的主要情节是岳老师教小病号背诵这句诗。•②奠定了全文哀而不伤的感情基调。•③凝聚了小病号对岳老师的留恋、感激之情。•④诗意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面对厄运,唯有抗争才能体现生命的意义。(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一点2分,共4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一、侧面衬托,个性鲜明。•侧面衬托,就是通过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来衬托主要人物。在一部小说中或是一部戏剧中主人公或主角就是红花,次要人物和配角就是绿叶,这是一种衬托的手法。通过次要人物的活动来衬托主人公的活动和形象,从而达到塑造人物形象的效果。也就是说,次要人物可以将原本单调的故事情节衬托得活灵活现,凸现人物品质,表达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清晰。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二、牵线搭桥,推动情节。•在一些小说中,人物的形象,往往从次要人物的眼睛里看出来;对人物的感受、评论,往往从次要人物的嘴里说出来。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发展。他们的出现主要担当特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叙事功用。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三、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很多小说会出现群众场面,这些场面中的群众,大多是不重要的次要人物。正是这些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了渲染气氛、奠定感情色彩基调的作用。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四、升华主题,画龙点睛。•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不只和主要人物息息相关,也和作品的主题思想血肉相连。也就是说,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的,更是为揭示小说主题服务的。小说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含着厚重的力量,既增添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又起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2015河南《滴水之恩》•8.“头裹苗帕的老妇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从情节和主题两个角度进行分析。(4分)•【答案】①情节:交代“我”面临的困境,写出“我”步行返回的原因,为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②主题:老妇人充满善意的言行,表现了她对陌生人的友善与关爱,使主题更丰满。(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例如2018河南《父亲的长笛》•10.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答案】交代了父亲腿残疾的原因,解开了前文的悬念,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父亲吹笛时,母亲陶醉的神态“格外柔美”,使得文章首尾呼应,通过母亲的言行,表达了父亲(人物)对女儿无私的爱和宽容,使文章主题更丰厚。句(段)在文中的作用:文首:记叙文第一段/句的作用:1.开篇点题2.总领全文3.阅读兴趣4.时间地点5.铺垫伏笔6.感情基调7.设置悬念例如:2011年《漓江情韵》9.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参考答案:①交待故事发生的环境②营造朦胧的诗情。③用漓江的阴柔情致烘托摇船人的阳刚之美。④引起下文.(意思对即可。答出任意两点,一点1分,共2分)句(段)在文中的作用:文中:结构上承上启下(——结合文章内容,如何承上,如何启下);内容上为下文写什么铺垫;与下文什么对比,突出什么的________的特点;揭示了_______的中心;语言上运用________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的________特点(感情)例:2016《母亲养蜗牛》9.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第三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答:(1)突出了母亲对蜗牛照料的精心,(内容)表现母亲对蜗牛的喜爱或突出对于母亲的特殊意义。(情感)(2)为下文写母亲舍不得这些蜗牛被吃掉等情节做铺垫。(结构)句(段)在文中的作用结尾的作用:内容上:1.点明中心,画龙点睛,深化中心。2.写出了…….,表现了……..人物形象。3.突出(深化、丰富)了……的主题。结构上:1.总结前文……/照应标题……/照应开头……2.交代故事结局。3.故事这样结尾,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更具表现力。4.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例如:2015《滴水之恩》•10.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结尾的妙处。(4分)•①点明他是雨夜专程送“我”的,更突出他的善良和爱心,使人物形象更鲜明。•②突出受人滴水之恩,便涌泉相报、回馈社会的主题。•③故事这样结尾,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更具艺术表现力。•④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解答本题,第一步,审读题目,要关注“联系全文”“简要”“妙处”等要求。第二步,重点研读指定段落所涉及的内容,分析该段所起的“作用”。结尾段是这样写的:“他一边倒车一边说:‘我还得赶回去运货呢——本来,我的车是不到马山的。’”(《滴水之恩》)在记叙文“重要段落的作用分析”这类题的复习备考时,要有“必备知识”的储备,但不要死记硬背一些所谓的“条条框框”,更不要搞题海战术,而应该精选典型例题,做题时认真体悟,力争由“这一点”到“这一类”,进而“习得”能力,从容应对中招考试。语言赏析题•赏析句子一般从写作手法,修辞方法、词语运用、描写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答题格式:•(1)修辞;•(2)解释修辞;•(3)对象+特性;•(4)情感+效果•2011河南《漓江情韵》•10.从文中画线的A、B两个比喻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句子A: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答案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雨雾中的漓江比作朦胧诗,把远处江中隐约可见的小舟比作破折号,形象地写出了小舟的形态,生动别致,富有诗情画意。2013年河南《放学》9.品读第⑦~⑪段,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细节描写中任选一个方面,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4分)“词语运用”示例:第⑧段“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一接近铁门,狼狗扑过来,小男生尖叫着撤退,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一句中,“蹑手蹑脚”“尖叫”“摸”等词语传神地刻画了孩子们逗狗时既害怕又惊喜的样子,充满了童真童趣。(相关语句,1分;典型词语,1分;分析,2分。共4分)“修辞方法”示例:第⑦段中“小男生一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再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一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孩子们爬短墙的乐此不疲,表现了“小男生”喜欢冒险的天性。“细节描写”示例:第⑨段中“地面上有一只黑色的蚂蚁,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眼苍蝇拖走”一句,运用细节描写,侧面写出了孩子们观察的细致专注,表现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任选一方面,意思对即可。共4分)2014河南《看自行车的女人》8.品读第③段和第⑥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4分)•③她40余岁,穿着一套旧迷彩服,戴着一顶旧迷彩单帽。那身衣服一看就是地摊货。脚下是一双老式旧布鞋,没穿袜子,脚面晒得很黑。帽舌下,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无助的惊恐。•答: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1分)“旧迷彩服”“老式旧布鞋”“脚面晒得很黑”写出了她衣服的廉价、穿着的过时、工作的辛苦。或:“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无助的惊恐”写出了她当时的处境和内心的惊恐。(意思对即可。1分)(2017年河南)9.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A】可是,当
本文标题:2020年中考语文备考——记叙文阅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576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