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2012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2章第3讲 探究单摆的运动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1.实验目的•(1)探究单摆的运动.•(2)学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3.实验器材•带孔1个、线绳1条(约1m长)、毫米刻度尺、秒表、、带铁夹的铁架台.2.实验原理单摆在摆角很小时,由单摆周期公式T=2πlg得g=4π2lT2.测得摆长l和振动周期T,就可以测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小钢球游标卡尺•(即时巩固解析为教师用书独有)•考点实验过程•1.实验步骤•(1)做单摆•①让线的一端穿过小球的小孔,然后打一个比小孔大一些的结.•②把线的上端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并把铁架台放在实验桌边(如图所示).使铁夹伸到桌面以外,让摆球自由下垂,在单摆平衡位置处做上标记.(2)测摆长:用毫米刻度尺量出悬线长l′(精确到毫米);用游标卡尺测量出摆球的直径D(精确到毫米);则l=l′+D2,即为单摆的摆长.•(3)测周期:将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角度,且满足摆角小于10°,然后释放摆球,当单摆摆动稳定后,过平衡位置时用秒表开始计时,测量30~50次全振动的时间.计算出平均摆动一次的时间,即为单摆的振动周期T.•(4)改变摆长,重做几次实验.•①改变摆长测得数据填入下表:2.数据处理(1)图象法处理数据:即用横轴表示摆长l,用纵轴表示T2,将实验所得数据在坐标平面上标出,应该得到一条倾斜直线,直线的斜率k=4π2g.这是在众多的实验中经常采用的科学处理数据的重要方法.l/mT/sT2/s2•②根据上表中数据作出图线.•(2)平均值法:每改变一次摆长,测量一组数据,计算一个g值.多测几组,求g的平均值.•3.注意事项•(1)为减小误差,要从摆球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2)要测多次全振动的时间来计算周期.•(3)构成单摆的条件:细线的质量要小,弹性要小,球要选用体积小、密度大的小球,摆角不能超过10°.•(4)要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不能形成圆锥摆.•(5)测摆长时应在把摆球吊起后静止时,从悬点起量到摆球的球心.•4.误差分析•(1)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单摆模型本身是否符合要求,即悬点是否固定,球线是否符合要求,振动是圆锥摆还是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振动等.•(2)偶然误差:主要来自时间的测量上.因此,要从摆球通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不能多计或漏计振动次数.•(3)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通常采用两种方法: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②图象法.有关图象法的说法:由公式g=4π2lT2,分别测出一系列摆长l对应的周期T,作出lT2的图象,如图所示,图象应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求出图线的斜率k,即可求得g值:g=4π2k,k=lT2=ΔlΔT2.•【案例1】(2008·上海高考)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1)某同学的操作步骤为:•a.取一根细线,下端系住直径为d的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b.用米尺量得细线长度l•c.在摆线偏离竖直方向5°位置释放小球•d.用秒表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得到周期T=t/n•按上述方法得出的重力加速度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相同”或“偏小”).e.用公式g=4π2lT2计算重力加速度•若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线,则图象中的横轴表示________.(2)已知单摆在任意摆角θ时的周期公式可近似为T′=T0[1+asin2(θ2)],式中T0为摆角趋近于0°时的周期,a为常数.为了用图象法验证该关系式,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单摆摆长为摆线长度与小球半径之和,因该同学将偏小的摆长代入公式计算,所得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偏小于实际值.•(2)为验证该关系式,需要测量单摆在任意摆角θ时的周期T′,根据公式与图象的函数关系式可推导得到摆角θ=0°时横轴的截距为T0.•【答案】(1)偏小(2)T′(或t、n)、θT′•(1)如果已知摆球直径为2.00cm,让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线的悬点,摆线竖直下垂,如图甲所示,那么单摆摆长是________.如果测定了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乙中秒表所示,那么秒表读数是________s.单摆的摆动周期是________s.【案例2】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用摆长l和周期T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g=4π2lT2.•(2)如果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填写代号).•A.测摆长时,忘记了摆球的半径•B.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早按下•D.实验中误将39次全振动次数记为40次•(3)某同学在实验中,测量6种不同摆长情况下单摆的振动周期,记录表格如下:•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作出T2l图线,并利用此图线求重力加速度.l/m0.40.50.80.91.01.2T/s1.261.421.791.902.002.20T2/s21.592.023.203.614.004.84【解析】该题考查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原理,秒表的读数方法、误差分析和数据的图象处理法.(1)单摆摆长87.40cm,秒表读数75.2s,单摆周期T=75.240s=1.88s.(2)由g=4π2lT2可知g偏小的原因可能是摆长的记录值偏小或周期T的记录值偏大.故答案是A、B、C.(3)由T=2πlg可得T2=4π2lg,所以,T2l图线是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直线斜率是k=4π2g,g=4π2k.在图线上取较远的两点(l1,T12),(l2,T22),则k=T22-T12l2-l1,所以g=4π2l2-l1T22-T12.作出图象如图所示,由直线上的点(0.4,1.59)和(1.0,4.00)可求出k=4.00-1.591.0-0.4=4,g=4π2k=4×3.1424m/s2=9.86m/s2.•【答案】(1)87.40cm75.21.88(2)A、B、C•(3)如图所示9.86m/s2•【误区警示】本题易出现的错误:•(1)本题中测摆长时很容易将刻度尺的示数误认为摆长,而忽略了球的半径.•(2)在读秒表时,错误的估读,秒表是齿轮传送,不需估读.•(3)利用图象处理数据时,不是借助图象的斜率,而是利用数据表中的一组或两组数据,从而导致出现较大误差.
本文标题:2012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2章第3讲 探究单摆的运动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578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