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程论文(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金融学专业论文姓名:学院:年级专业:学号:指导教师:成绩:1有关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理论综述摘要:信用风险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是商业银行主要面临的风险之一。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方面出现了银行业市场份额过于集中、不良贷款数额巨大、资本充足率偏低等问题。因此,商业银行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变得尤为重要。由于我国的银行业起步较晚,发展不够完善,存在着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内部制度不完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不当,银行外部监管不健全,信用风险管理的相关法律的缺乏等现象,通过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成因分析,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角度展开论述,并总结出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培养信用风险的管理文化,提高资本充足率,加强对不良资产的管理,建立银行内部科学的信用评估体系,强化金融监管,提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等方法解决信用风险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面临着很多的风险,其中最主要的和控制难度最大的风险是信用风险。随着世界金融市场的飞速发展和运行效率的不断提高,利率管制正逐步放松,客户的需求不断升级,种种不确定因素增加了诱发信用风险的机会,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会遇到很多复杂的信用风险,这也给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标准。1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的内涵许珊珊在论文中写到,信用风险是指的是因交易一方不能全部履行或者不能部分履行交收责任而产生的风险,这种风险发生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受信方面临着破产等严重的财务风险或者是道德风险。[1]包括由于借款人的信用评定和履约能力发生变动,导致其清偿能力的下降和市场价值发生的变动所引起损失的可能性。从广义上讲,信用风险就是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银行的信用产生影响,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经营的实际收益结果与预期目标相背离。信用风险主要是对未来的一种不确定性。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表现形式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最为重要的内容。近十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逐步开放,我国的金融市场乃至整个经济体系也逐渐市场化和国际化。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面临重大改革。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的变现为以下几个方面:22.1银行业市场份额过于集中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总资产和总负债逐年稳步增长,但是从结构上看,仍然是国有商业银行总资产占主体,垄断我国的金融市场,其他商业银行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詹士伟、詹士勇在文章中指出,由于国有四大银行的垄断,使得其他商业银行只占有很小的市场份额。在这种高度集中的市场环境下,使得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直接受到其贷款户经营状况和个别产业兴衰的支配,缺乏灵活调整的余地,导致其他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散转移性差,直接影响到其他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安全,使得银行信用风险加大。[2]2.2不良贷款数额巨大高照提到,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贷款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支柱,贷款也是最为明显体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来源。2009年末,我国商业银行在改善贷款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良贷款数额下降,但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仍然处于高位。虽然为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有关部门先后于1999年至2000年两次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进行剥离,使得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所占比例呈现大幅度下降的趋势,但是国有银行是按照账面价值将不良资产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从整体的金融体系来看,不良贷款的绝对额并没有减少,只不过是从国有银行转移到资产管理公司。[3]2.3资本充足率偏低资本充足率是银行资产对风险的比率,是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保持合理的资本充足率是我国商业银行能够稳健经营的前提条件。经过国有银行股份制的改革,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有很大的提高,但是没有达到《新巴塞尔资本协定》的要求,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资本充足率方面还是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姚婷在文中提到,信用风险管理是运用一种管理工具和技术,对授信过程中存在的各类债务人违约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进行预测、监督、控制,以贯彻执行银行发展战略,实现风险和收益配比最优化的过程。信用风险管理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信用风险的识别、信用风险的度量和信用风险的控制,其中信用风险的度量实信用风险管理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一个瓶颈。[4]信用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关乎到商业银行的经营成败。信用风险管理决定着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信用风险管理行为模式且渗透到银行业务的各个环节。具有良好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制度有利于商业银行的3利润收益的提高,会弥补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等方面的不足。与国外的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进行对比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上还是存在诸多问题。加强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能够将我国的银行业与世界接轨,改进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制使其符合《新巴塞尔资本协定》,使我国商业银行能够符合国际标准,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改革的最终目标。4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4.1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内部制度不完善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科技的创新,使得金融犯罪日益频繁,犯罪手段更加科学化和多样化。部分个人和企业伙同银行内部人员进行恶意透资,票据欺诈。究其原因,是由于银行内部缺乏有效的人员监督制约机制,产生道德风险。陈文学在文章中写到,对内部员工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才使得持有非法目的的人钻了内部约束机制的空子,徘徊在内部控制之外,不受约束,这不仅给银行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还会使得银行的信誉有所下降。[5]杜晓梅、李圆在文章中写道,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着严重缺陷,一是董事会与监事会的设置以及经营管理层的任命基本上都是由政府决定,决策权过于集中,对经营缺乏有效地约束机制。组织结构不合理,浓厚的行政色彩,机构庞杂,环节众多,责权不明确;二是信用风险管理缺乏规范性。风险管理部门独立性差,风险管理战略缺乏统一的战略指导,且信用风险管理缺乏统一的规则制度以规范贷款管理层和操作人员的行为,最终结果导致信用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差,必然影响信用风险管理的效果。三是内部稽核机构缺乏独立性。稽核审查制度不落实,导致不规范的信贷行为时有发生。[6]4.2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方法不当我国商业银行现用的计量技术不达标,风险计量方法落后。王燕华在文中提到,《新资本协议》规定内部评级必须要达到九个方面的标准,但是我国的商业银行仍然存在差距,信用风险尚未对专项贷款、股权投资、公司等方面的细分,没有成熟的风险计量模型,信用评级以定性分析为主,客户风险评价的准确性较差,缺乏以风险为导向的资本资源配制机制。[7]4.3银行外部监管不健全目前我国对商业银行采取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两种形式对风险的评估主要依靠监管人员的经验判断,因此对风险的监控有所不足。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更加复杂多样。传统的监管方法无法完全识别和防范银行外部风险。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我国的金融行业的外部监管的发展落后于金融创新,这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管。卜微微、刘隆撰文指出,4我们必须重视银行的外部监管,只有健全的外部监管,才能更加及时、充分的监策银行风险。[8]4.4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相关法律的缺乏现阶段我国缺乏在社会信用方面的立法规范,社会群体在社会信用上缺乏必要的法律约束,信用观念淡薄,经常出现违规违约现象,这些助长了道德风险的扩散,加大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何杨光、岳建民、张健提出,企业和个人的征信工作是一项法律问题,均直接涉及到公民隐私和企业商业秘密等。而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尚无为征信活动提供完善依据的法律法规,造成了征信机构在采集、披露信息等环节上无法可依,金融机构对借款人信用状况的评估还处于低水平阶段,尤其是存在已久的信息不对称状况也无法解决。我国在有关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法律建立不到位,促使道德风险的产生,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9]5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5.1培养信用风险的管理文化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方面需要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何青云在文中写道,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就逐步形成了一种管理理念和银行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形成了一种对信用风险统一认识,在处理信用风险问题上自然会得到更好的效果。[10]5.2提高资本充足率,加强对不良资产的管理白雪梅、孙慧敏在文章中指出,积极寻求提高资本充足率有效途径,拓展资本增长渠道。上市银行也可以适度融资增发,改善资本结构,并最终提高资本充足率。在提高资本充足比率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可以通过对不良资产和优质资产实现分账管理进行剥离,将分离出来的不良资产通过法律手段进行清算和回收。如果确实无法回收,可运用市场化手段,如拍卖或剥离到专业金融资金管理公司等途径,予以化解和处理。[11]5.3建立银行内部科学的信用评估体系吕运福撰文指出,银行内部应该建立信贷业务审贷分离制,将信贷业务的经营权与信贷风险的控制权分离,是信贷风险控制和信贷业务市场经营得到分离;促进客户评价体系的形成,建立基本的客户信息档案,通过建立授权和转授权制度,限制分支机构的越权行为;应建立资产负债组合比例管理监测制度;加强对系统内信贷资金清算的控制,推行内部稽核检查制度,加大审计力度等,使信贷风险控制成为工作的重点,对防范和降低风险有一定的作用。[12]55.4强化金融监管,提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通过监管机构的监督管理,可以有效的保障金融安全。加强和完善风险的外部监管,是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首先来自银监会的的监管。涂锐在文章中写到,银监会应从多方以使其对商业银行风险监管以进一步强化,从而保证其监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并最终使商业银行的稳定和安全运行得以保障。在强化合规性监管的同时,充分重视对商业银行的安全性监管,并加强对其资本充足率的约束。与此同时,还应该监督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以及其风险评估体系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以促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化发展。在加强现场监督的同时,应该大力健全非现场的监督体系,以保证监督的连续性。其次是充分发挥市场约束的作用。目前我国主要的商业银行均已实现上市,信用信息披露等市场手段加强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市场化约束具有很强的可行性。金融监管当局应该制定更加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以提高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可靠性,同时及时地向社会披露有关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等方面的信息,加强社会监督。[13]随着金融全球化、金融自由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更好的采用先进的风险计量方法,完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成为关键。6参考文献[1]许珊珊.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知网,吉林财经大学,2011[2]詹士伟,詹士勇.商业银行风险信用管理[J].金融经济,,2010,(16):119-120[3]高照.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12):36-37[4]姚婷.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08):101-102[5]陈文学.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探讨[J].当代经济,2011,(04):16-17[6]杜晓梅,李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1,(29):28-29[7]王燕华.关于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36):75-76[8]卜微微,刘隆.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及其管理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0,(SA):46[9]何杨光,岳建民,张健.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S1):130-131[10]何青云.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0,(12):36-37[11]白雪梅,孙
本文标题:金融专业文献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628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