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7版新版北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2017版新版北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课题复习数与代数(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92、94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分数加减法、乘除法意义和计算方法的理解,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沟通个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教学重点巩固和加深对分数乘除法知识的理解并能正确计算.应用分数乘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应用分数乘除法知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基础已能理解分数乘除法意义和并掌握计算方法,能应用分数乘除法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传意方式数字、符号。小组整理学习内容,交流所学习的知识及学习方法。教具展台、电子白板学具课堂练习本教学一、整理学习内容。1、小组合作,整理“数与代数”。回顾所学的分数四则运算,包括意义、运算顺序。异分母的加减法: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加减,分的要约分。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相同分数与小数比较大小:分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方法: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分数乘法整数乘分数意义:求这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方法:整数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结果要化简。分数乘分数意义: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方法:分子相乘,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积作分母。结果要化简。倒数意义: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意义:已知两个数的积和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的运算。方法: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2、对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表扬整理优秀的学生。二、练习(一)基础练习:口算(见口算题卡)结合班情二次备课过程(二)指导练习:课本第94页1、第1题(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2)在小组里交流计算的方法。(3)学生汇报计算方法,教师及时评价。2、第3题(1)学生独立完成(3)学生汇报计算方法和答案。3、第5题(1)先让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弄清题意,(2)借助图形帮助学生理解题意,(3)学生汇报,师讲评,同时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的环保知识。4、第6题(1)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已知量,分率,未知量和单位“1”的量各是什么(2)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3)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师讲评。三、总结。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包括所学知识和新的学习方法。四、思维拓展训练:1、2014201220131201420132、一个小球从25米的高空落下,每次弹起的高度是下落高度的52,它第四次下落后又能弹起多少米?课堂作业完成94页练习:第3题、4题完成在作业本上课后作业设计1.计算(1)32×41(2)95÷11102.简算(1)41÷(5-115116)(2)85×94+95×0.6253.一种服装原价220元,现在降价51,现在售价多少元?4.(1)2米长的绳子,第一次用它的去32,第二次用它的去61,还剩几分之几?(2)2米长的绳子,第一次用去32米,第二次用去61米,还剩几米?板书设计数与代数(复习)异分母的加减法:…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加减混合运算:分数与小数比较大小:分数乘整数意义:…方法:…分数分数乘法整数乘分数意义:…方法:…分数乘分数意义:…方法:…倒数意义:…分数除法分数除法意义:…方法:…教学反思课题数与代数(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93、95页教学目标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个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教学重点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应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学生基础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传意方式数字、符号教具展台、电子白板学具作业纸教学一、整理学习内容。1、小组合作,整理“数与运算”。回顾所学的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包括意义、运算顺序。2、小组合作,回顾所学的百分数知识,说处分数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的区别和联系。3、对所学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对有特色的整理方式可以在全班交流。2、对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表彰表现优秀的学生。二、练习1、基础练习:口算(见口算题卡),试算,快速写答案。2、笔算:439103534353311)4131(123232323143411514655253733353353(1)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汇报结果。(2)并鼓励学生说出计算过程,使学生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证书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3)计算与速算,培养学生计算能力。2、指导练习1、指导完成第7题、8题、9题。(1)指导读题,理解题意。(2)独立完成,指导学困生解答。(3)全班交流解题思路结合班情二次备课过程2、指导完成第10题。本题是利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的问题,如果学生用算术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教师也应给予肯定,但应让学生说清自己的思路,用算术法不做要求2、指导完成第11题。(1)先让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弄清题意(2)独立解答,同座交流。(3)全班交流。三、思维拓展训练:1、读一本小说,第一天读了全书的12%,第二天读了余下的115,还剩96页未读,这本书共多少页?2、一根绳子,剪去31后还剩21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课堂作业完成95页练习:7-11题完成在作业本上课后作业设计1、计算(1)31×0.4+52(2)0×87÷872.简算(1)24×(21-31+41-61)(2)41÷(5-179-178)3.找规律填空:(1)4,9,15,22,(),39……(2))()(201)(,51,52,54,,,(3)1,4,9,16,(),(),……4.客货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5千米,4小时后,两车还相距全程的52,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板书设计数与运算意义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运算顺序读懂题意解决问题正确解答检验、写答语教学反思课题图形与几何总复习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93页教学目标1、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了解展开图。2、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物体的表面积。3、理解物体的体积和容积的区别,掌握容积单位,能正确计算物体的体积和容积。4、能根据物体的方向确定位置。教学重点1、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物体的表面积。2、能正确计算物体的体积和容积。教学难点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基础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容积)。传意方式模型传意、图形传意。教具长方体、正方体、展台、电子白板。学具长方体、正方体、随堂练习本。教学一、回顾所学的内容1、课前布置学生会有本学期第二、四、六单元所学的内容,把学到的知识写在一张纸上,要求学生尽量详细地概括所学知识,鼓励学生用文字、图画、表格形式概括所学知识。2、让学生根据整理的内容汇报: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方面的知识?(2—3人汇报即可)3、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整理。记录记录详细(包括文字、举例等),避免漏掉内容。有意识地按照类别进行板书。展示学生比较好的整理方法。学生交流自己是如何整理的。学生做出最初的评价。4、教师有意识地介绍几种比较普通的整理方式。开展知识的整理小组内交流课前的整理情况。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再次比较全面的整理。注意选择比较好的整理方式,如嘉文、表格或图画等方法。重新仔细地阅读教材,防止有遗漏。5、交流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尝试让学生整理一下学习方法。分小组向全班汇报。汇报整理的过程和方式。根据交流的体会,清楚地表达知识之间的联系。评价小组的整理情况。你们认为他们整理的优点在哪里?说说你们的想法。结合班情二次备课过程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该怎么进行整理?说说你们的看法。6、知识的应用和拓展。请你们结合整理的网络图,给每个知识点举个例子。学生尝试自己举例说明问题让学生完成总复习中的题目。结合例子,尝试总结一些数学方法。7、结合网络图反思(1)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2)对于目前不能解决的问题,先写在“问题银行”里面。四、展示与交流。将整理的网络图贴在板报上,在教室内展示,在复习时可以随时根据网络图进行系统的复习。课堂作业教材96页第1、2、3、4、5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订正。课后作业设计1、判断。(1)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相等。()(2)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整体与部份关系()2、用纸皮做一个长1.2米、宽50分米、高40分米的长方体箱子用来堆放同学们收集的矿泉水空瓶。(1)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纸皮?(2)这个箱子最多能装多少立方分米的东西?3、用一根长84厘米的铁丝折成一个长、宽4、、思维拓展训练:(1)一小块铁片完全浸没在棱长是20厘米的正方体容器中,水面上升了0.3厘米,这块铁片的体积是多少?(2)用一个长8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铁皮,四角各剪去边长2分米的正方形,然后焊成一个长方体水槽,求这个水槽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板书设计图形与几何长方体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正方体表面积=棱长2×6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底面积×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教学反思课题统计与概率总复习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93页教学目标1、复习统计表、复式条形统计表、复式折线统计图与求平均数。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制作统计图。教学重点复习统计表、复式条形统计表、复式折线统计图与求平均数。教学难点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制作统计图。学生基础认识了各种统计图。传意方式图表传意教具展台、电子白板。学具随堂练习本。教学过程一、复习已学过的统计图师:谁能说一说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统计图?指名学生回答生:我们学过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师:他们各有什么特征?学生综合整理统计图的特点。课件出示表示青岛市与昆明市2003年个月降水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师:你们能看懂着副统计图吗?表示青岛市、昆明市各月降水量的分别是哪些折线?你们是怎样看出来的?明确图例表示的意思。启发:从这幅统计图上你们能看出这两个城市哪个月降水量最接近,哪个月降水量相差最多吗?师:你们是怎样想的?表示7月份降水量的两个点距最小,说明了什么?表示4月份的两个点距最大,又说明了什么?教师指出:复式折线统计图能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从图中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二、复习求平均数1、出示信息教材第98页第3题(让学生复习平均数的求法:平均数=总数÷份数,使学生加深对平均数具有代表性认识。)2、教师出示题目:二班进行班长竞选,以组为单位给竞选人打分,小颖的得分为:9、8、9、8、8、8、7、8、7、9、9、9、6.请采用一种方法给出这位同学合理的分数,并说出你的方法合理的理由。3、学生自主解答,教师让一名学生上台板演。集体评价。(让学生加深对平均数的再认识,任何一个数有变化,平均数都有反应。平均数很灵敏。)结合班情二次备课三、总结全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还有什么不清楚的问题吗?课堂作业1、在书上完成教材97页1题、98页2题。课后作业设计1、将田径队、舞蹈队人数制成一幅统计图,用()统计图比较好。2、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看出数量的(),还能表示数量的()情况。3、为了清楚地反映某病人的体温变化,最好用()统计图。①条形②折线③扇形4、绿化队每组采集树种情况统计图如下:组别一二三人数578平均每人采集量4.13.53.6求绿化队平均每人采集树种多少千克?正确列式为()。①(4.1+3.5+3.6)÷3②(4.1+3.5+3.6)÷(5+7+8)③(4.1×5+3.5×7+3.6×8)÷(5+7+8)板书设计统计与概率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平均数的再认识教学反思课题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总复习练习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96-98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和复习统计知识,沟通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内在联系。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
本文标题:2017版新版北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649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