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12诗经二首关雎部优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
《关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诵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2.赏析,从“重章叠句”的手法中品析君子“以礼节情”和淑女“文静美好”的形象。3.探索诗歌“修身”“齐家”之教化意义。【教学重难点】:1.品析君子和淑女的形象。2.探索诗歌的教化意义。【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2018年,在央视大型诗词文化类节目《经典咏流传》中有一首歌曾连续两期被传唱,深受观众喜爱,你知道是哪一首吗?下面我们一起用聆听的方式再来温故其中一个美好的片段。(播放音频)在这一段欢快的乐曲中,上至老者下至稚子,从华夏大地到世界各地,大家都满怀喜悦在吟唱,老师诵读几遍后也能快速成诵。你也来大声的诵读这首诗,说说你的初读感受。预设:朗朗上口、有重复句、有故事、有画面……(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引出“重章叠句”并板书。)二、浅吟低唱品诗韵1.自由诵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明确:各节句数相等,而且有些句子大致一样,只是变动了几个字,这叫重章叠句。《诗经》305篇,其中采用重章叠句章法的有177篇,占总篇幅的58%,可以说重章叠句是《诗经》的主体。像歌曲中循环出现的句子,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2.分角色朗读,感受重章叠句的回环往复美。(师读黑色字,女生读蓝色字,男生读红色字。最后一章全班合诵一遍。)三、精叙畅读知情意1.关注蓝色字体和红色字体的重章叠句部分,提问:反复吟诵的部分在内容上是不是简单的重复呢?预设:有清晰的层次,有曲折的情感……2.这清晰完整而波折迭起的重章叠句部分是在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一个同学用一句话概括诗歌的内容。参考:君子追求淑女,求之不得时内心焦虑,求而得之时,高兴欢愉。3.你能从诗歌的三章中找出表现君子追求淑女的过程的几个动词吗?参考:求——思——友——乐4.动作是心情的外化,这些动作反映出君子在追求淑女的过程中有怎样的情感变化?师范读,生感受。君子爱慕淑女:在冰雪未消春水先动的春天,在人群中一眼就瞥见了那个寻觅多年的佳人,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可谓宁静美好,用平静舒缓的语气读。求而不得时内心焦灼:日思夜想,思绪万千,辗转难眠,内心焦灼无比。语速慢,语调低沉。悠哉要延长读,辗转反侧一字一顿,每一个动作都代表一种深沉的思念。幻想求而得之愉悦欢欣:语调高昂、语速稍快。友、乐重读。参考:宁静美好——焦灼——愉悦5.请三个同学分别读诗歌的三章,体会君子的摇摇心旌。指导:注意语调的平——抑——扬。6.师提问:既然是写君子追求淑女,为何以雎鸠鸟开头呢?明确:成双成对的雎鸠鸟就像君子求得淑女,形象地传达了君子对淑女的爱慕之情。原来先有美好的诗境,心生感动,才有了美好的诗情。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由此及彼的手法在《诗经》中叫作“兴”。两物之间又有相似性,叫作“比”。““比”“兴”手法给后世的创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小结:重章叠句不是简单的重复,它反复诉说的有美好的意境、美好的情感和美好的故事。四、细品慢酌赏形象美好的爱情固然让人心驰神往。但也只有确认对的人,这份美好才能温暖一生。在座的同学们,假如你们就是诗中的君子或淑女的亲友团,结合有关写淑女或君子的重章叠句部分作判断,替君子或淑女做一下参考,这女孩子是不是好配偶,这男孩子值不值得终身托付?(一)赏淑女形象窈窕——文静美好,风姿绰约1.“窕”在古文中为“绰约”之意,是形容人的体态的。一个风姿绰约的女子背后肯定有优良的家教和修养。古人建回廊,当衣袂飘飘、风姿绰约的女子从画有山水树花鸟的廊前经过,本身就是一首诗了。如此文静美好的女子怎会不让君子心动呢?2.淑女——柔和包容“淑”为贤良之意。《易经》中有“天地乾坤”之说,女子为“阴”为“地”为“坤”,给大地一颗种子,她像母亲般助万物滋长,给大地一堆垃圾,她能化腐朽为神奇。大地之德是能容纳一切。心灵美的核心就是要有坤德,即要柔和包容。提问:“窈窕”和“淑女”都为“美好”之意,这两种美好是否一样呢?“淑”是贤淑、贤良之意,是一种内在美。“窈窕”是外在美,是内在的修养外化为绰约的风姿。窈窕淑女,诗中反复吟咏其形象,足见其秀外慧中、内外兼修。3.流、采、芼——勤劳能干、理智谨慎流、采、芼为淑女劳作的过程,可见其勤劳能干。“芼”为“熟而荐之”之意,女子劳作的过程是先捞取,再采摘,再挑选,可见其做事理智谨慎。文中还有一件事能体现淑女的理智——择偶。遇见追求并不轻易答应,矜持而理性。小结:原来诗中的淑女是一位体态美、性情美、心灵美的秀外慧中、内外兼修的女子啊。难怪如此惹人怜爱。亲爱的女孩,文中的淑女正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你若芬芳,蝴蝶自来”。作为女孩,修炼自己的性情是如此之重要。(二)赏君子形象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体现其执着专一。以结婚为目的,并想与淑女形影不离。想把内心的爱意化成一种具有社会意义,具有道德意义的稳定关系。2.寤寐求之。体现执着专一。认定的对象便念念不忘。求之不得时,不强求他人,只是止于思念,没有过分的举动,“发乎情,止乎礼”。可见其对淑女的尊重。3.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体现其志趣高雅、尊重彼此、执着专一。“友”为两只手,手拉手表示亲近的意思。没有追求到,就努力改变自己,学会弹琴鼓瑟,学会敲钟击鼓,用高雅的志趣去亲近心上人。钟鼓楼一般是左钟右鼓。左为生发,用鼓,属于木声;右为收敛,用钟,属于金声。一生发一收敛,其实代表着有始有终。这也能看出其“执着专一”。小结:君子最可贵之处便是能用深厚的涵养恰当地表达情感,不强求,不冒犯,懂得以礼节情。君子因发现了心上人而快乐,没有追求成功也会内心焦灼,但他懂得“发乎情,止乎礼”,不过分强求,懂得适可而止。“人不知而不愠”,化焦灼希冀为力量,转身一变,变成一个志趣高雅的自己。即便求而得之,也不忘初心,懂得尊重,懂得始终如一。因此孔子给予了这段纯情以至高的评价“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五、含英咀华思教化过渡:据说当时采上来的诗有3000多首,孔子在将符合“礼”“义”标准的诗留下305首,编成《诗》。用以教化天下。1.孔子将于重章叠句间反反复复刻画淑女和君子形象的《关雎》置于《诗经》的首篇,你学习之后受到了怎样的教化?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呢?任找一个方面谈谈。(1)修身——做君子和淑女。“《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眼中,一个理想的社会是由正直、率性、充满健康美的“君子”和“淑女”组成。(2)齐家——风天下“家是最小国”,君子只有得到一位贤德的好女子做伴侣,夫妻和睦,社会的风气才良好。2.经典的魅力就在于常读常新,历久弥新。我们从《关雎》中读出了“修身”“齐家”的境界,那么历代名人对《关雎》又会有怎样的高见呢?孔子:《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关雎》,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毛诗序》)孔颖达:此诗之作,主美后妃进贤。思贤才,谓思贤才之善女。(《毛诗正义》)名人的解读又可以引发我们哪些深邃的思考呢?请大家课后再做深层解读。随着我们的研读和传承,古人的智慧便融入我们的血液里,凝成中华魂!让我们怀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亲近之心,配乐深情诵读《关雎》。结语:《诗经》是诗歌的源头,更是我们精神的源泉。希望大家多阅读经典,用这些源于生活的传统文化,用诗意的眼和诗意的心,升华生活、净化灵魂。
本文标题:12诗经二首关雎部优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966454 .html